簡介
宋代在山前傍崖接樓,興建資聖寺,至本世紀60年代被拆除。唐代造像中較著名的有阿
彌陀佛為坐佛,高4米,其右手施說法印,赤足踏蓮,刀法簡練,衣紋線條流暢明快,刻技精湛。在造像左側崖壁刻有:“敬造……佛像一龕,弟子鄭仲發願,合家清健無病災……造上件功得,並沐以汽,廣明元年十月一日”。千手觀音造像高8米,造型端莊,氣勢恢宏,在造像右側崖壁上刻有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題記。石刻詳細介紹
佛教故事圖:有大小造像150尊,像高5—30厘米不等,鑿造人物形態各異,造型精緻,栩栩如生,儼然一處世俗化的袖珍石刻畫廊。翔龍山造像體現出各個歷史時期雕刻造型藝術風格,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該處造像中如阿彌陀佛、天王等造像,上身與石壁分離,下體與壁相連近似圓雕的手法,是研究沱江中游唐宋石刻造型藝術的重要資料。
翔龍山現留存有清代至民國時期的摩崖題刻9幅,其時代雖然不長,但集篆、隸、揩、草於一壁,字型多樣,風格迥異,書法、詩文俱佳,最為著名的是張大千先生早年重書的明代趙貞吉詩碑。
這塊詩碑高154厘米,寬82厘米,鑿於崖壁之上。書法風格沿於魏體,結構不求嚴整,而呈參差有數,筆勢穩健善變,書體飄逸瀟灑,是大千先生1921年從日本回故鄉,年僅23歲應資聖寺住持果真之請所書。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張大千先生最早的書法碑刻作品,與晚年作品照應,是研究張大千先生書法演變之珍品。
張大千先生同時還為原資聖寺大門外右側、翔龍山左腳下的一石坊大門柱書寫了一副對聯並勒石,現遺留下一根青石聯語殘柱《書聯柱》。
《書詩碑》“是全國唯一的一處張大千青年時期留下的墨跡,是研究張大千書法藝術成長、發展、演變的重要墨寶。”1920年時,張大千先生被二哥張善子“押”回內江與曾正蓉成親,至1921年底仍住內江。在這期間,他不時與內江名士相聚於資聖寺內,飲茶擺龍門陣。其中就有在資聖寺桃源書屋教授的內江名老塾師羅仲武先生。羅仲武先生學識淵博,教學有方,內江名人韓文畦、李仲權、堯文藻、雷禹三等都是他的學生。在辛酉年(即1921年)十月時,資聖寺主持釋果直請張大千先生書寫了趙貞吉詩,並勒石於摩崖石刻群處坐佛左邊的重建崖碑上。同時,還由羅仲武先生撰了“與奇石作兄弟,好鳥作朋友;以白云為藩籬,碧山為屏風”的對聯,請張大千先生書寫,並勒石于山腳下從左手面沿斜坡上石級丈許的石坊大門兩旁柱上。張大千先生因此在翔龍山留下了兩處書跡石刻。從《書聯柱》上的書法看,筆者以為其價值可以說大於《書詩碑》的書法,更值得研究。最主要的特點是《書聯柱》書法較《書詩碑》書法更率意飄宕,充分體現了張大千先生早期書法風貌及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