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2009年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核心,以農業技術推廣套用為切入點,結合“兩基”農技培訓和掃盲工作,切實加強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基本信息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2009] 1號檔案精神,切實解決“三農”問題,著力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特制定本方案。

指導思想

2、目標要求

通過對農民的培訓教育,使農業科技入戶率達90%以上,每個農戶有一人能掌握2—3門實用技術,使農村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實現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不低於50%。

二、培訓對象、內容和方式

1、培訓對象

全縣農戶中的青壯年農民、在校初高中學生、鄉鎮黨政、事業單位幹部、村組幹部。

2、培訓內容

(1)常規農業實用技術季節性培訓

(2)特色產業技術培訓

(3)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培訓的主要技術包括:推廣兩雜良種、玉米單株育苗移栽技術、水稻旱育稀植技術、玉米寬廂寬頻種植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綜合防治技術、脫毒馬鈴薯、紅薯種植技術、紅糧栽培技術、油菜育苗移栽技術、旱地分帶輪作技術、畜牧生產技術。

3、培訓方式

採取“三個一”(即發一本技術小冊子,講一堂技術輔導課,辦一個現場培訓示範點)的形式。在各個不同的季節有針對性地對農業主導產業所需的實用技術進行培訓。縣培訓到鄉鎮、村,鄉鎮培訓到組、到戶。要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對一些重點產業、重要環節,入村、入組進行培訓,指導辦點示範,進行現場講解。

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月10日—2月30日這一階段由縣農業局牽頭,畜牧、教育、科技、農機、紅糧辦、團委婦聯等部門配合組建由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培訓工作組,並編寫培訓資料、講稿、印製農技知識小手冊。工作組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培訓4個鄉鎮,印製小手冊15萬冊(每戶一冊);由鄉鎮組建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分村組建培訓組。召開培訓人員會議,統一思想,簽訂培訓工作責任狀。

第二階段:實施培訓階段,3月1日—10月30日,這一階段主要是根據各個農時季節和本區域的主導產業的技術需要進行面對面的培訓。3月—4月主要培訓玉米、水稻、紅糧、紅薯、果蔬的栽培技術,畜禽防疫治病技術;5月—7月主要培訓病蟲綜合防治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8月—10月主要培訓小麥栽培技術的旱地分帶輪作技術、油菜育苗移栽技術、旱地寬廂寬頻種植技術、中藥材管護技術、馬鈴薯栽培技術;在這個階段同時要開展“陽光工程”培訓。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11月—12月。這一階段主要對培訓工作進行總結,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查漏補缺。要對培訓工作進行績效評價並通報。

培訓任務

這次培訓工作是農業生產的現實需要,也是“兩基”工作的現實需要,更是現代化農業建設的現實需要。各級各有關工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要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通力協作,各履其職,各盡其責,努力完成培訓任務。縣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為組長,分管教育的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各鄉鎮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擬定培訓計畫、培訓方案,組建工作隊伍。組織培訓技術人員,發動培訓對象,形成農業技術大培訓的氛圍,以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

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何香中(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苟明利(縣政府副縣長)

成 員:楊登洪(縣政府辦副主任)

楊 彪(農辦主任)

袁開壽(財政局局長)

楊貞瑚(農業局局長)

王茂佳(教育局局長)

趙文彥(畜牧局局長)

王弟飛(科技局局長)

陳開國(農機局局長)

何 勇(教育局副局長)

游龍全(農業局副局長)

劉 峰(團縣委書記)

李玉蘭(縣婦聯主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