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鬧

翁鬧

翁鬧(1908年—1937年),日本統治時期台灣作家。生於台灣彰化,台中師範學校 畢業,執教於台中公學校,後留學日本大學。曾參加過張文環、巫水福、吳坤煌、蘇維熊等組織的台灣藝術研究會,具有反帝反封建意識,敏銳捕捉現實世界的複雜 現象,擅於剖析人物內心世界,在台灣文壇頗有影響。一生著述甚豐,以小說為主,有《殘雪》、《青春鍾》、《天亮前的戀愛故事》等。1940年病逝於東京。

基本信息

個人概述

翁鬧,詩人,小說家。公元1908年左右出生於彰化社頭的農家子弟,與吳坤煌、楊逸舟及吳天賞都是台中師範第一屆畢業的同學。服務期滿後,於1934年赴日本東京留學,僅在一所私立學校短暫掛名後,即成為“在東京苦修流浪的文藝人”。

翁鬧喜歡追求日本女性,看不起台灣女性,在台灣任教員時如是,到了日本依然如此,他對日本女性幻想的美感,不斷地為他自己惹出禍端。翁鬧終至窮苦無著,典當完書籍,又當掉衣服、被單,“冬天氣候奇冷,翁鬧睡在亂七八糟的報紙堆里,就這樣凍死了。”死時二十八歲。

作品出現文壇的時間,不過是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七的三兩年間,真像是文學界的一道幻影。他會經在《福爾摩沙》的創刊號上發表一首詩——《寄淡水海邊》。這首詩應是翁鬧最早的作品,在淡淡的懷鄉戀舊之情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紀念一段昔日的戀情,往日的愛人,十六歲就被迫進入煙花巷裡。這樣的文學基調,貫串了翁鬧日後的作品。他的作品,大都集中發表於《台灣文藝》和《台灣新文學》,著名的小說有《戇伯仔》、《殘雪》、《羅漢腳》等,收入《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及《台灣作家全集》、《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

創作風格

多位日治時代作家的回憶都說,翁鬧曾以《戇伯仔》一作獲得《改造》雜誌的創作懸賞入選佳作,經查《改造》並無是項記錄,恐是記憶有誤。不過,《戇伯仔》仍是廣受傳誦的佳作。“戇伯仔”甚至和他的一家人,都是不被命運之神照顧的農村小人物,他們在殖民統治下,雖然賣力、用心地生活,仍然飽受貧窮、病痛的折騰,一家人沒有一個是健康的,年老的母親患有砂眼,每天扒竹葉、照顧豬,戇伯仔的砂眼已經潰爛了,種香蕉鳳梨都賣不了好價錢,弟弟有瘧疾,弟媳婦在瓦窟做工,卻被遣散。這些認真生活的農民,最終的結局被暗示為路倒荒山。描寫殖民地時代農民因苦而絕望的生活,翁鬧並未特彆強調它的悲苦,反而只勾勒它荒謬的一面,另有一種挖苦人的味道,這大概就是翁鬧式的浪漫吧!

另外一篇名作《羅漢腳》也相同。這篇小說圍繞在“員林”和“圓籃”的諧音趣味上,從一個略具懵懂性質的小男孩身上,把一個不得爹娘疼愛,不受命運眷顧的農家小孩的遭遇,以滑稽有趣的筆調寫出來,刻意避開那令人心酸的現實,卻以小男孩遭車禍輾斷腿,需送“員林”就醫,終使這小小羅漢腳了解“圓籃”怎么裝得下胖紳士的疑惑作結。凸顯了翁鬧有意藉此玩世不恭的人生態度,從不同的方向去洞達人生。 翁鬧的作品,有淡淡的鄉土情,卻不做捍衛鄉土的鬥士,故事也都取材於下階層的小人物,卻不做他們的代言人,刻意使自己沒有土地與人民的負擔,在日治時代文壇獨樹一格,劉捷說他是“為藝術而藝術”,走的路線是“純文藝新感覺派”。的確,翁鬧對人事觀察刻畫的敏銳,注重心理分析,在顯示他對現代小說的技法,頗具心得。

人物評價

翁鬧是台灣新文學的異端,他的行事風格與藝術手法與當時的作家截然不同,翁鬧寫作小說,並非全為了忠實呈現客觀的外在世界,他從事的是內省的思考與探索,他所重視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藝術手法的提升。換言之,翁鬧的小說世界就是他的內心世界。文學以外的現實世界,對他而言,彷佛是不存在的。面對這位傳奇人物,他的朋友劉捷說是“幻影之人”、楊逸舟則嘆為“夭折的俊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