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會唱

到四十年代,也唱各種流行歌曲,並有西洋樂器伴奏。 最為著名的是大世界的共和廳,演唱者技藝較高,日夜兩場。 到四十年代後期,演唱戲曲少而演唱歌曲多,漸見式微。

又稱群芳會,是以清唱為主(偶有彩唱)的戲曲演唱形式。上海始見於十九世紀末。當時,富豪們飲宴時,常邀妓女到場賦詩、作畫或唱曲助興。後漸以唱曲為主,先為茶園之副業,二十世紀初才定時定點演出,演唱者以妓女為多,也有票友。以後家庭婦女、女學生、戲曲女演員和歌女相繼加入。因唱者均為年青女子,故稱“群芳”。成名者有的轉為專業演員,如京劇坤伶林籬玉等。早期多唱京崑劇中著名唱段,堂名伴奏。從二十年代起,漸有江南小調、粵曲、微調、評彈、四明南詞以及各地灘簧調,後又常唱滬、越、揚、蘇、錫等地方戲曲。到四十年代,也唱各種流行歌曲,並有西洋樂器伴奏。
群芳會唱盛行上海時,在四馬路(今福州路)一帶,就有青蓮閣、小廣寒、高樂、時代等多家茶樓或歌場經常演出。場外掛起燈籠,上寫演唱者之藝名。遊樂場出現後,樓外樓率先開唱。接著,天外天、新世界、先施樂園、神仙世界、大羅天等也皆有之。最為著名的是大世界的共和廳,演唱者技藝較高,日夜兩場。觀眾以男性為多,常群集徑場,贈送銀瓶花籃專捧某人。到四十年代後期,演唱戲曲少而演唱歌曲多,漸見式微。五十年代初,在大世界共和廳演唱的最後一班演員,改演南方歌劇,群芳會唱在滬絕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