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石社區

【人口、土地面積】:社區面積3平方公里。 社區共有761戶,常住人口有3020人,外來人口有近萬人。 【經濟發展狀況】:全社區範圍內共種植龍眼樹3000餘畝,龍眼、龍眼乾遠銷上海、菲律賓等國內外各主要城市。

【地名含義】:因駐地群石村而命名。
【歷史沿革】:清朝為泉州府晉江縣三十九都福安鋪,民國時期屬晉江縣,西北鎮印塘保。解放初為泉州市南台區群石鄉,1958年為北峰人民公社群石大隊,1984年為北峰鄉政府群石村委會。村委會駐地洋塘群石。2003年村改居。
【人口、土地面積】:社區面積3平方公里。社區共有761戶,常住人口有3020人,外來人口有近萬人。
【行政轄區】:位於國家風景名勝清源山麓西北側,轄區東臨普賢路,西臨翠屏山到洋塘山,北臨朋山隧道沿伸公路,南臨漳泉鐵路。貫穿社區南北的一條寬闊的水泥村道,順大道邊沿的一條12米寬的排澇水渠,沿渠兩岸建有白石欄桿,排柳成蔭,構成社區一道亮麗風景線。
【經濟發展狀況】:全社區範圍內共種植龍眼樹3000餘畝,龍眼、龍眼乾遠銷上海、菲律賓等國內外各主要城市。轄內有1個農貿市場,有高等院校2所,即部級的福建職工電力學院和市級泉州信息學院;一所集四個周邊社區為一體的省達標示範國小群石國小,在校學生達800多人;一所有一定規模的幼稚園,在園幼兒人數300餘人。全區有大小企業70多家,比較成規模企業有5家,主要有鋼材批發、樹脂工藝廠、服裝、木製碗廠、紙箱彩印廠等。
社區的居財收入也是逐年增長,從2007年開始,社區發給每位7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月30元的養老補貼費。社區黨支部積極帶領民眾開創致富道路,積極引導民眾進行產業轉型,由過去一個純農業、低收入的農業村,逐漸過渡到多種產業經營的新型社區,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級政區】:下田洋自然村,後中厝自然村,石塘前自然村、大橋村、高厝自然村、黃枝林自然村、中下塘自然村、山頂自然村、戴厝自然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