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美麗蛇根草學名:OphiorrhizaroseaHook.f.
拉丁文名稱:OphiorrhizaroseaHook.f.Fl.Brit.Ind.3:78.1880;DunninLinn.Soc.Journ.39:471.1911.Craib,Fl.SiamEnum.2(1):70.1932;LoinBull.Bot.Res.10(2):34.1990;
相關書籍
橫斷山區維管植物,下冊:1880.1994.
形態特徵
草本或亞灌木狀,高60-100厘米;莖和分枝均粗壯,稍肉質,乾時明顯皺縮,灰黃色,僅嫩枝被短柔毛。葉薄紙質或近膜質,卵形或闊卵形,長通常10-22厘米,有時較小,寬5-10厘米,頂端驟然短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很少鈍或微心形,上面無毛,下面中脈和側脈上密生極短的硬毛;中脈在上面壓入,在下面凸起,側脈纖細,每邊8-13條,有時可多至15-16條,在下面凸起,網脈稍明顯;葉柄長通常1-3厘米,有時可達5厘米,被短柔毛;托葉長5-7毫米,深2裂幾達基部,裂片鑽形,頂端芒狀尾尖。花序頂生,近圓錐花序狀,長3-5厘米,多花,總梗和螺狀的分枝均被短柔毛;花梗長1-1.5毫米,有時極短;小苞片無或極小而早落;萼管扁陀螺形,高約1.5毫米,有5棱,密被粉狀短柔毛,萼裂片近三角形,長約0.5毫米,裂片間和裂片內均無腺體;花冠紫紅色,有時有5直棱,盛開時棱不明顯,漏斗狀管形,冠管長8-9毫米,基部寬約1.7毫米,內外均無毛,裂片5,近卵形,長約1毫米,背面無明顯的直棱,亦無附屬體;雄蕊5,生冠管近中部,花絲長1.5-2毫米,花葯線形,長2-2.8毫米,不伸出;花柱長7-7.5毫米,近無毛,柱頭2裂,裂片薄,卵狀橢圓形,長約1.5毫米,略高於花葯;花盤2裂。蒴果闊僧帽狀,高約3毫米,寬約8毫米,近無毛或被粉狀短柔毛。花期10-12月。
產地分布
產於雲南貢山、福貢、蒙自、屏邊、馬關和西藏墨脫等地;生於海拔1300-2100米處的闊葉林下。國外分布於錫金、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緬甸、泰國(清邁)。
物種鑑別
據《印度支那植物志》(Fl.Gen.Indo-Chine3:157.1923)及《西藏植物志》記載,本種花萼、花冠和雄蕊均為4數,編者檢查過的雲南標本則均為5數,又B.Verdcount博士函告,本種模式標本的花均為5數,因此上述文獻記載的是否確是本種,尚待證實。
蛇根草屬植物
蛇根草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匍匐或近直立,很少亞灌木狀。約200種,廣布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以及大洋洲的紐幾內亞和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1種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中國已知72種,產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以雲南和廣西種類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