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組

E1-2謝國剛,廖思平,羅小川等2003年命名。 下部岩性為深灰色,灰紫色流紋質含角礫凝灰岩,安山質(英安質)晶屑熔結凝灰岩,火山角礫岩,輝石安山岩,杏仁狀玄武岩,拉斑玄武岩;上部灰白色淺黃色流紋質含角礫晶屑凝灰岩,流紋岩,英安岩,粗面岩,石英粗面岩,底部灰綠色,雜色復成分礫岩,凝灰質砂岩。 不整合於晚白堊世競柱山組,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沙木羅組之上;上未見頂。

時代

E1-2

命名

謝國剛,廖思平,羅小川等2003年命名。

特徵

下部岩性為深灰色,灰紫色流紋質含角礫凝灰岩,安山質(英安質)晶屑熔結凝灰岩,火山角礫岩,輝石安山岩,杏仁狀玄武岩,拉斑玄武岩;上部灰白色淺黃色流紋質含角礫晶屑凝灰岩,流紋岩,英安岩,粗面岩,石英粗面岩,底部灰綠色,雜色復成分礫岩,凝灰質砂岩。不整合於晚白堊世競柱山組,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沙木羅組之上;上未見頂。厚大於338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