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課堂:品質教育學校方略

價值觀教育的現狀第二章 鼓勵學生進行道德思考第十三章 性教育第十九章

內容介紹

本書是國際素質教育權威在托馬斯?里克納博士在五十年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一套非智力因素培養學校方略。作者以西方學者特有的實證精神將有利於個體發展的教育理論融入可重複操作的具體實踐中,為學校尋找到一條有效的教育途徑,其教育模式對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的所有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第一部分:價值觀和品德教育;第二部分:愛心與責任心教育的課堂策略;第三部分:在學校範圍內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愛心,針對學生的品質教育問題,講述了十二項課堂策略,以期讓學生徹底了解做人的基本品質,喚醒青少年的愛心和責任感。
本書的第一部分建構了一個品德教育的理論框架:為什麼學校要進行品德教育;在一個民主社會裡學校可以合法傳授的價值標準以及圍繞這些價值標準學校應該努力培養的各種美德。本書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講述的是具體的實踐――如保實施品德教育的十二項措施,並引用美國、加拿大優秀教師和學校培養學生成為誠實、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的故事,對十二項措施一一舉例說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親職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建議讀者們將本書與《美式家庭:品質教育家長對策》結合起來看,或許會更有收益。

作者介紹

托馬斯?里克納:發展心理學家和教育系教授,美國道德教育協會前主席。在道德發展研究和價值觀教育領域,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具有國際權威。著有《道德發展和行為》、《美式課堂:品質教育學校方略》等,曾多次作為電台和電視台訪談節目的嘉賓。並多次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國發表關於青少年價值觀教育演講。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價值觀教育的現狀
第二章 品格教育
第三章 學校應該培養哪些價值觀
第四章 什麼是好的品格
第五章 施愛者、道德楷模、道德導師的教師
第六章 在教室里創建一個道德社區
第七章 道德紀律
第八章 營造一種民主的課堂氣氛:班會
第九章 通過課程教授價值觀
第十章 培養相互合作的精神
第十一章 培養職業道德感
第十二章 鼓勵學生進行道德思考
第十三章 提升道德討論的水平
第十四章 引導學生討論有爭議的問題
第十五章 教學生解決衝突
第十六章 超越課堂的愛心
第十七章 創造一種積極的道德文化氛圍
第十八章 性教育
第十九章 學校、家長和社區共同協作
附錄 開始行動 保持勢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