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套系列教材的每一本都是根據通識課的課時和授課對象的特點,設計為15講,正好講一個學期,大約也就是15次,每周一次2課時。本系列教材主要是供全校性選修課使用的,擬想讀者就是一般大學本科的學生,充分考慮到“通識”的特點,不是簡單的專業課的縮寫版,但又區別於坊間一般的流行科普讀物。本系列教材符合教學的基本要求,講求知識的相對穩定性,有一定的系統,重點突出,內容和章節明晰,深入淺出,又能適當接觸學科前沿,引發不同專業學生的跨學科思考和學習的興趣。本系列教材大都有意採用“學術講座”的風格,適當保留講課的口氣和生動的文風,有“講”的現場感,比較親切、有趣,有可讀性,更適合通識教學,同時也更能吸引社會上的一般讀者。為便於教學,教材的每一講要求設計有思考題、知識點和適合非本專業擴展閱讀的基本參考書目。
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本書系編審委員會
第一講美從何處尋
一 數的和諧
二 美和效用
三 《大希庇阿斯篇》
四 “我愛我師,我尤愛真理”
五 對柏拉圖提問的現代應答
第二講 我見青山多嫵媚
一 從致用、比德到暢神
二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第三講 人物的品藻
一 晉人的美
二 《體相學》
三 人體美學
第四講 審美距離和移情
一 距離說
二 移情說
第五講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一 美感的心理因素
二 美感的本質和特徵
第六講 美鄉的醉夢者
一 “有音樂感的耳朵”
二 欣賞是一種創造
三 純正的趣味
第七講美學散步
一 朱光潛先生的學術歷程
二 宗白華先生的學術歷程
第八講 《奧德賽》和“退潮的滄海”
一 朗吉弩斯的《論崇高》
二 作為審美範疇的崇高
第九講 從西南聯大的校歌談起
一 美學史中的悲
二 悲的本質
三 悲劇快感
第十講 從藝術設計角度看《打鑾駕》
一 手工藝運動和包浩斯
二 功能主義和式樣主義
三 藝術設計的多元格局
第十一講 科學研究中的美學神韻
一 科學中的美
二 科學活動的美學動力
第十二講 “有意味的形式”
一 “藝術”概念的歷史發展
二 藝術殿堂的建構
三 藝術發展的不平衡
第十三講 藝術的“不用之用”
一 藝術功能的研究概況
二 若干藝術功能描述
第十四講人生的藝術化
一 生命的意蘊
二 人詩意地棲居
三 從工具本體到情感本體
第十五講 擰立在蔡元培的塑像前
一 蔡元培和美育
二 美育的內涵和實施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