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BGM-109C型戰斧巡航飛彈

美國BGM-109C型戰斧巡航飛彈

2、“戰斧”BGM-109B反艦巡航飛彈。 5、“戰斧”AGM-109空射巡航飛彈。 12、“戰斧”BGM-109E反艦飛彈。

美國BGM-109C型戰斧巡航飛彈美國BGM-109C型戰斧巡航飛彈

國別

美國

發展過程

“戰斧” 巡航飛彈於 1973 年開始研製 , 是美國海軍最先進的全天候、亞音速、 多用途巡航飛彈,可以從水面艦隻和潛艇上發射,主要用於打擊海上和陸上重要目標,是美軍實施防區外打擊的骨幹裝備之一。

性能特點

①射程遠、精度高。C型彈射程1296千米,理論命中精度為6-10米,實戰中達到15-18米。

②威力大,制導方式複雜。戰斧可採用 454 千克的高爆戰鬥部、BLU-97 子母彈戰鬥部、碳纖維戰鬥部、大功率微波戰鬥部和鈍感鑽地戰鬥部,實現了軟、硬打擊一體化。戰斧飛彈的制導方式較為複合制導, BLOCK3 以前大部分採用的是慣導+地形匹配製導+數字式景象地形匹配相關器末制導, BLOCK3 採用慣性制導+ GPS +數字式景象地形匹配相關器末制導。

③體積小、高度低、雷達難以探測和跟蹤。

④弱點較明顯。只能打擊固定目標,對於運動目標無法實時攻擊;造價昂貴、作戰效費比低於雷射制導炸彈,遠低於常規炸彈;無法實時評估打擊效果;彈速低,易被攔截等。

主要改型

“戰斧”飛彈自研製和裝備以來,已有多種型號,主要是:

1、“戰斧”BGM-109A對陸核攻擊巡航飛彈。 該飛彈屬艦(潛)對陸型,於 1984年裝備部隊,射程 2775千米,巡航高度 7.6~152米,巡航速度 0.72馬赫,配備核彈頭,動力裝置採用了固體火箭肋推器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制導系統採用了地形匹配和慣性導航方式。

2、“戰斧”BGM-109B反艦巡航飛彈。該飛彈屬 艦(潛)對艦型。

3、“戰斧”BGM-109C常規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 艦(潛)對地型,於1983年裝備部隊,射程 1300千米 ,巡航高度15~150米 巡航速度 0.72馬赫,配備高能彈頭。

4、“戰斧”BGM-109G新射手陸射巡航飛彈,該飛彈屬地對地型,於1983年裝備部隊, 射程 2500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馬赫,配備核彈頭。

5、“戰斧”AGM-109空射巡航飛彈。該飛彈屬空對地型。

6~10、“戰斧”AGM-109H、I、J、L中程飛彈。該飛彈屬空對地型,射程 500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0馬赫,配備常規彈頭。

11、“戰斧”BGM-109D布撒型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海對地型,於1988年裝備部隊,射程 875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馬赫,配備子母彈頭。

12、“戰斧”BGM-109E反艦飛彈。該飛彈屬艦(潛)對艦型,射程460千米,巡航高度15~60千米,巡航速度0.72馬赫,配備高能彈頭。

13、“戰斧”BGM-109F攻擊機場飛彈。該飛彈屬海對陸型,射程875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 0.72馬赫,配備多彈頭。

14、“戰斧”BLOCK3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艦(潛)對陸型,於1993裝備部隊,射程1667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 0.72馬赫,配備高能彈頭。

15、“戰斧”反潛武器。該武器屬艦(潛)對潛型。

16~17、“戰斧”BGM-109B、E反艦飛彈。該飛彈屬艦對艦型。

18-19、“戰斧”UGM-109B/E反艦飛彈。該飛彈屬潛對艦型。

20、“戰斧”BLOCK4多任務飛彈 。該飛彈屬海對陸和海對海型。

21、“戰斧”BLOCK5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艦(潛)對陸型。

22、“戰斧”反裝甲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艦(潛)對陸型,配備子母彈頭。

基本數據

最大射程 463(B型)~1296(C、D型)千米

最大飛行速度 0.72 馬赫

巡航高度 山地152米,海平面7~15米

戰鬥部 454千克小鬥犬(B、C型) BLU-97B子炸彈(D型) (相當40-100發122或152毫米炮彈) 電磁脈衝彈 穿透型彈 碳纖維彈

動力裝置 渦輪風扇發動機+固體助推火箭

制導 複合制導

彈長 5.55 米 6.2 米 ( 帶助推器 )

彈徑 533 毫米

翼展 2.62 米

發射重量 1202 千克(不含助推器) 1452 千克(含助推器) 1906千克(潛射型含筒)

發射平台 攻擊核潛艇(鱘魚、洛杉磯、海狼) 巡洋艦 (弗尼吉亞、提康羅德加、斯普魯恩斯)

發射裝置 MK44 、 MK41 、 MK63 、 MK67

作戰運用

1991 年海灣戰爭中 , 戰斧式飛彈首次投入大規模使用。 美軍的主要發射平台是游弋于波斯灣、紅海的 18 艘戰艦。其中:戰列艦 2 艘 , 飛彈巡洋艦 9 艘 , 飛彈驅逐艦 5 艘 , 攻擊型核潛艇 2 艘 , 裝備 4 種發射裝置 , 總計 43 具 , 總載彈量 477 枚。主要目標是伊軍指揮控制機構、核生化武器設施、防空陣地、薩達姆地下住地和指揮中心。共發射 288 枚 , 發射成功 282 枚 , 被伊軍攔截 29 枚 , 占 10% 。

1993 年 1 月 17 日 , 美軍使用戰斧飛彈打擊伊拉克核基地 , 發射平台是停泊于波斯灣和紅海的水面艦 4 艘計有:CG-63“考佩斯”號巡洋艦 ,DD-966“休伊特”號、 DD- 978“斯頓普 ”號、 DD-970“卡倫”號驅逐艦 , 總載彈量約 125 枚。主要目標是巴格達東南郊約 20 千米處托法拉尼亞赫核設施。共發射 45 枚 , 成功發射 44 枚 , 被攔截 8 枚 , 占 18% 。

1996 年 9 月 3 、 4 日 , 美以保護庫爾德人居住區為由 , 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南部地區發射了 44 枚。

1998 年 8 月 20 日 , 美以阿富汗蘇丹境內建有恐怖組織訓練基地為由 , 分別向阿富汗和蘇丹境內發射了 60 枚飛彈。

1998 年 12 月 17 日至 19 日 , 美國在對伊“沙漠之狐”行動中 , 共發射了 325 枚戰斧飛彈 , 伊軍攔截了包括 AGM-86C 在內的巡航飛彈超過 100 枚。

1999 年科索沃戰爭中 , 美國、英國共發射包括 AGM-86C 在內的巡航飛彈 1000 多枚 , 給南境內的重要設施造成了巨大破壞 , 南聯盟軍使用多種方法進行攔截 , 共擊落了 328 枚 , 攔截成功率在 30% 左右。

識別特徵

①彈頭為鈍圓形,彈體呈柱形。

②採用二組控制翼面,第一組在彈尾、 4 片呈“X”形安裝,前緣後掠, 第二組在彈體中部, 2 片對稱彈體安裝,翼展較大,呈梯形。

③發動機進氣斗位於彈體下方,兩組控制面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