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M-109“戰斧”巡航飛彈是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1972年開始研製的一種兼有戰略和戰術雙重作戰能力的巡航飛彈系列既可從潛艇和水面艦艇上發射也可從陸地和空中發射用於打擊陸基和海基戰略和戰術目標。目前“戰斧”經過不斷改進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系列家族其中BGM109G型是以BGM-109A為基礎研製的陸基對地核攻擊型號被稱為“新射手陸射巡航飛彈”。1983年裝備部隊使用格里芬四輪陸基平台發射射程2500千米配備當量可調的20萬噸級的W—801型核彈頭.研製國家美國名稱“戰斧”式陸射巡航飛彈型號BGM-109G研製單位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現狀已退役一、概述BGM-109型“戰斧”式巡航飛彈作為美軍遠程打擊的重要力量是一種全天候、亞音速、多用途巡航飛彈。1972年由通用動力公司開始研製1976年首次全制導飛行試驗1979年有限生產1983年開始在美國海軍服役兼有戰略和戰術雙重作戰能力。“戰斧”既可以從水面艦隻和潛艇上發射也可從陸地和空中發射主要用於打擊海上和陸上重要目標是美軍實施防區外打擊的骨幹裝備之一。目前“戰斧”經過不斷改進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系列家族其中A型為海基對陸核攻擊型B型為海基反艦型C型為海基戰術對陸常規攻擊型D型為海基常規子母彈型G型為陸射對地核攻擊性此外還有若干空射型號而近年來大出風頭的主要是C/D型及其改進型BlockⅢ型。BGM109G型是BGM-109A海基對陸核攻擊型戰斧的陸基發射型號被稱為“新射手陸射巡航飛彈”。1983年裝備部隊使用格里芬四輪陸基平台發射主要用於打擊前蘇聯的SS—20中程彈道飛彈射程2500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馬赫戰鬥部重122.5公斤配備當量可調的20萬噸級的W—801型核彈頭。根據美蘇簽署的《中程彈道飛彈條約》有關要求美國已於1991年銷毀了約500枚BGM109G型巡航飛彈。此外儘管戰斧系列以海基發射為主但其他海基型號經過改裝均可由地面發射。二、“戰斧”巡航飛彈的研製與發展所經歷的四個階段1、Block1計畫階段1972-1983年在這一階段美國海軍以“戰斧”巡航飛彈的基本型“戰斧”對地核攻擊飛彈TLAM-NBGM-109A為基礎研製了海射巡航飛彈BGM-109A、B、C型和陸射BGM109G型。2、Block2計畫階段1983-1988年1983年國防部提出一個對原Block1對地常規攻擊飛彈TLAM-C進行改進的Block2計畫內容是將BGM-109C改為Block2A和2B兩種型號。Block2A仍裝單一常規彈頭。
代號仍為BGM-109C於1986年3月初具作戰能力隨之裝備海軍Block2B改裝撒布器型子母彈頭用於投撒子彈藥編號為BGM-109D1988年8月初具作戰能力並列入採購計畫。在此階段海軍還研製了BGM-109B的改進型BGM-109E和BGM-109D的改進型BGM-109F。Block2計畫階段研究和採用的改進措施主要有1、將原有TLAM-C末段攻擊彈道由水平攻擊模式改為躍升垂直俯衝攻擊模式戰鬥部改為程式控制引爆方式2、為BGM-109D、E、F研製了相應的子母彈頭和高爆整體式彈頭3、改進了原型號的“戰斧”武器控制系統/指控系統TWCS/CCS4、所有型號都採用了同一種渦扇發動機。3、Block3計畫階段1988-1993年此計畫的目標是到1992年為海軍提供278枚新研製的Block3型飛彈。1991年海灣戰爭中BGM-109C/D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戰績但也暴露出許多不足。據此美國海軍修改了Block3計畫除繼續生產新研製的Block3型飛彈外還要求將庫存的Block2全部改裝成Block3並選定休斯公司作為唯一承包商。首批改裝的Block3於1993年初裝備海軍。為提高飛彈精度、突防能力和目標識別能力增加射程、縮短任務規劃時間、改善與飛機的協同作戰性能Block3階段採用的主要改進措施有1、增裝GPS修正系統用DSMAC2A取代DSMAC22、改用推力更大的MK111助推器和改進後的F107-WR-402渦扇發動機3、改用裝延遲引信貫穿力強的Wdu-36B戰鬥部4、改進戰區任務規劃中心增加海上任務規劃系統5、改進TWCS/CCS提高協同作戰能力。4、Block4計畫階段1993-2000年根據海灣戰爭期間“戰斧”飛彈取得的戰果和原先擬用於取代“戰斧”飛彈的“先進槳扇發動機巡航飛彈”計畫項目被撤消後海軍於1993年提出發展“戰斧多任務飛彈”TMMMBlock4構想後來以“戰斧”基本改進計畫TBIP的形式立項研究。這一計畫已於98年取消被“戰術戰斧”飛彈計畫所取代。三、型號演變及戰術技術性能1、性能特點①射程遠、精度高。②威力大制導方式複雜。戰斧可採用454千克的高爆戰鬥部、BLU-97子母彈戰鬥部、碳纖維戰鬥部、大功率微波戰鬥部和鈍感鑽地戰鬥部實現了軟、硬打擊一體化。戰斧飛彈的制導方式較為複合制導BLOCK3以前大部分採用的是慣導地形匹配製導數字式景象地形匹配相關器末制導BLOCK3採用慣性制導GPS數字式景象地形匹配相關器末制導。③體積小、高度低、雷達難以探測和跟蹤。④弱點較明顯。只能打擊固定目標對於運動目標無法實時攻擊造價昂貴、作戰效費比低於雷射制導炸彈遠低於常規炸彈無法實時評估打擊效果彈速低易被攔截等。2、識別特徵①彈頭為鈍圓形彈體呈柱形。②採用二組控制翼面第一組在彈尾、4片呈“十”形安裝前緣後掠第二組在彈體中部2片對稱彈體安裝翼展較大呈梯形。③發動機進氣斗位於彈體下方兩組控制面之間。
3、主要型號
1BGM109A對陸核攻擊型戰斧。該飛彈屬艦(潛)對陸型1984年6月部署計畫產量1000枚其中190枚部署於水面艦艇194枚部署於攻擊潛艇用以執行全球戰區對地面目標的核攻擊任務並作為戰略後備力量執行核大戰後期打擊任務。該彈制導系統採用麥道公司研製的以地形匹配修正的慣性導航系統TAINS控制系統採用全數位化自動駕儀和AN—194型雷達高度表發射指揮系統為MK117火控系統動力裝置採用固體火箭助推器和渦輪風扇發動機。飛彈射程2500千米巡航高度15152米巡航速度0.72馬赫戰鬥部重122.5公斤內裝當量可調的20萬噸級的W—801型核彈頭。2BGM109B反艦巡航飛彈。該飛彈屬艦(潛)對艦型。1981年開始作戰試驗和鑑定1983年11月潛射型初具作戰能力1984年3月艦射型初具作戰能力。它主要用來裝備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新澤西號戰列艦和斯普魯恩級驅逐艦。1980年計畫總產量為243枚1986年增至593枚。飛彈外形尺寸與BGM109A相同助推器採用固體助推火箭。中段制導採用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由三個速率陀螺和一個加速度陀螺組成姿態參考系統由計算機自動駕駛儀控制飛彈飛行姿態由AN/ADN194型高度表控制飛行高度末制導採用PR53PSQ28主動雷達導引頭。戰鬥部採用“小鬥犬B”半穿甲戰鬥部重454公斤。其改進型為BGM-109E射程460千米。3BGM109C常規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艦(潛)對地型1981年初開始研製1982年初裝備潛艇1983年6月裝備水面艦船主要用來裝備攻擊型核潛艇和護衛艦級以上的水面戰艦以攻擊敵方海軍航空兵基地指揮中心、橋樑、油庫等陸上重要目標。飛彈計畫總產量為2643枚制導系統為慣性導航加地形匹配加數字式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器DSMAC末制導。飛彈配備高能彈頭射程1300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馬赫命中精度小於10米。4BGM109D布撒型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海對地型於1988年裝備部隊射程875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馬赫配備子母彈頭裝有近166枚BLU97B小口徑炸彈。其改進型為BGM-109F。5BGM109G對陸核攻擊型戰斧。該飛彈屬陸對陸型以BGM-109A為基礎研製1983年部署使用格里芬四輪陸基平台發射主要用於打擊前蘇聯的SS—20中程彈道飛彈射程2500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2馬赫戰鬥部重122.5公斤配備當量可調的20萬噸級的W—801型核彈頭。6BLOCK3對陸攻擊飛彈。該飛彈屬艦(潛)對陸型以BGM109C/D為基礎加以改進1993裝備部隊。採用先進的F107-WR-402型發動機射程為1667公里艦射型或1127公里潛射型巡航速度0.72馬赫命中精度3~6米戰鬥部採用WDU-36B鈍感炸藥高效戰鬥部採用慣性和GPS+DSMAC2A制導。7“戰術戰斧”Block4型飛彈。該彈從“戰斧”Block3型發展而來由雷錫恩飛彈系統公司研製已於2004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其主要特點是具備雙向衛星信號傳輸功能指揮官可以在飛彈飛行途中改變攻擊目標轉而打擊預先輸入的後備目標或者按外部提供的目標GPS坐標重新瞄準飛彈還能夠在戰區上空長時間徘徊以等待接收攻擊“高價值目標”的指令此外“戰術戰斧”還可將飛行狀態和精確打擊情況反饋給作戰人員並能將部分戰場損壞圖像傳回作戰艦艇而飛彈系統本身還綜合了改進型反干擾全球定位系統。美海軍計畫耗資16億美元採購超過2200枚“戰術戰斧”飛彈採購期為5年。每枚“戰術戰斧”飛彈的售價大約為72.9萬美元僅僅為目前裝備海軍的“戰斧”Block3型飛彈售價的一半。四、BGM109G陸射戰斧基本數據.
彈長5.56米彈徑0.527米翼展2.65米最大巡航速度0.72M有效射程2500公里巡航高度山地150米海平面715米起飛重量1.2噸制導方式地形匹配輔助慣導系統發射方式陸地發射動力裝置渦輪風扇發動機固體火箭助推器戰鬥部當量20萬噸W—801型核彈頭命中精度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