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發射中心

簡介

美國航天發射中心美國航天發射中心

美國主要的航天發射中心有兩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和范登堡空軍基地。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位於東海岸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范登堡空軍基地設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
前者包括美國空軍的東靶場和甘迺迪航天中心,後者為西靶場。下面分別介紹。

一、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

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設在美國東海岸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位於傑克遜維爾和邁阿密之間,地理坐標是北緯28.5°,西經81°。
卡納維拉爾角(以下簡稱卡角)一帶偏僻,人煙稀少,便於保全,自然條件好。平均氣溫為22.5℃,8月份最熱,全年大部分月份濕度大,平均降雨量為1041.4毫米。該角最高海拔高度為3.048米。

發射場緯度較低,向東發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轉附加速度,有助於衛星入軌。
沿東南方向的海空運輸幾乎不受任何影響,附近的海島還可用作跟蹤站。
在佛羅里達州卡角建立發射場的建議於1947年6月提出。1950年7月,首次發射了一枚A-4/WAC下士火箭。此後,又進行過多次運載火箭的發射工作,包括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宇宙神-阿金納火箭、偵察兵火箭、土星5火箭、土星1B火箭等。從卡角進行的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包括了美國所有向地球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從這裡還發射過阿波羅飛船、天空實驗室、不載人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科學、氣象、通信衛星等。因此,卡角是美國航宇局的載人與不載人太空飛行器進行飛行前試驗、測試、總裝和實施發射的重要基地。

1-39B發射陣地;2-39A發射陣地;3-41號發射陣地;
4-40號發射陣地;5-37A和37B發射陣地,已拆除;
6-34號發射陣地,已拆除;7-20號發射陣地,已撤消;
8-19號發射陣地,已撤消;9-16號發射陣地;
10-15號發射陣地,已撤消;11-14號發射陣地,已拆除;
12-13號發射陣地;13-12號發射陣地,已撤消;
14-11號發射陣地,已撤消;15-36號發射陣地;
16-31、32號發射陣地,已撤消;17-18號發射陣地,已撤消;
18-17號發射陣地;19-空軍航天博物館;
20-30號發射陣地,已撤消;21-25號發射陣地;
22-29號發射陣地;23-火箭組裝區;24-天線陣區;
25-推進劑貯存區;26-指揮控制大樓;27-鏇轉試驗設施
28-液體燃料庫;29-控制中心;30-推進劑檢驗區;
31-固體推進劑庫;32-發動機庫;33-鏇轉試驗設施;
34-固體發動機組裝大樓

卡角航天發射場的發射設施
目前,卡角所使用的發射陣地共有7個,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原有飛彈發射陣地經過部分改裝而成的。許多飛彈已結束了研製試驗,原來的試驗發射陣地經過適當改裝,即可用作太空飛行器發射場。如19號大力神-雙子星座發射陣地。另一類是專為航天發射而新建的,如36號宇宙神-半人馬座發射陣地,34號土星1發射陣地,37號土星1B發射陣地以及39號土星5發射陣地。

在飛彈發射陣地的基礎上經過改進的火箭發射陣地與原來的飛彈發射陣地差異不大,如19號大力神-雙子星座發射陣地,只是經過一些適當的改裝,如加高服務塔,增設一些加注、測試管線等。這種改裝的火箭發射陣地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發射設備用於起豎,加注,補給燃料,供應電力,支撐維護飛行器和進行測試的設備和發射台、服務塔、臍帶塔等。

控制室發射期間,進行測試、控制、監視發射的場所。有的負責一個發射台,有的同時負責2~3個發射台。
輔助設備包括推進劑的貯存設備,供電、供高壓氣體設備,冷卻、消防供水系統,近場照相設備以及公路、排水槽等。
在卡角還有一種專為發射太空飛行器而建的發射陣地,如34號土星1發射陣地和39號土星5發射陣地等。
34號發射陣地位於卡角的北端,占地0.14平方公里, 於1961年6月建成,同年10月首次用於發射試驗,以後又進行了多次土星1的研製飛行試驗,後來為了發射土星1B,作過一些修改,目前已拆除。

34號發射陣地的發射方案和布局與以往的沒有什麼大的區別,裝配、測試和發射工作都是在發射陣地的發射台上進行的。發射台藉助活動的或固定的服務塔對火箭進行起豎、對接、測試和各項準備工作,並通過臍帶塔將各種燃料管道、供氣管道、電源和通信線路與飛行器連線起來。

60年代初,為了實施土星5-阿波羅計畫,美國航宇局和國防部聯合進行了土星5火箭發射陣地的選場工作。最後決定在卡角北部地區的梅里特島一帶建設。選擇此處的原因是:箭體落區適當;與居民點距離適當,便於安置職工、家屬,解決供應問題;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技術設備和力量。

多年來,火箭、飛行器的裝配、飛行前測試和起豎工作都是在發射台上完成的。但由於飛行器日趨龐大、複雜,測試項目繁多,發射場地處海邊,露天工作的氣候環境難以得到保證,一次發射,往往要花去幾個月乃至十幾個月的時間,導致發射場的利用率太低,發射台的發射頻率也低。

針對上述問題,對39號發射陣地的設計進行了改進,採用了與以往不同的新的方法——活動發射方案。也就是取消了水平測試,把整個飛行器的垂直總裝、測試和發射前準備工作集中在一個巨型廠房內進行。僅於發射前兩周,甚至更短的時間才將發射台-臍帶塔(保持測試連線狀態)一起運往發射場,在發射場上只進行加注推進劑、必要的射前檢測和實施發射。

39號發射陣地包括39A、39B兩個發射場區及其它輔助設施,由如下部分組成

飛行器裝配大樓(也稱垂直總裝測試大樓)該樓是飛行器分級和整體裝配測試的場所。整個建築由高跨、低跨兩部分廠房組成。高跨廠房底面積134米×156米,高160米,內分4個工作間,均能容納一個裝在活動發射台上的完整的阿波羅-土星5,並為裝配測試等工作提供了足夠的輔助車間和設備。在4個工作間之間是個過道,一直延伸到低跨廠房中。

低跨廠房底面積為84米×134米,高64米,其中設有二子級、三子級火箭進行準備和測試的8個工作間,通過工作平台對火箭各級進行測試和準備工作。

在飛行器裝配大樓里還有各種起重設備、通風系統。

發射控制室它的結構與以往發射陣地的那些地堡式發射控制室不同,是一幢與一條長48米的封閉通道相聯的三層樓,位於飛行器裝配大樓東南方,所起的作用與以前的控制室相同,對飛行器的各個部件進行監視、試驗。
發射控制室地基尺寸為110米×46米,分三層。第一層為辦公室、食堂、醫務室等。第二層放置遙測、地面接收儀器和記錄設備。第三層是4個發射室,其中3個發射室內的儀器與飛行器裝配大樓的高跨工作間相連。中心計算機和控制台都和裝配大樓里或發射場上的飛行器直接連線。在測試、對接、試驗、加注以及發射期間,發射人員可以直接或通過電視監視並控制。
控制室里有兩套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用來監視控制數據。另外,還設有整個發射陣地的通信系統,通過閉路電視可以從發射控制室對某些相隔很遠的地區和危險區內的活動情況進行實時觀察。

活動發射平台它的作用是支承、裝配和測試飛行器,並被運往發射場區對火箭實施加注、臨時檢查和發射。它具有雙重作用:在飛行器裝配大樓內,它作為一個裝配平台,火箭豎立在上面,進行裝配和測試;它也是火箭的發射平台,火箭在其上面進行推進劑加注、射前檢查、點火和發射。共有3個活動發射平台,平時停放在飛行器裝配大樓附近的停放場上,執行任務時被置於飛行器裝配大樓或發射場區,可同時對3枚火箭進行發射準備。發射平台由底座和豎立在其上的臍帶塔組成。底座內分兩層,有20多個房間,包括機械設備間、操作支援間、通信電視間和其它設備間。發射平台上有4個支撐臂,發射前用來支撐火箭。臍帶塔為全鋼結構,位於平台的一端,塔上有9個通往飛行器的擺臂,17個工作平台以及各處推進劑、氣體、電氣和儀器系統的分配管線。
活動發射平台與運輸車的連線是靠運輸車的四角可以伸縮的、能自動定心的平面連線台和定位系統,以及發射平台底部的4個方形突出部來實現的。

運輸車採用的是露天煤礦用的履帶式運輸車技術。這種方案不僅可以節省研製時間和費用,而且裝載能力超過了移動飛行器和活動發射平台的設計載荷。運輸車每台自重2720噸,馱運能力在5400噸以上,可將一座發射平台連同一枚垂直立在台上的火箭一起馱運,以1.6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
運輸車由一個平台、底盤、液壓系統、推進系統和動力系統組成。它的作用是牽引活動發射平台在發射場區、停放場和飛行器裝配大樓之間移動。還將使活動服務塔在停放場和發射場區之間移動。

運輸車長41.2米、寬34.7米,是一個盒形鋼結構。車架是一個封閉結構,進出通過升降口,車身內部有適當的照明和空氣調節。底盤每端各設一個駕駛室,成對角線布置。在每個履帶車上方設有一個液壓千斤頂,用以提升和放下載荷。為使物件保持水平,上下活動在5厘米以內,採用了單獨的液壓伺服系統。動力裝置是用兩台2022.6千瓦的柴油機帶動4台1000千瓦發電機, 驅動16台牽引馬達,用兩部783.3千瓦的柴油機帶動兩台750千瓦發電機給調平、 起重和轉彎系統提供動力。
運輸車總質量超過8160噸,其專用路面的承載強度為4.5×105帕。

表1卡角跟蹤站一覽表
站號 站 名 簡 況
1 卡納維拉爾角
2 丘辟特海灣 在卡角正南約160公里處。
3 大巴哈馬島 距卡角270公里,設有MOD-2雷達、AN/FPS-8、AN/FPS
-16雷達、尤多普、阿祖薩及BC-4彈道照相機、遙測、指令控制等
多種設備。
4 伊柳塞拉島 距卡角560公里,設有MOD-2、米斯特拉姆
彈道照相機等。
5 聖薩爾瓦多島 距卡角770公里,設有MOD-2、AN/FPS-16等,
現已停用。
6 馬亞瓜納 距卡角960公里,現已停用。
7 大土耳克 距卡角1250公里,有MOD-2雷達、AN/TPQ-18雷達、遙測設備
、指令控制設備。
8 多米尼加共和國 距卡角1560公里,現已停用。
9 波多黎各的馬亞圭斯 距卡角1760公里,設有MOD-2雷達,現已停用。
9.1 安提瓜 距卡角約2000公里,臨近中程飛彈彈著區,設有
MOD-2、AN/FPS-16、AN/FPQ-6以及
TLM-18遙測天線等,是一個重要跟蹤站。
10 聖露西亞島 距卡角約2600公里,為飛航式飛彈試驗而建,
早已停用。
11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距卡角約6300公里,已停用。
12 阿森松 距卡角約8000公里,洲際飛彈彈著區在該島附近,設有MOD-4、AN/
FPS-16、TTR和TLM-18、TAA-3以及紅外跟蹤系統等設備,是個重要的跟
蹤站
13 比勒陀利亞 在南非,設有TLM-18天線及通信站。

活動服務塔
用於在準備發射期間,給在發射台上的飛行器安裝火工品和其它不 宜在飛行器裝配大樓中安裝的設備。平時停在停放場上。在活動發射台運至發射場區後,

運輸車將活動服務塔運送到發射台處,通過各層平台給飛行器安裝火工品, 並加注推進劑等。它是一個桁架式結構塔,塔上有5層封閉式工作平台。 發射場區 有A和B兩個發射場區。整個發射場區呈八角形,面積1.3平方公里, 中央是個堅固的混凝土台座。台座下的地下室是電子設備終端間、環境控制設備間、高壓氣貯存系統室、太空人及工作人員緊急避難間。
總之,39號發射陣地的整個發射程式可概括為:各級火箭被送至39號發射陣地的碼頭或機場,然後送往飛行器裝配大樓,在大樓的低廠房內完成單級測試,爾後通過運輸過道送往高廠房總裝間,並在活動發射平台上進行對接、總裝、綜合測試等工作,之後,運輸車將活動發射平台和測試好的火箭/ 太空飛行器一併送往發射場區,在活動發射平台停放好後,運輸車又回到服務塔停放場,將活動服務塔送至發射台,進行發射前的測試、加注並安放火工品,臨發射前將活動服務塔撤出放回停放場,發射完後又用運輸車將活動發射平台送回飛行器裝配大樓。

卡角的發射控制中心
卡角的發射控制中心建在卡角工業區東北角,與最後的發射場相距約2.5公里,由控制顯示系統、音頻通信系統、可變程式轉換系統、氣象預報系統、總配線架信號分配系統和發射場測量設備控制系統組成。

控制顯示系統該系統包括電視監視設備、控制台、顯示器、標圖板和記錄設備等。可分成主操作區、4個輔助操作區。主操作區用來指揮整個發射場的試驗工作,顯示發射場各點、站的工作狀態、軌道數據和計時信號。輔助操作區用來控制發射操作以外的工作。
音頻通信系統由直接話路,火箭測試設備技術操作的測量通信網路,控制台的監視輸入網路,聲響發射計時系統以及當地的電話、廣播系統等組成。

可變程式轉換系統系統主要部件有用於直通電話點-點線路可變程式轉換器、火箭操作內部通信系統和火箭測試設備技術操作通信系統的測量網線路可變程式轉換器、控制台和外用設備。它的作用是使發射場工作的音頻通信能夠進行快速轉換。
氣象預報系統它的作用是提供狂風、閃電和大雨警報,作出毒性燃料和放射性材料的擴散預報,為發射任務提供氣象預報。
總配線架信號分配系統它的作用是接收所有傳送到發射控制中心的外部信息,並將其分配到各顯示器。
發射場測量設備控制系統這是一種數字式監視控制通信系統。系統本身具有自檢能力。

卡角的地面跟蹤系統
卡角的地面跟蹤系統由一系列的跟蹤站和跟蹤船組成(跟蹤站見表1)。
一般地說,一個典型的地面跟蹤站都包括如下幾個部分:光學跟蹤儀、測量雷達、遙測接收機站、通信設備、控制指令發射機、定時信號發生器、氣象站。卡角的地面跟蹤系統用於為卡角的發射工作提供軌道數據、氣象數據,校準儀器系統和進行通信中繼等工作。
除上述的跟蹤站外,卡角的跟蹤系統還包括若干測量船和測量飛機。這些船通常位於阿森松島和非洲東海岸之間,成為最南面的跟蹤站。此船能跟蹤地球衛星和少量的星際探測器,主要的跟蹤任務是蒐集再入飛行器的數據,這種測量跟蹤船配備有C波段、X波段和L波段雷達,能以多頻技術跟蹤多個目標。

這樣,一系列的跟蹤站、靶場測量船和測量飛機,可將該靶場伸展到非洲好望角以東洋面,從而可以不受限制地跟蹤空間發射目標。

二、范登堡空軍基地

范登堡空軍基地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海邊,位於阿圭洛角的正北部。地理坐標是北緯34°37′,西經120°35′,海拔高度為10972米。
范登堡基地最初被稱為坎普•庫克基地,1957年被選作飛彈基地,1958年改名為范登堡空軍基地。
該基地是一個乾燥、荒蕪的地方,有擋風的伯爾頓台地,有許多峽谷、沙丘、粘土地和砂礫層。該基地面積27972平方公里,包括有5149公里的海岸線。

由於范登堡基地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它可以向西發射高傾角軌道和極軌道衛星。
該基地於1958年12月發射了第一枚飛彈——雷神中程彈道飛彈。之後不久,又發射了第一枚洲際飛彈——宇宙神D。還使用雷神/阿金納火箭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極軌道衛星——發現者1號。1972年被選作美國西海岸的太空梭發射基地。1979年開始著手改建,1985年竣工。

選擇范登堡空軍基地作為美國繼卡納維拉爾角後的第二個太空梭發射場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從地理位置考慮。范登堡空軍基地位於北緯34°37′,西經120°35′,向西發射,發射方位為140°~121°,軌道傾角為56°~104°,向正南還可以進行極軌道發射,正好彌補了甘迺迪航天中心只能向東發射的不足。
2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發射基地的大多數地面設施。
3航區往西或西南延伸,跨過太平洋,避開了人口稠密區和工業城市,測量和監控環境好,測量、跟蹤站設在加利福尼亞州海岸、夏威夷及太平洋諸島上。
4交通便利,航空、鐵路、公路、海運都很暢通。
5氣候溫和,降雨較少,有利於空間發射。

范登堡空軍基地航天發射場
范登堡空軍基地的航天發射設施的種類與卡納維拉爾角的差不多。自1959年發射發現者1號以來,在范登堡發射的火箭已將450多顆衛星送入極軌道,這些衛星覆蓋了地球的絕大部分地區,並執行外大氣層實驗、氣象預報、地球資源探測、導航輔助及軍事任務。
1960年,美國航宇局插手該基地,在海軍飛彈試驗場成立了一個小型試驗輔助辦公室,並於1965年在范登堡建立了西部試驗靶場分場,改進了一個舊的空軍雷神/阿金納發射台——航天發射陣地2(SLC-2),以適應德爾它火箭的發射。該基地有十分完整的50年代建造的航天發射陣地10(SLC10)。1965~1980年間,空軍用10號航天發射陣地發射改進的雷神火箭,將31顆衛星送入空間。1980年該陣地退役,處於看管狀態,但現設備仍完好無損,還可再次啟用。
1985年,該基地建造了航天發射陣地6(SLC6),供發射太空梭用。6號陣地的兩個發射台曾打算用於大力神3M火箭發射載人軌道實驗室,1969年取消了這個計畫,修建暫停。

後來又決定將其改建為太空梭的發射場。
范登堡基地與卡納維拉爾角不同,沒有使用飛行器裝配大樓,也不用活動發射台,與以往固定式發射台上的組裝方式相同,將太空梭軌道器的各個器件一個一個豎起來,裝上發射台,軌道器將從水平狀態豎起到垂直狀態,最後與外貯箱組裝連線。
下面著重介紹一下南區SLC6發射陣地的發射設施。
發射台由原來載人軌道實驗室的發射台改建。在發射台底座安裝三根粗大的導流管,可把固體火箭發動機和三台主發動機的燃氣排走。
運輸車用於把固定火箭助推器從助推器整修與組裝廠房運到發射場區。還可運送軌道飛行器/外貯箱的起豎支撐板和太空梭主發動機的入口工作檯。該車每軸4輪,用液壓馬達驅動、操縱和調節。

活動服務塔負責向軌道飛行器供氣、供電、供燃料。服務塔利用本身的液壓馬達驅動在鐵軌上運行。基底由9輛台車組成。其中4輛有驅動裝置,可帶動其它台車。
裝配大樓由於發射基地經常颳大風,影響發射工作,因而修建了可移動的箱形結構裝配大樓。樓一端有一個巨大的車庫式大門。發射台的裝配工作開始時,活動服務塔和裝配大樓分別沿軌道朝互相靠攏的方向移動,在發射台對邊嚙合。發射計時指令開始時將分別退回原位。

有效載荷轉接間、準備間及支援系統轉接間用於起豎和連線太空梭軌道器與外貯箱,給軌道器提供多種服務,把有效載荷運到發射台。準備間進行有效載荷的裝配和測試。支援系統包括有效載荷準備間和轉接間的氣動裝置、發射台有效載荷的冷卻系統等。
臍帶系統包括能保證快速連線/快速脫落的地面電氣設備,用於保護臍帶地面部分的尾部服務架。
地面低溫系統指氣源貯存系統、液氫、液氧的分配系統、主推進劑的液氫貯存系統和液氧貯存系統。

自燃燃料系統指四氧化二氮、肼和一甲基肼系統
發射控制室它是一座兩層樓的磚建築,內有控制中心和支援設備,發射處理系統的組件,通信系統,閉路電視,危險和安全監視器,指揮控制台,各種遙控、遙測儀器。該中心的設備都具有遙控和自動操作能力,可以遙控、監控、記錄、鑑定飛行器/元器件以及地面設備的操作情況;可監控發射台上火源和毒氣探測系統的工作;可對突發事故進行反應協調。
范登堡空軍基地的發射控制中心范登堡空軍基地的發射控制中心集中在范登堡空軍基地南區的488號大樓里,由靶場控制中心、操作控制中心、靶場安全中心、區域控制中心和無線電跟蹤系統雷達組成。

靶場控制中心該中心的任務是在靶場每執行一次任務之前,必須掌握參與任務的所有測量站、指令站、遙測站、通信站和對空監視站的工作狀況,判斷整個靶場能否滿足用戶要求。
操作控制中心主要設備有6個通信控制台,狀態顯示板和4個閉路電視監視器。該中心要與各控制中心和參加試驗工作的測量站進行通信聯絡。
靶場安全中心該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為飛行控制人員顯示實時飛行位置。若火箭飛離規定的安全區,便可令其炸毀。主要設備有靶場安全實時數據檢查控制台、飛行控制台和指令發射機控制台。

區域控制中心該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將發射陣地和預定航區內及其周圍的船隻、飛機、車輛和人員的活動情況報告給靶場指揮員。主要設備是一台控制台,它由靶場技術勤務承包商的高級技術人員操作。
無線電跟蹤系統雷達該雷達的主要任務是為發射計畫提供跟蹤和引導信息,以滿足用戶要求。
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地面跟蹤系統
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地面跟蹤系統分布在加利福尼亞海岸和太平洋諸島上。由雷達跟蹤和遙測設備、光學跟蹤設備、遙測接收站、通信設備、定時信號中心、氣象設備等組成。

雷達跟蹤設備設定在大陸、海島、跟蹤船、下靶場的各個群島上,如默古角、聖尼科拉斯島、阿圭洛角等,包括各種脈衝雷達和被動式連續波雷達,見表2。

表2__范登堡空軍基地
雷達跟蹤設備 型號 數目 架設地點 用途 型號 數目 架設地點 用途
AN/FPS-16 4 默古角 精密跟蹤和
靶場安全 1 聖尼科拉斯島 空中監視
4 聖尼科拉斯島 精密跟蹤和
靶場安全 AN/MPS-26 2 默古角 靶場安全
2 阿圭洛角 精密跟蹤 AN/MPS-19 2 阿圭洛角 靶場安全
1 科克(夏威夷) 精密跟蹤和
靶場安全 AN/MPQ-38 2 巴爾金沙灘
(夏威夷) 精密跟蹤
AN/MPS-19 1 皮拉爾角 SG-1B 1 默古角 水面監視
2 聖尼科拉斯島 空中監視 CR-548/615 3 聖尼科拉斯島 精密跟蹤
AN/FPS-6A 1 阿圭洛角 測高 M33 1 阿圭洛角 精密跟蹤
AN/FPS-41 1 夸賈林島① 暴風雨探測 1 范登堡空軍基地 精密跟蹤
AN/FPN-33 2 阿圭洛角 靶場安全 1 巴爾金沙灘 精密跟蹤
AN/APS-20 1 默古角 水面監視 1 夸賈林島 精密跟蹤
1 聖克魯斯島 水面監視 1 恩尼威托克島 精密跟蹤
1 聖尼科拉斯島 水面監視 科塔 1 默古角 精密跟蹤
1 阿圭洛角 水面監視 2 范登堡 靶場安全
AN/SPS-5B 2 阿圭洛角 區域防務 范洛特 1 科克(夏威夷) 靶場安全
AN/SPS-6C 1 默古角 空中監視 1 阿圭洛角 靶場安全
AN/SPS-8A 1 默古角 測高

①夸賈林島還有奈克3型系統的戰術雷達,它由美國陸軍提供
為了接收遙測數據,在默古角、阿圭洛角、聖尼科拉斯島和夏威夷設有固定遙測站,還有成套設備的遙測船、機動遙測車和遙測飛機,主要的遙測數據處理設備裝在默古角,見表3。

表3__范登堡空軍基地
遙測接收站 架設地點 數量 類型 架設地點 數量 類型
默古角 10 調頻/調頻及脈幅
調製接收站 坎頓島 2 調頻、脈幅調製、脈寬
調製/調頻記錄站
1 調頻/調頻及脈幅
調製/調頻遙測車 1 調頻、脈幅調製/脈寬
調製/調頻顯示站
2 脈寬調製/調頻接收站 夸賈林 1 調頻/調頻、
脈幅調製/調頻、
脈寬調製/調頻系統
1 調頻/脈幅調製及脈寬
調製機動遙測車 美國海軍艦艇
靶場跟蹤系統 12 調頻/調頻接收機
阿圭洛角① 3 調頻/調頻、脈幅
調製/調頻、脈寬
調製/調頻接收站 皮拉爾角 1 脈碼調製/調頻
美國海軍艦艇
朗維尤號 8 調頻/調頻接收機
聖尼科拉斯島① 1 調頻/調頻接收/記錄站 美國海軍艦艇
里奇菲爾德號 4 調頻接收機
1 脈幅調製/脈寬調製
/調頻接收/記錄站 5 調幅/調頻接收機
美國海軍艦艇
桑尼維爾號 8 調頻/調頻接收機
考愛科克牧場 4 調頻/調頻、
脈幅調製/調頻、
脈寬調製/調頻接收站 美國海軍艦艇
瓦特鎮號 6 調頻接收機
美國海軍艦艇
亨茨維爾號 6 調頻接收機
①也可以利用脈碼調製

表4__范登堡空軍基地
光學跟蹤配置 位置 數量 類型
默古角 7
9
1
1 電影經緯儀
高速照相機
機動光學跟蹤裝置(MOTU)
機動照相跟蹤站
阿圭洛角 3
1
2
2 電影經緯儀
1LA-24望遠鏡
高速照相機
機動光學跟蹤裝置
范登堡空軍基地 4
2
3 電影經緯儀
機動光學跟蹤裝置
高速照相機
聖尼科拉斯島 6
2 電影經緯儀
機動光學跟蹤裝置
夸賈林 2
3
3
18 LA-24望遠鏡
電影經緯儀
跟蹤照相機
光聲固定照相機
恩尼威托克 18
10 艾莫斯照相機
CA3-2B航空照相機

光學跟蹤設備包括固定的電影經緯儀、可移動的電影經緯儀、機動的光學跟蹤裝置、跟蹤望遠鏡和各種電影和靜態畫面攝影(照相)機。這些光學跟蹤設備設在默古角、阿圭洛角、范登堡空軍基地、聖尼科拉斯島等地,見表4。
定時信號中心設在阿圭洛角、默古角和聖尼科拉斯島上。
氣象設備包括默古角、阿圭洛角和聖尼科拉斯島上的三個固定站,以及兩個遠洋站。另外,還用氣象探測火箭來獲得海拔30480米高度的氣象概略數據。

整個基地的通信由默古角通信中心來協調,是音頻信號、數位訊號、控制信號和電傳打字線路的會合點。在默古角操作樓里,柯林斯公司240路的微波多路傳輸系統把阿圭洛角、聖克魯斯島、默古角和聖尼科拉斯島上的一些設備連結在一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