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熊繹

年號:(己亥,公元前1042年)。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 楚熊繹在位三十七年(乙亥,公元前1006年),熊繹子死,其兒子熊艾繼為楚君。

在位起訖: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06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1006年。
出生地:丹陽(今丹水之陽)。
立都:丹陽(今丹水之陽)。
年號:(己亥,公元前1042年)。
羋熊繹,羋姓名熊繹,也稱楚熊繹。中國諸侯爭霸時代楚國的第四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國第二任王羋熊麗,他的父親是楚國第三任王羋熊狂
周成王時,周公避禍於楚,楚人敬之如上賓,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後訴說此事,感動了周成王。成王開始舉用文王、武王時期功臣的後代。於是羋熊狂的兒子熊繹受封為楚君,賜“子男”田地,姓羋氏,居丹陽,“俱事成王”,曾參加岐陽之會(今陝西岐山縣東北),管理置茅縮酒,並與鮮卑酋長一起“守燎”。就這樣,荊楚開始躋身於諸侯之列,楚國正式誕生了。
《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人領袖熊繹:“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此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這是楚人首次自中原進入湖北省內,也是楚國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認。據考古學家劉玉堂、王紅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陽”當位於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今湖北省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因處丹水之北,故稱為丹陽。熊繹及其後代是江漢流域最早的開發者,他們的創業歷史是艱苦卓絕的。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荊山,在今湖北省西部,漢江兩岸。
《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於勝之不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後。訓之以若敖、蚧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中兩次言及到“篳路藍縷”,皆指楚國熊繹至熊儀(若敖)、熊胸(蚧冒)等十餘代君王。可見楚國在建國以後的相當長的時期,都過著艱苦奮鬥的窮日子。國君帶領臣民跋涉山林,開闢疆土,甘苦與共。
楚熊繹在位三十七年(乙亥,公元前1006年),熊繹子死,其兒子熊艾繼為楚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