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羊乳榕種拉丁名:FicussagittataVahl
科中文名:桑科
科拉丁名:Moraceae
屬中文名:榕屬
屬拉丁名:Ficus
命名來源:(海南植物志)
中國植物志:23(1):201
英文植物志:5:68
特徵描述
羊乳榕幼時為附生藤本,成長為獨立喬木;幼時被柔毛,後脫落;節上附生短根。葉革質,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7-13(-20)厘米,寬(3-)5-10(-14)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圓形)微心形,至心形,全緣或略呈波狀,幼時背面中脈和小脈被毛,後脫落,基生側脈3或5條,側脈5-6對;葉柄長約15毫米,微被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被柔毛,早落。榕果成對或單生葉腋,偶有成束生於瘤狀短枝或無葉枝上,近球形,直徑8-15毫米,幼時被毛,成熟橙紅色,頂生苞片臍狀,基部收狹成短柄,苞片3,脫落;總梗短;花間無剛毛;雄花生榕果內壁近口部,花被片3,雄蕊2,花絲聯合,花葯有短尖,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子房倒卵形,花柱側生,短;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花被3裂,基部合生。瘦果橢圓形,花柱側生,長,柱頭柱狀。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瑤藥:底佛美(金秀語):果實治產後無乳;全株治風濕痛《桂藥編》。
羊乳藤(ndehfuoqehmei):全株及花序托用於風濕骨痛。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