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東腔戲

羅田東腔戲

羅田東腔戲,又稱東路花鼓,以喔呵腔、畈腔等山野唱腔行板,以鑼、鼓伴奏為主,富有大別山地域特色 ,是源自西路花鼓的楚戲的姊妹劇種,清中葉以後在此地世代口耳傳授,從第一代師祖陳興太至21世紀初期已有9代傳人,前7代的多名老藝人20年前就上了《湖北省文藝志》。

形成

位於大別山南麓的羅田縣是京劇鼻祖余三勝的家鄉,它地跨東經115°06′至115°45′,北緯30°01′至31°12′。海拔1729.13米的大別山主峰坐落其間為最高點,全縣以山區為主,丘陵次之,地勢南高北低,最低處海拔46米。 長期以來,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農民們在勞作和生活中“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當地歌風盛行,砍柴、放牛、採茶、摘桑、插秧、薅田等山野田畈皆有歌唱,由此便產生了最具地域特色的“喔呵腔”、畈腔、採茶調等,東腔戲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特點

不用絲弦,只有擊樂和吹奏樂伴奏;一人唱,多人和,台前唱,台後和;它演唱方式靈活,既可在舞台演出,又可化整為零在私人住宅唱坐堂;它發音高亢,吐詞用羅田方言。它的唱腔一般分正腔和小調兩類,正腔包括東腔、對腔、嘆腔、二行、火攻、四平、二高腔等,小調有“採茶調”、“扳筍調”、“掛燈調”等。隨著時間推移,行當由過去小生、花旦和丑角為主演,發展至青衣、老生、花臉等多行當演唱的地方戲。因為它的道白和演唱基本以羅田方言為主,唱詞通俗,貼近本土,因而當地甚至大別山一帶在傳統節日、婚喪喜慶,或者唱廟戲時,必定要請東腔戲班 。

劇目

羅田東腔戲共有72種板腔,現保存的有其中的50餘種,有《珍珠塔》、《秦香蓮》、《天仙配》》、《全家義》、《血掌印》、《白布樓》等30個大本子劇目和《攔馬》、《教子》、《站花牆》、《牧羊》等30箇中小戲劇目。

藝人

羅田東腔較著名的藝人先後有黃繼清(本縣白廟河人,生於鹹豐年間1851年)、黃大結子、黃二結子(黃繼清之子)、餘八(外號餘八相公,本縣勝利廖家坳人,生於鹹豐1861年,擅長旦角,所帶徒弟中較有名的是紅安人戴哈巴)、潘鳳仙(本縣城關人,擅長旦角)、喻小舟(本縣城關人,擅長生角)、晏仲芳(本縣北豐人,擅長丑角)、許伯奇(本縣白廟河人,擅長旦角)等。

地位影響

我國戲劇音樂家劉正維撰文指出:“鄂東北活躍了幾百年的一支本地喔呵腔,正是人聲幫和,鑼鼓伴奏。它影響很大,到處流傳。幾百年來,成了鄂東北、陝西、豫南、湘東北、贛北、皖中南、浙西與閩西等八省區花鼓戲、採茶戲主要聲腔,並組成了打鑼腔聲腔系統”。由此可見,研究中國戲曲,不能不研究東腔戲。羅田東腔戲的產生形成及其內容,特徵和傳承經歷及其影響在中國戲曲史中實屬罕見和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