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李氏

3代李昌(偲之子),生一子:訓。 5代李挺(訓之子),生一子:宗。 6代李宗(挺之子),生一子:瑜。

概述

羅田李氏為唐皇李世民幼子曹王李明之後,現廣泛分布於江西省宜春市南昌市周圍,少數分布於湖廣、四川。以江西省豐城市羅田村為發源地。

來源

武則天臨政,以周代唐,逐殺唐宗親子孫,曹王明貶黔路中遭逐殺,其子孫被貶嶺南。唐中宗倒周復唐,重掌李唐大權,第一件事就是召回被武周時期被貶的李唐子孫,封官復爵,安撫人心。曹王明的五個兒子俊、傑、價、偹、偲當中,只回來了一個李偹,孫輩回來幾個,按照典律,只能封李偹為嗣曹王,李偹卒,無子嗣,長子李俊也無子嗣,次子李傑的兒子李胤順理成章地襲封嗣曹王,五子偲的子孫無緣封王。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亂,唐玄宗被迫逃入四川,曹王明的玄孫、李胤的一世孫、嗣曹王李皋奉詔入川勤王,拜江南東道節度使,鎮守武漢。與西平郡王李晟南北呼應,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平定叛逆。
曹王明五子李偲的子孫,在危急全國的“安史之亂”中,同樣不甘寂寞加入了勤王之師。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偲的三世孫李宗投軍,當首選自己叔叔嗣曹王李皋的勤王之師,隨軍駐守武漢,後李宗之子李瑜當了一個小官長江令。李瑜生有六子暀、昵、暕、曙、映、晴,三字李暕所傳下來的,便是羅田李氏這一支。始祖為李貴。

家族世系

隴西先祖

李曇(字貴遠)--李崇(字伯佑,開隴西李氏)--李平瑤(字尚德)--李信(字有成,又名成旦,秦大將軍)--李超(字仁高)--李仲翔(名大齊)--李伯考(原名蓮)--李尚(名賈湘,成紀令)--李廣(號誠,字廷禮,飛將軍)--李敢--李禹(字長禹,號子道)--李承(號修文,諱丕)--李先(字敬宗,號武)--李長宗(字伯禮,號英山)--李君況(字叔千,又名子期,別名高)--李本(原名政本,號上明)--李恣(字仲君,號子賢,又名忠)--李軌(字文逸)--李龍(字隆,號彥緒)--李艾(字世績,號明)--李雍(字雋熙)--李柔(字德遠,號子堅)--李弇(字季子,號養訓)--李昶(字伯堅,號嚴)--李暠(字玄盛,又名馗,號克嘉,西涼武昭王、大涼皇帝)--李歆(字士業,又名飲)--李重耳(字景順,號虔和,別名柏丹)--李熙(字熙明,號孟良,又名儀)--李天賜(字德真,又名懿)--李虎(字起虎,又名文彬,號克權)--李昺(字炳,又名光華)--李淵(字淑德,唐高祖)--李世民(字爵政,唐太宗)--李明(曹王,又曰曹恭王,李世民第十四子)。

曹王世系

李明(李世民之十四子),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封曹王(曹恭王),被貶黔州任都督、刺史,疑謀反,唐武后時奉旨被逼自殺,於唐景雲元年(公元710年)靈柩歸京師葬昭陵。生子五:俊、傑、價、偹、偲。
1代李俊(李明之長子),襲零陵王,南州別駕。
1代李傑(李明之次子),封黎國公,唐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則天后以武周代唐,誅殺唐宗室,李俊、李傑在武后垂拱時遇害。唐神龍初(公元705年),中宗李顯復唐國號,諸王子孫自嶺外回還,詔令李胤(傑之子)襲曹王。
1代李價(李明之三子),生一子:李臻(濟國公,無後)。
1代李偹(即李備,李明之四子),自南州還,帝詔停胤而封備為曹王、衛尉少卿。備招慰忠州叛,歿於賊,無後。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復封胤為曹王,胤死,胤之子戢襲曹王,戢死,戢之子皋(字子蘭),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襲曹王。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反,皋奉母逃民間,走蜀,謁玄宗,由都水使者升遷左領軍將軍,貞元八年(公元792年)三月卒於位,年六十,贈右僕射。皋生三子:李道古、李象古、李復古。道古生四子:紘、綽、紹、綰,皆無後。象古、復古皆無後。
1代李偲(李明之五子),材勇過人,被誣以罪,流放劍南,後封右武衛大將軍,生一子:昌。
3代李昌(偲之子),生一子:訓。
4代李訓(昌之子),生一子:挺。
5代李挺(訓之子),生一子:宗。
6代李宗(挺之子),生一子:瑜。
7代李瑜(宗之子),為四川遂州長江(今四川省蓬溪縣)令,歸葬於眉之丹陵(今眉山市丹稜縣丹稜鎮龍鴣村),生六子:暀、昵、暕、曙、映、晴。
8代李暕(瑜之子),子李承光。
9代李承光(暕之子),子李叔殷。
10代李叔殷(承光之子),子李懷謙。
11代李懷謙(叔殷之子),子李樞。
12代李樞(蓬之子),居豐城縣正信鄉(今段譚鄉),生四子:德興、德義、德廣、德仁。
13代李德義(樞之次子),生一子:涉安。
14代李涉安(德義之子),生一子:思立。
15代李思立(涉安之子,字富春),生四子:福、壽、寧、康。
16代李福(思立之長子,號守敬,字伯雍),究學古經,隱居不仕,生四子:達、賓、貴、廣。
17代李貴(福之第三子),生一子:竦。
 

字輩

舜世啟顯禧,弘尚達茂奇;紹汝光耀祖,正慶子登時;和日文連德,廷逢功彩維;逵成興尹罕,希鋪烈以儀;傳仕榮勛學,凌雲志漢輝;仲芳調元美,聯宗必敬之。

分布地區

豐城劍南橋頭李家;
豐城小港梅崗李家;
豐城麗村鎮禮坊村;
豐城荷湖鄉教堂村後岫
豐城白土鄉白塔村李家;
湖北嘉魚羅田;
安徽淮安;
湖南邵陽大塘村李氏;
寶慶八甲李氏
祁陽洪山李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