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素來民風淳樸,人文環境和諧,孕育了大量的志士仁人和詩人學者。羅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清代文學家李調元就出生和生長在這裡,以他為代表,李氏家族有“一門四進士,叔侄三翰林”的美譽。羅江自古為出川入蜀的交通要道、
物資集散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史稱為“三國險阻之區,實兩川咽喉之地”,三國遺蹤眾多,古
戰場迂迴曲折,龐統墓雄立山巔,戰馬蹄痕印深,車轍古風依舊,以此為中心的三國蜀漢文化享譽海內外。
縣境內歷史,宗教、民俗文化交融,石林、山峰、森林、田園同存,景觀疏密有致,獨自成景、組合俱佳。潺亭遠眺、潺水秋風、風鳴九霄,紋江夜月、景樂梵鍾、文峰函海、虹橋臥波、天台秀色、奎星閣、清代一條街等景觀令遊人留連忘返。佛理禪宗萬佛寺、寶峰寺遊人如織,香火盛旺。國家一級文物東漢說唱俑形象生動,保存完整的寶鏡寺壁畫人物栩栩如生。自唐以來,杜甫、陸游、盧雍、李調元等文人墨客遊歷賦詩,留下“蜀山地暖稀逢雪,閏歲春遲未見梅”,“英雄千古恨,父老歲時思”等名句。羅江縣位於成都平原北部邊緣,面積447.88平方公里,轄14鎮1鄉,159個行政村8個社區,人口24.08萬。羅江山川秀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年均降雨量910毫米,屬亞熱帶濕潤型氣候,是全國首批生態示範縣。羅江區位獨特,是成都經濟圈和“成都—德陽—綿陽”高新技術產業帶的重要節點,南距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德陽23公里,北離科技城綿陽28公里。羅江交通便捷主要交通幹線有寶成鐵路、川陝公路、成綿高速公路、羅桂公路,路網完善,四通八達,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達到了1.6公里,是四川省村村通公路第一縣。羅江能源供應充足,是全國重要的電力走廊,輸變電能力居四川省首位,有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站1座、350千伏變電站7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正在規劃建設500千伏換流站和1000千伏超高壓變電站。淺層天然氣蘊藏豐富,總儲藏量上百億立方,年采輸量5000餘萬立方,有8個鄉鎮通天然氣。
2. 羅江(Luó Jiāng)源於廣西北流縣勾髻頂西南,流經化州縣合江、林塵,於化州城注入鑒江。長143公里,流域面積2618平方公里。因處南朝宋元嘉羅州縣境,故名。
主要支流
平定水,源於廣西北流縣柴頭嶺,向南流入廣東化州縣平定,於化州縣合江注入羅江。長85公里。陵江鑒江二級支流,是羅江最大的支流,發源於信宜縣高坡鎮大河肚村的勾髻頂南麓,流經廣西北流縣,進入市境後,經高州縣的木頭塘 、石板,化州縣的寶圩、那務、合江等地,於合江墟邊匯入羅江。全長143公里,平均坡降0.64‰,總落差270米,在境內長109公里,流域面積1781平方公里,人口11.12萬人,耕地6106多公頃,其中水田5393多公頃。境內集水面積378平方公里。沿江兩岸地勢較高,山洪易發易退,易受山洪災害的耕地2653多公頃。
解放後,在境內陵江河段建梯級攔河壩3座和其他水利設施,可抵禦5年一遇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