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敷[古代美女]

羅敷[古代美女]
羅敷[古代美女]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敷,一個姓秦的農家女,以採桑為生,大約生活在漢末至三國時期。她忠於愛情,熱愛家鄉、熱愛生活,是古邯鄲美女的代表。作為邯鄲歷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廣為傳頌,為樂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在《孔雀東南飛》中代指美女 。 羅敷出生於邯鄲市三陵鄉姜窯村,父親秦敏能歌善舞、頗有文才,後參軍殉國。母親是附近黃窯村張門之女。羅敷兄妹三人,哥秦寶、姐秦蓮,羅敷小名小英。 小英(羅敷)10歲時,家鄉因遭受洪災,全家搬至村西臥龍崗上,山中一尼姑見她聰明伶俐,便收其為徒,起名為“羅敷”。羅敷長大成人與鄉鄰王仁相愛,但她在田間採桑時卻被趙王看中搶入宮中,其夫得知後自殺殉情,羅敷也在悲痛中投身村西的黑龍潭內。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羅敷[古代美女] 羅敷[古代美女]

羅敷, 邯鄲人(今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三陵鄉姜窯村),中國古代美女,她忠於愛情,熱愛家鄉、熱愛生活,是古趙邯鄲美女的代表。作為邯鄲歷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廣為傳頌,在《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中都曾出現,不過《孔雀東南飛》故事發生在千里之外的廬江府且時間不一致,詩中的秦羅敷應該是代指美女。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羅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外,更重要的是羅敷的“德”美和 “心靈”美。她不畏強暴,不慕權勢,是一個美麗、純潔、善良的民間女子。她忠於愛情,熱愛家鄉,熱愛農家生活。當她被趙王遷追至黑龍潭時,為保自己的清白,選擇了沉潭遺恨的結局,成為一個貞烈美女,引來無數文人墨客的讚揚。他們詠詩賦文,至今留下三十多篇讚美詩文 。

邯鄲縣有關羅敷的傳說很多,羅敷出生在邯鄲縣三陵鄉姜窯村,祖父秦義合,一生務農,性情耿直。父親秦敏,能歌善舞、頗有文才,後參軍殉國。母親是附近黃窯村的張門之女。羅敷兄妹三人,哥秦寶、姐秦蓮,羅敷小名小英。10歲那年,家遭洪水沖刷,搬至西崗臥龍崗上,在五龍廟的西廂居住,廟中尼姑見小英聰明伶俐,便收其為徒,起名“羅敷”。羅敷長至韶華之年,與鄉鄰北高村村民王仁相愛,二人兩小無猜、相親相愛。不久,邊關緊急,王仁戎邊,別前與羅敷互贈琴劍,相定終身。至今,姜窯村仍有羅敷的遺蹟,像五龍廟、龍興寺、臥龍坡、龍井、老黿坑、斷石橋、落鳳坡、醫家池、羅敷潭、羅敷崖、趙王跑馬場、桑園、趙王思女閣、李白亭、李白路等名勝古蹟。清光緒年間的《廣平府志》中對羅敷潭的記載是:“相傳夏季每有白氣起於潭中,上達雲際,歷久不散,如龍之吸水。”

在邯鄲縣歷史上,自明朝以來僅存的8部縣誌中,每一部縣誌都有羅敷的記載。早在明朝萬曆年間的邯鄲縣誌上,就有羅敷潭與羅敷女的描述。唐朝大詩人李白亦有游潭詩:“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在縣誌的賢淑卷欄目中,對羅敷的記載是:“按崔豹《古今注》曰,秦氏,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後為趙王家令。羅敷出,採桑陌上,趙王登台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羅敷乃彈箏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趙王乃止。”可見,漢樂府的《陌上桑》的詩詞來源於戰國時代的羅敷之口。漢樂府《樂府題解》曰,“古詞言,羅敷為使君所邀,盛夸其夫,為侍中郎,以拒之,與眾說不同。” 。

史籍記載

孔雀東南飛》中,“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此處即是代稱。

邯鄲秦氏女,名羅敷,嫁邑人王仁。仁為趙王家令。敷出採桑於陌上,趙王登台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敷善彈箏,作《 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趙王乃止。

其一解雲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其二解雲

羅敷 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其三解雲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晳,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華山演義》·羅敷女戲拒太守

再說到了西漢末年,天下大亂,宦官專權。全國到處掀起一股選美之風。地方官吏到處搜羅美女,向朝廷奉送,歷史上著名的王昭君就是從民間選上的美女。傳說送進皇宮的美女很多,皇帝不能一一面試,讓畫師毛延壽先畫了頭像,結果,毛延壽在王昭君臉上點了一顆小痣,而未被寵幸。後來由於機會來臨,皇帝發現王昭君果然天姿國色,被匈奴單于看上,演義了一場昭君和親的美麗故事。

說也奇巧,華山腳下西北十餘里處住著一戶姓秦的人家,人稱秦員外,她生一女叫羅敷,從小長得聰明可愛,俊俏機靈。也是華山的日月精氣,雨露滋潤使她成為享譽鄉里四方的美人兒,一直傳到地方太守的耳朵里。

一天,太陽從東方升起,不遠處的華山峰頂上便披上一層金色的彩虹。羅敷一大早起來,就準備好了到山峪里養蠶採桑的工具。如黑絲線纏繞做成的籠系,桂枝桿兒做成挑支的鉤。她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頭鬢像雲堆起,歪在一側。耳朵上戴著名叫明月的耳環。下著淺黃色有花紋的羅裙,上身穿著紅色的短襖。高高興興地出了門,往田裡走去。

羅敷走著想著,山峪里的情郎王可一定在等著她,商量訂終身大事呢。王可是一位英俊的後生。先前,華山西側這條山峪里,常有兇惡的老虎呆在峪谷傷人,一些從商洛山中出來的商人或儒生常被老虎咬傷或吃掉,過往客人無不膽戰心驚。王可知道這件事,平日練出一身打虎絕技,最厲害的一招,就是五十步之外可以用卵石擊中石虎眼睛,使老虎無法施展伎倆。一次,他竟連續擲出塊塊頑石,將一頭母虎和兩隻小虎眼睛擊傷。從此,這個山谷里的老虎便銷聲匿跡。這樣,過路客人,樵夫和農人就放開膽子去峪谷里行路勞作。羅敷一次採桑葉時,正遇一虎跑來,王可不知從哪兒衝出,嚇退小老虎。二人從此相識,羅敷每次進峪,王可都在暗中守護,有時還幫羅敷採桑葉,搬運羅筐出峪,一來二去,二人竟戀戀不捨,三日不見,都心裡發慌。

這時,羅敷打扮齊正,挎著籃子手持挑勾,正在通往峪口桑林的山間道上行走。她美麗的身姿,婀娜的腳步,竟惹得走路的人看著她停住了腳步,挑擔的人放下擔子撫著鬍鬚專目注視,鄰村的少年一見竟趕忙摘下帽子,犁地的人停下來發獃,鋤地的人忘掉了鋤田,眾人一齊停在路邊,只是看著羅敷。

這時,州上的太守一行官員威風八面的來到路邊,五匹馬拉著一輛豪華的轎車,太守端坐在車轅門口,對侍從說:“快去,看是不是羅敷姑娘?”侍者不敢怠慢,小跑過去忙說:“小姐,您可是秦羅敷姑娘?”羅敷自知來者不善,但她心裡一點也不害泊,她大大方迎上前去說:“是的,我就是秦羅敷,敢問大人,有何事?”

侍從道:“你今年年庚兒何?”羅敷回答:“二十歲不到,十五歲多一點。”侍從趕忙跑過去對太守說:“大人,姑娘嘴可饞呢,你去問她吧!”太守趕忙下車過去,揖首便問:“姑娘,坐上我的車子,我來養活你,保你一輩子享不夠的榮華富貴!”

羅敷 羅敷

羅敷喜笑道:“大人,多謝了!你怎能這樣說話呢?你是個有婦之人,我也早有了丈夫,我的丈夫,說起來也是個很了不起的軍官呢,你抬頭看,東方華山腳下的的兵營里,千百匹戰馬中,我的丈夫領著他們正練騎射。不用你分辯,那騎著白驪馬的就是我的丈夫。這匹馬太值錢了,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他呀,還是個大官呢。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待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這段話說得太守一頭霧水,他想不到羅敷姑娘竟如此厲害,太守自慚形穢,灰溜溜地在一片噓聲中跑掉了。

自此,羅敷姑娘後來嫁給了王可,他倆個一生住在深山幽谷之中,為過往行人防虎驅獸。許多年以後,丈夫王可不幸掉入深淵身亡,羅敷趴在岩畔,思念丈夫,不吃不喝,每日流淚不止。時間長了,淚水充成為一條溪流,至今還潺潺不停地從峪中流出。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勤勞、多情聰明的姑娘,就把這條河叫羅敷河,把她的村莊叫羅敷村。今人為書寫的方便便把“羅敷”稱為“羅夫”,

有道是:

華陰日月精氣靈,生出姑娘似芙蓉。

羅敷孟姜留美名,世間千年爭傳誦!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作者】:李白【朝代】: 唐

一解,極慕己容色之美。末解,畫出一個風流佳婿。夫婦相愛之情,隱然言外。趙王聞之,亦不覺慚矣。

對於羅敷的身份,曾經有過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從羅敷華貴的穿著和夫婿的地位看,她應當是貴族女子。但大多數學者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歌辭中對羅敷穿著的描寫,不過是民歌中經常採用的誇張手法。漢代還有一篇與這篇主題相同的樂府《羽林郎》,敘述權貴的豪奴調戲一位“當壚”的“胡女”,遭到“胡女”的嚴正拒絕。詩中也有一段“胡女”穿著的描寫:“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無所。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餘。”如果單看這些貴重的飾物,豈不是酒家胡女也成了貴族千金了?至於詩中誇耀夫婿的那些話,我們也不應當過分拘泥,使君是用他的地位來引誘,因此羅敷也借題發揮,“盛夸其夫為侍中郎以拒之”(《樂府題解》)。蕭滌非先生說得好:“末段羅敷答詞,當作海市蜃樓觀,不可泥定看殺。以二十尚不足之羅敷,而自雲其夫已四十,知必無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羅敷說得高興,則使君自然聽得掃興,更不必嚴詞拒絕。”

羅敷最終不為趙王逼迫投潭而死。出邯鄲市西北十公里,在邯鄲縣三陵鄉姜窯村西,至今留有著名遺蹟羅敷潭。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春遊羅敷潭,留下了"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的名句。

後世紀念

羅敷像 羅敷像

歷史遺蹟

姜窯村仍有關於美女羅敷的一些遺蹟,如五龍廟、臥龍坡、羅敷潭、羅敷崖、趙王跑馬場、桑園、趙王思女閣等。臥龍崗景區,有羅敷跳崖處、黑龍潭等遺蹟,並用漢白玉塑造羅敷像,建造趙王思女閣、李白路、李白亭等景點。每年五六月間,紫紅的桑葚便掛滿樹枝,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採摘。

羅敷潭

雖歷經二千多年的滄桑,潭水早已乾涸見底,但鍋底形深潭的地貌卻清晰可見。這是一條約長1000餘米,呈西北東南走向的山間凹地,周邊岩石奇形怪狀。潭根寬10米,深20米,底部平坦,裸露看光滑的岩石,潭的出口寬約200米。當地老鄉講,此潭原名“黑龍潭”,又叫“臥龍潭”。因羅敷 外採桑時被趙王看見,想奪為己有,羅敷不從,彈箏作《陌上桑》,表明自己是趙王侍臣王仁之妻,已是有夫之婦。但趙王不聽強逼成親,羅敷就在這投潭而死。過去,潭邊有桑田數百畝。潭的上游有許多泉眼,泉水常年細流,從潭上落下,一到雨委,雨水順山勢 聚然而跌落下來,水聲轟鳴、震天動地,幾里以外可聞其聲,形成壯觀的羅敷潭瀑布。邯鄲有名的輸 河其發源地正在此處。

羅敷跳崖處在羅敷潭根西岸邊有一高丘、頂平,直徑約10米,下望羅敷潭底,陡峭目眩,令人不寒而慄。據傳,當時趙王帶兵追來,羅敷謊稱要站在高台上釋別父母,乘趙王不備,以衣袖遮面,就從此處跳下崖去。趙王騎的馬這時長嘶一聲跑了起來。

五龍廟在羅敷潭北約50米。這塊地方早先是一座小小的龍王廟,羅敷當年為逃避趙王的追逼,曾在這裡隱避數月,人們為感念羅敷的貞節,把這座小廟一直保存到唐代。唐代以後才在這裡改造為象現在這樣規模的王龍廟,但羅敷的造像仍然供奉在廟內。

李白路

據史料記載:盛唐大詩人李白於天室十年(公元751年)出遊來到邯鄲,並且瀏覽了邯鄲的羅敷潭,在這裡攀崖戲水,流連忘返,留下了《春日游羅敷潭》詩一首,以讚美羅敷潭的風光: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興未盡興,日落群峰西。

羅敷園

主景位置上,一尊3米多高的漢白玉羅敷採桑雕像,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文化節

羅敷採桑文化節

羅敷採桑文化節期間,遊客除了在桑樹園裡盡情享受採摘樂趣外,還可以現場賦詩作畫、遊園猜謎,欣賞大型史詩歌舞《羅敷採桑》和《趙王出宮》等文藝表演。此外,遊客也可以到羅敷的故里姜窯村參觀古村民居,聽老農講羅敷故事,參與吃農家飯、購農家物、乾農家活、當農家人、享農家情等農家休閒遊活動。

據了解,長期以來,姜窯村村西的山坡上長滿桑樹,有的樹齡已達百年之久。當地村民認為,那裡也許就是當年羅敷採桑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