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賓川縣金牛鎮,地處金牛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 6公里,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6公里。東鄰平川鎮 ,南鄰仁和村委會 ,西鄰江乾村 ,北鄰力角鎮 。轄浪泥村 、羅官營等 1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556戶,有鄉村人口6066人,其中農業人口6066人,勞動力386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52人。
全村國土面積 22.75平方公里,海拔1430米,年平均氣溫 17℃,年降水量 550毫米,適合種植葡萄、柑橘、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 8539.00畝,人均耕地 1.55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39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539畝(其中:田5967畝,地2572畝),人均耕地1.40 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61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 119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20畝,主要種植葡萄、柑橘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6畝,其中養殖面積55畝;荒山荒地 67畝。其它面積9118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73戶通自來水,有1183戶飲用井水,有1556戶通電,有150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52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6.66%、92.9%和97.8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1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83戶(分別占總數的77%和6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公里,建有集貿市場5個。全村共擁有汽車89輛,拖拉機318輛,機車141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468畝,有效灌溉率為9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96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8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14戶;建有小水窖 5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4 戶。全村有 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8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9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58萬元,占總收入的64.44%;畜牧業收入462萬元,占總收入的10.07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75 頭,肉牛107 頭,肉羊106頭);漁業收入37萬元,占總收入的 0.81%;第二、三產業收入934萬元,占總收入的20.35 %。農民人均純收入353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46人(占勞動力的0.76 %),在省內務工4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主要產業銷售總收入288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2.75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葡萄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葡萄、柑橘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556戶,共鄉村人口6066人,其中男性3052人,女性3014人。其中農業人口 6066人,勞動力386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9人,其他民族60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011人,參合率99%;享受低保6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金牛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4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8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 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9 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3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691.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有收益244.7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 2099平方米,擁有教師 34人,在校學生418人,距離金牛一中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85人,其中小學生418人,中學生 36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 1個、圖書室 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4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8個,下設 1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65人,少數民族黨員12人,其中男黨員138 人、女黨員27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浪泥村等19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個,團支部 7個,共有團員319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無資金來源改善生產條件。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調整種植結構,逐步形成以經濟林果為主導產業的種植結構生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