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埃伯特

羅傑·埃伯特

羅傑·埃伯特(1942年6月18日-2013年4月4日),美國影評人、劇本作家,普利茲獎獲得者。埃伯特以他每周評論專欄(從1967年開始在《芝加哥太陽報》刊登,後來在網路上發布)和與另一位影評人吉恩·西斯克爾聯袂主持的主持電視節目《西斯克爾和埃伯特電影評論》(Siskel & Ebert at the Movies) 而著名。埃伯特的電影評論在美國和全球被超過200家報紙發表。他撰寫了超過15本書,包括他的電影年鑑。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羅傑·約瑟夫·埃伯特(Roger Joseph Ebert,1942年6月18日-2013年4月4日),羅傑·埃伯特(右)

羅傑·埃伯特(右) 羅傑·埃伯特(右)

美國影評人、劇本作家、普利茲獎獲得者。

埃伯特以他每周評論專欄(從1967年開始在《芝加哥太陽報》刊登,後來在網路上發布)。[1]和與另一位影評人吉恩·西斯克爾聯袂主持的主持電視節目《西斯克爾和埃伯特電影評論》(Siskel & Ebert at the Movies) 而著名。1999年西斯克爾逝世後,他選擇了多位候選人試鏡,最終理察·羅佩成為他的新搭檔,2000年節目而因此更名為《埃伯特與羅佩和電影》(Ebert & Roeper and the Movies)。

埃伯特的電影評論在美國和全球被超過200家報紙發表。他撰寫了超過15本書,包括他的電影年鑑。1970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茲批評獎的電影影評人。他的電視節目也在全球播放,獲得艾美獎提名。1995年,芝加哥靠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伊利路的一段被命名為“西斯克爾和埃伯特街”。2005年6月,埃伯特在好萊塢星光大道得到一顆星,也是第一位獲得該榮譽的影評人。2007年,埃伯特被《福布斯》雜誌評為美國最有影響的評論家。[4] 他擁有科羅拉多大學、美國電影學會和芝加哥藝術學院的榮譽學位。

1994年開始,他開始以個人視角撰寫《偉大的電影》(Great Movies)系列,列出他認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電影。1999年,他開始舉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一年一度的“羅傑·埃伯特最受忽視電影節”(Roger Ebert's Overlooked Film Festival)。

早期生活

埃伯特出生在伊利諾州厄巴納,是安娜貝爾和沃爾特·H·埃伯特的兒子。他的祖父母是德國的移民。在厄巴納高中就讀期間,他就對新聞業產生了興趣,擔任尚佩恩縣 (伊利諾州)|尚佩恩縣《The News-Gazette》的體育記者。同時,他為針對科幻小說的《愛好者雜誌》撰寫評論。他高中後期,他是學校報紙《The Echo》的編輯之一。1958年,埃伯特獲得了伊利諾州高中協會的廣播演講比賽冠軍。埃伯特在厄巴納-香檳伊利諾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他在學校期間同時擔任《The Daily Illini》的編輯,同時還是國際兄弟組織(Phi Delta Theta)成員。1961年10月4日,他的關於電影《甜蜜的生活》評論發表在《The Daily Illini》上,也是他早期撰寫的電影評論之一。
埃伯特獲得了國際扶輪社的獎學金,在開普頓大學攻讀研究生,主修英語。他是芝加哥大學的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也是《芝加哥太陽報》電影評論專稿記者。

職業生涯

1967年,埃伯特開始了他的職業評論生涯,為《芝加哥太陽報》撰稿。1969年,他的關於電影《活死人之夜》的評論刊登在《讀者文摘》上。

羅傑·埃伯特 羅傑·埃伯特

1976年,埃伯特與《芝加哥論壇報》的吉恩·西斯克爾開始聯袂主持每周一期的電視節目──《Sneak Previews》,這是一檔電影評論節目,由芝加哥公共廣播WTTW電視台製作。該節目於1978年被公共電視網選中,向全國播放。1982年,節目轉成一個商業電視節目,名稱改為《Atthe Movies》,後來又改為《西斯克爾和埃伯特電影評論》(Siskel & Ebert at the Movies),他們以獨特的批評風格而著名。1999年,西斯克爾逝世後,由於合作夥伴一直在變化,節目的名字為《羅傑·埃伯特電影評論》(Roger Ebert at the Movies)。2000年9月,《芝加哥太陽報》的專欄作家理察·羅佩成為埃伯特的固定搭檔,節目名稱也因此固定下來──《埃伯特與羅佩和電影》(Ebert & Roeper and the Movies)。

埃伯特還為一些電影的DVD做解說,包括《公民凱恩》、《北非諜影》、《危機四伏》(Dark City)、《浮草》(Floating Weeds)、《漫畫大師羅伯特·克魯伯》(Crumb)和《飛越美人谷》(Beyond the Valley of the Dolls)等,其中《飛越美人谷》的劇本是他和拉斯·邁耶一起創作的。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日,埃伯特與羅佩通常出現在頒獎典禮前的直播節目《奧斯卡之夜:嘉賓入場》(An Evening at the Academy Awards: The Arrivals)。這個節目還穿插紅地毯採訪和時尚評論。他們也出現在頒獎典禮後的節目《奧斯卡之夜:獲獎者》(An Evening at the Academy Awards: the Winners)中。這兩檔節目都是由美國廣播公司所屬洛杉磯KABC-TV電視台製作並播放的。該節目也在美國廣播公司其他頻道播放,並由其他會員和廣 播公司在全球同步播放。2007年,由於健康原因,埃伯特沒有出席該節目。

評論風格

羅傑·埃伯特 羅傑·埃伯特

埃伯特描述自己的評論電影的方式為“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他將自己作為電影的未來觀眾來評論電影,因此總是考慮電影的總體價值。他將高品質的電影賦予4顆星,一般給最差的電影打半顆星,除非他認為該電影“毫無藝術性”或“道德上令人厭惡”才給予0顆星。

當你問一個朋友《地獄男孩》(Hellboy)是否出色,你並不是在問它與《神秘之河》相比是否出色,你在問它與《懲罰者》(The.Punisher)相比是否出色。我的回答是,在1分到4分之間評分的話,如果《超人》(Superman)是4分的話,《地獄男孩》可以打3分,而《懲罰者》為2分。同樣的,如果《美國心玫瑰情》是4分的話,那么《利藍的美國》(The United States of Leland)為2分。

埃伯特強調如果不看評論的內容,光看他的評星沒有任何意義。偶爾的,埃伯特的評星和評論很不相配。埃伯特知道這種情況,他說“我不能推薦電影,但是……我到底為什麼不能?只因為這是可憎的?有什麼理由可以遠離電影?可憎和無聊,可能是一個理由。”在電影《曼森家族》(The Manson Family)的評論中,他給電影評了3顆星,因為電影達到當初拍攝的目的,但是承認不等於電影本身值得推薦。同樣他給亞當·桑德勒主演的電影《最長的一碼》(The Longest Yard)評了三顆星,但是在他參加坎城電影節後寫的評論中,他建議讀者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有更好的選擇。

在參加霍華德·斯特恩的廣播節目的時候,埃伯特經常遇到質疑他評星的問題。他通常堅持自己的觀點,除了一次例外:當斯特恩指出他給《教父2》評了3顆星,而給《教父3》3顆半星時。

埃伯特偶爾責備一些電影中不健康的政治觀點,對於1970年代宣揚法治的電影,法西斯主義一詞出現在不止一個電影評論中,如《警探哈里》(Dirty Harry)。他也懷疑一些充作藝術的電影,而在他看來只是華麗庸俗和聳人聽聞的。如電影《午夜守門人》(The Night Porter)和《藍色絲絨》(Blue Velvet)就得到了這類評價。

埃伯特的評論有時會與電影大眾的評論相反,如他對布魯斯·威利斯1988年主演的動作電影《虎膽龍威3》的負面評價和他對1997年電影《生死時速2》(Speed 2: Cruise Control)的正面評價。埃伯特喜歡使用嘲笑的諷刺語氣,尤其針對那些他認為很糟糕的電影。大部分時候他的評論很直率,如他在評論1994年羅伯·雷恩導演的喜劇《浪子保鏢》(North)的結尾寫到:

羅傑·埃伯特 羅傑·埃伯特

我討厭這部電影。討厭討厭討厭討厭討厭這部電影。討厭它。討厭所有假笑的、愚蠢的、空白的、侮辱觀眾的時刻。那種認為任何人都會喜歡的感覺很惹人討厭。我討厭他愚弄觀眾是因為它相信可以娛樂觀眾。

埃伯特的評論還充滿了冷幽默。2005年1月,羅伯·施奈德侮辱了《洛杉磯時報》的電影評論員帕特里·克戈爾茨坦,戈爾茨坦對他的電影《憨直舞男2》(Deuce Bigalow: European Gigolo)提出了批評,施奈德認為戈爾茨坦沒有資格作出評論因為他從來沒有獲得過普利茲獎。埃伯特插手其中,說作為一個普利茲獎獲得者,他有資格評論該電影,並坦率地告訴施奈德,“你的電影令人討厭。”

埃伯特還討厭那些受權威歡迎的電影。對於宗教電影,他通常使用他自己的天主教會信仰和他自己對基督教的解釋來評論。他經常在評論中加上個人軼事,如果他認為這些內容與電影相關的話。有時候他採用故事、詩歌、歌曲、劇本或想像的對話。他寫了很多電影評論領域方面有深度的評論和文章。

2004年8月,史蒂芬·金批評目前電影評論增長的溫和的趨勢,包括埃伯特在內的“以前可信賴的評論家變得非常溫柔——簡直可以說是好心腸的,有時候是愚蠢的——在他們的晚年。”

埃伯特曾指出他最喜歡的電影是《公民凱恩》。他最喜歡男演員是羅伯特·米徹姆,女演員是英格麗·褒曼。埃伯特強調他通常很討厭“前十名”的榜單,但是由於他參加了2002年《視與聽》雜誌的投票,他透露了他心中的十佳電影(字母排序):《阿奎爾,上帝的憤怒》(Aguirre, the Wrath of God)、《現代啟示錄》、《公民凱恩》、《十誡》(The Decalogue)、《甜蜜的生活》、《將軍號》(The General)、《憤怒的公牛》、《2001太空漫遊》、《東京物語》和《迷魂記》。

個人觀點

羅傑·埃伯特 羅傑·埃伯特

埃伯特是美國電影協會(MPAA)分級系統的公開反對者。他再三批評他們對於什麼電影是“適合兒童”的決定。如《鯨騎士》(Whale Rider)和《搖滾校園》(School of Rock)都被評為PG-13(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但是他認為這兩部電影對學校的兒童是無害的,並且對那個年齡的人有積極意義。他認為電影《大法師》是恐怖的,而MPAA給予了分級"R"而不是"X"(只適合成人觀看)。他經常提出MPAA更傾向於給一些溫和的性內容的電影分級為"R",而較少考慮暴力內同。在《耶穌受難記》的評論中,他提到,“我說過這部電影是我所見過的最暴力的電影。MPAA的分級R最後證明了這個組織要么從來不會給暴力內容電影分級為NC-17,要么受電影主題的挾制。如果是除了耶穌之外別的人被釘在了十字架上,我想這部電影自動被定為NC-17級。”

他還經常感嘆主要城市之外的電影院“被好萊塢的電腦所占領而不考慮當地人的口味”,使高質量的獨立電影和外國電影事實上不能被大部分美國電影製作者觀看到。

埃伯特是Maxivision 48技術大力擁護者,Maxivision 48指電影放映機以每秒48幀的速度播放,通常採用的速度是每秒24幀。他反對劇院為了延長燈泡的壽命而降低放映機燈泡的亮度,他認為這毫無用處,只會使電影不易觀看。

個人生活

2002年埃伯特在外科手術後不久出席世界事務會議。

埃伯特從1970年代開始作為芝加哥大學的客座講師,教授一門關於電影的夜間課程。他的2005年秋季課程的主題是關於德國導演寧那·華納·法斯賓德。

出席2004年沙瓦納電影節 出席2004年沙瓦納電影節

1992年6月18日,埃伯特與律師查茲·哈梅爾史密斯(Chaz Hammelsmith)結婚,有了一個繼女、一個繼子和4個孫子輩。

埃伯特是民主黨支持者,他公開支持左翼激進主義分子和電影製作人麥可·摩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發表充滿政治色彩的演說。

埃伯特從小是天主教徒並在教區學校接受教育,因此他批評那些他認為對天主教非常無知和侮辱的電影,如《聖痕 (電影)》(Stigmata),同時他給予充滿爭議的關於耶穌和天主教的電影好評,如《耶穌受難記》、馬丁·斯科西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然而,埃伯特認為自己是不可知論者。

2002年初,埃伯特被確認患上了甲狀腺癌,同年2月,在西北紀念醫院接受了手術,去除了癌變組織。2003年他的唾液腺 發現癌細胞,因此再次接受手術。2003年底他接受4周的化療作為唾液腺手術的輔助部分,這也使他的聲音受到了一些影響。在與疾病鬥爭期間,他繼續電影評論工作。

2006年6月16日,在他64歲生日之前,他再度接受了外科手術,從他的右顎切除癌細胞並切除了一部分頜骨。7月1日,由於頸動脈 破裂病情嚴重,埃伯特入院治療。後來他知道這次破裂是他治療的副作用。

埃伯特和他的搭檔理察·羅佩錄製了足夠的節目使之能播放幾個星期。然而,隨著他的康復期的延長,羅佩不得不和嘉賓一起主持節目,包括傑伊·萊諾、凱文·史密斯等人參加節目錄製。

2006年10月11日,埃伯特病情基本控制,不再出血。由於肌肉萎縮,他轉到芝加哥的一個康復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後來又轉到弗洛里達治療。2007年4月25日,埃伯特遵守了他的承諾,在2006年夏天后首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出席埃伯特電影節。他已經不能說話,靠他的妻子朗讀他的手寫便條和大家交流,他引用了他編劇的《飛越美人谷》里的台詞:“這是我的重要時候,我非常激動。”

2008年1月24日,埃伯特在休斯頓接受手術,治療以前手術的一些併發症。手術的細節沒有透露,埃伯特和他的太太發表了聲明:“查茲和羅傑·埃伯特感謝所有人一直以來的祈禱和關心。手術很成功,埃伯特希望將來給您帶來更多羅傑康復的好訊息。”

個人著作

埃伯特、彼得·奧圖和賈森·派屈克出席2004年沙瓦納電影節。

埃伯特每年都出版《Roger Ebert's Movie Yearbook》(羅傑·埃伯特電影年鑑),包含了他最近三年內的電影評論、散文和其他作品。他還出版了以下著作:

出席世界事務會議 出席世界事務會議

· 《Awake in the Dark: The Best of Roger Ebert》(ISBN-10 0-226-18200-2)——40年來他的短文集,包括電影評論、採訪、資料等。

· 《Ebert's "Bigger" Little Movie Glossary》(ISBN 0-8362-8289-2) ——一本關於電影陳詞濫調的書。

· 《The Great Movies》(ISBN 0-7679-1038-9)和《The Great Movies II》(ISBN 0-7679-1950-5)——兩本關於偉大的電影的文章集。

· 《I Hated, Hated, Hated This Movie》(ISBN 0-7407-0672-1)——一本收集了他評分兩顆星或兩顆星以下的電影評論集。

· 《Roger Ebert's Book of Film》(ISBN 0-393-04000-3)——諾頓英國文學詩文選集之一。

· 《Questions For The Movie Answer Man》(ISBN 0-8362-2894-4)——回答讀者的提問。

· 《Behind the Phantom's Mask》(ISBN 0-8362-8021-0)——第一本小說。

· 《An Illini Century》(ASIN B0006OW26K)——伊利諾伊大學100年歷史。

· 《The Perfect London Walk》(ISBN 0-8362-7929-8)——埃伯特最喜歡的外國城市導遊

· 《Your Movie Sucks》(ISBN 0-7407-6366-0)—另—本收集了他評分兩顆星以下的電影評論集。

去世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著名電影評論家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因癌症不治,於當地時間4月4日在芝加哥去世,享年70歲。

2002年初,埃伯特被確認患上了前列腺癌,此後一直在與癌症抗爭。

在經過11年與癌症的抗爭後,埃伯特於2013年4月4日逝世,享年70歲。他在去世前兩天於部落格上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里這樣寫道:“回想起來,感謝各位陪我走過這一趟旅程,我們以後在電影裡還會相見。”

埃伯特去世後收到來自娛樂界內外的名人的悼詞,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說:“羅傑克可以引領我們感受電影的魔力,他走了之後,看電影都會感覺不一樣了。”勞勃·瑞福稱埃伯特是“擁護藝術創作自由的大師”;史蒂芬·史匹柏稱埃伯特的影評“不只是評論好壞,更是表現他的熱情和對電影的知識,藉此他也幫許多電影找到了他們的觀眾。”

個人審美

埃伯特對電影有一套獨具慧眼的審美和分析理論,最先發現了包括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馬丁·斯科塞斯和奧斯卡影帝阿爾·帕西諾、屢獲奧斯卡獎提名的男星沃倫·貝蒂在內的一大批電影人才。他的評價甚至成為衡量一部影片成功與否的主要標誌,許多電影人都以能獲得他的首肯而感到榮幸。

生平

埃伯特出生在伊利諾州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從小酷愛寫作。大學畢業後,他進入《芝加哥太陽時報》開始撰寫影評。不過,真正使埃伯特名聲大噪的是他在1975年與《芝加哥論壇報》影評家吉恩·西斯克爾聯袂主持的一檔電視影評節目,其獨到的見解引起公眾關注。
埃伯特是一位多產的影評家。他一年平均撰寫306篇影評,並且採訪影星,為去世的演員擬定訃告和發表時政評論。他還創作了包括小說在內的20多部專著。
為適應專業影評網站大量湧現和讀者轉向網際網路獲取信息的現實,埃伯特還與時俱進,創辦了網站,並設立了推特賬號,用來發表自己的文章。埃伯特積極鼓勵包括亞裔在內的少數族裔在好萊塢的發展。從1999年起,他還主持伊利諾州一個電影節。
為表彰埃伯特的貢獻,有關機構於1975年把普利茲獎授予他,使其成為史上首位獲得這項榮譽的影評家。他還於2005年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獲得一顆星,同樣開創了影評家獲此殊榮的先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