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格里耶,A.

羅伯-格里耶,A.是法國作家。生於法國布列斯特,原為農藝師。1955年後任巴黎子夜出版社的文學顧問,並從事寫作和攝製電影。他的論文《未來小說的道路》(1956)和《自然、人道主義、悲劇》(1958),被稱為新小說派的宣言。他的作品有小說《橡皮》(1953)、《窺視者》(1955)、《嫉妒》(1957)、《快照》(1962)、《紐約的革命計畫》(1970),電影劇本《去年在瑪麗亞溫泉》(1961)。他編導的影片《不朽的女人》(1963)獲得德路克電影獎。他曾一度專事電影創作,認為電影藝術比小說更適於客觀地記錄世界,描繪現代人變幻不定的心理狀態,表現時間的跳動,現實、想像、幻覺、夢境的交錯。

羅伯-格里耶,A.

正文

法國作家。生於法國布列斯特,原為農藝師。1955年後任巴黎子夜出版社的文學顧問,並從事寫作和攝製電影。他的論文《未來小說的道路》(1956)和《自然、人道主義、悲劇》(1958),被稱為新小說派的宣言。他的作品有小說《橡皮》(1953)、《窺視者》(1955)、《嫉妒》(1957)、《快照》(1962)、《紐約的革命計畫》(1970),電影劇本《去年在瑪麗亞溫泉》(1961)。他編導的影片《不朽的女人》(1963)獲得德路克電影獎。他曾一度專事電影創作,認為電影藝術比小說更適於客觀地記錄世界,描繪現代人變幻不定的心理狀態,表現時間的跳動,現實、想像、幻覺、夢境的交錯。
羅伯—格里耶反對19世紀以來統治著小說界的現實主義,認為它的表現手法和語言已不適用於表現20世紀的人的心理和物質世界的“真實”。他認為“客觀世界既沒有意義,也不荒謬,它存在著,如此而已”,而人是生活在物質世界的包圍之中,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作家的主要任務是用一種“沒有人格化的”、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言,冷靜地、細緻地、忠實地描繪物質世界的形象,從事物的變化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他的小說對客觀事物的描寫十分細緻,有時流於煩瑣;情節簡單,往往借用通俗小說或偵探小說的故事;採取環形結構,小說的結尾回到開頭,不同的場景重複出現。
參考書目
 Bruce Morrissette,Les Romans de Robbe-Grillet, Paris,196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