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uì yí wéi qīng
【解釋】疑:不能確定;惟:同“唯”,只有。罪行輕重有可疑之處,只應從輕判處
【出處】《尚書·大禹謨》:“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示例】清·黃宗羲《明司馬澹若張公傳》:“罪疑惟輕,則冥途有重返之魄;罰當其咎,則單門無連染之人。”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相關詞條
-
刑疑惟輕
刑疑惟輕,解釋為罪惡可疑的,罰要從輕;功勞可疑的,賞要從重。
簡介 案例 -
刑疑惟輕原則
刑疑惟輕原則,即對於罪惡行為可疑,但是證據不充足的情況應從輕處理。
釋義 出處 示例 案例 -
罪
宗教上的罪,是指一種違反道德規範的行為或者實施了這種行為的狀態。通常這種行為準則由一個神(如亞伯拉罕諸教中的天主;上帝、神;真主)來裁定。法律上的罪,是...
基本字義 漢英互譯 詞性變化 因受賄罪名被捕 《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
罪已詔
“罪己詔”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
詳解 淵源 適用範圍 功用 歷代罪己詔 -
罪己詔
“罪己詔”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
簡介 適用範圍 無奈性 悲喜劇 評價 -
罪[中國漢字]
罪,zui,原字為辠,犯法也。從辛從自,言辠人蹙鼻苦辛之憂。秦以辠似皇字,改為罪。 辠 zuì 〈名〉 (1) 會意。從辛,從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憂,自...
字的信息 漢字演變 詳細釋義 古籍解釋 詞源 -
《世說新語·輕詆》
輕詆,指輕視詆毀。對人有所不滿,或當面、或背地裡說出,其中有批評,有指摘,有責問,有譏諷,這就是本篇所蒐集的主要事例。篇內一般記述說話的環境,能讓人了解...
題解 原文+譯註 後世評價 -
世說新語·輕詆
輕詆,指輕視詆毀。對人有所不滿,或當面、或背地裡說出,其中有批評,有指摘,有責問,有譏諷,這就是本篇所蒐集的主要事例。篇內一般記述說話的環境,能讓人了解...
題解 原文+譯註 後世評價 -
禮記
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屍.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