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藻屬
正文
居間生長,分生組織位於藻體基部即固著器的上部,具有明顯的世代交替,孢子體大,數米長,只產生單室孢子囊。配子體小,為具分枝的絲狀體,肉眼見不到。全是海產。有2種,主要分布於蘇聯、日本、朝鮮、北美太平洋岸和北大西洋東西兩岸等地。中國只有繩藻1種,主要產於黃、渤海沿岸。藻體繩狀,1~3米長,直徑2~3毫米,下部和上部逐漸變細。單室孢子囊橢圓形,生在隔絲之間,隔絲棍棒狀,頂端膨大,比單室孢子囊稍長,毛無色或淡黃色。藻體成熟時,單室孢子囊、隔絲和毛分散在藻體表面(見圖)。
![繩藻屬](/img/0/59d/nBnauM3XzYjM5EDNxA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海帶目繩藻科的1屬。生活史中有孢子體和配子體2個世代,孢子體褐色,長繩狀,粘滑,單條,不分枝,有時扭曲呈螺旋狀,下部中實,上部中空,但有橫隔膜把中空的部分分隔成許多體腔,基部具有盤狀固著器附著在基質上。體壁為縱向延長的細胞緊密結合而成,內側有疏鬆的絲狀細胞相互結合形成橫的隔壁。
繩藻科的共同特點:藻體黃褐色,多細胞體。含大量墨角藻黃素。貯藏物質為褐藻澱粉和甘露醇。多海生。
植物介紹 相關條目巨藻為褐藻門(Phaeophyta)海帶目(Lamiaariales)巨藻科(Lessoniaceae)巨藻屬(Maerocystis)。其個體長達一百...
分布情況 植物 主要價值巨藻為褐藻門海帶目巨藻科巨藻屬。其個體長達一百多公尺,因而稱為巨藻。成熟的巨藻一般有70米~80米長,最長的可達到500米。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分布情況 繁殖技術 主要價值繩姓,出自子姓,源於商王之後。周滅商後,分給伯禽殷民六族:徐氏、條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為商朝手工業部族。其中索氏即為製作繩索的氏族,也稱繩氏...
起源 歷史文獻 歷史記載 遷徙與分布 傑出人才繩江蘺的藻體直立,線形,圓柱狀,近基部漸細,多叢生,基部具一紫紅色的盤狀固著器,一般高25~60cm;新鮮時紫紅色,乾後焦茶色;膜質一軟骨質。生長在潮間...
形態特徵 習性 產地大葉藻(學名:Zostera marina),多年生沉水草本。有根狀匍匐莖,節上生鬚根;莖細,有疏分枝。葉互生;葉長條形,長30-50cm,寬3-5mm...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出處 原形態 生境分布昆布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來源為 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鵝掌菜)的乾燥葉狀體。夏、秋二季采撈,曬乾。 昆布氣腥,味鹹。歸肝、胃、腎經。...
性味歸經 功效作用 作用功效 使用注意 主要價值大連產舌狀酸藻,是中國的新記錄種。2000年大連旅順海域裙帶菜養殖浮筏上發現一種原產於日本的舌狀酸藻,就是伴隨著當地從日本引入的裙帶菜苗繩進入該海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