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丹縣城東五十公里,焉支山北麓與龍首山南褶皺之間的崮平地帶上,國道312線2607至2608公里北側,北緯38°26′、東徑101°30′處有一塊呈正方形、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古堡廢墟遺址,這就是歷史上人所共知的定羌廟。再東至十五里口(即十五里達坂)為山丹和永昌兩縣交界處。這裡氣候乾旱,雨量稀少,冬春風沙很大,俗稱風口,又是山丹縣境東部的重要門戶。人文歷史
1995年山丹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為了保障公路安全暢通,報經上級批准,成立了繡花廟巡警中隊,這一班幹警紀律嚴整,幹勁十足,廢寢忘食,爭分奪秒,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創建了平安大道,多次受到公安部和省、市、縣的表彰獎勵;被命名為"創建平安大道先進集體"、"全省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模範集體"和"青年文明號"等稱號,並集體榮立一等功。從而不僅巡警中隊全國聞名,繡花廟這一地名也隨之被人們嚮往並探究其命名原委。2002年9月大隊領導使我兒(也是交警)前來問我,我也不知來歷。但我平日也喜歡訪古考史,從而我就走訪峽口、羊虎溝一帶的年長者,回來查閱歷史資料和檔案記錄,研究民間傳說故事,和一些五十年代工作過的老同志交談,將考查結果簡述如下。
自漢開疆以來,絲路暢通,東西文化、商業交往頻繁,我縣正處絲路中線。峽口以東是焉支山和龍首山群巒南延的峽谷地帶,這裡荒無人煙,荊棘叢生,豺狼狐兔成群。過去常有匪盜出沒,行人多受其害。正如《大唐西域記》中載:"溪谷沓冥,峰岩危險,猛獸暴害,群盜兇殘……。商賈往來,苦斯艱險……。橐駝數千,齎貨通行,遭風遇雪,人畜俱喪……"。這就是古代行旅艱難的寫照。人們為了過路平安,最早在拜物教的促動下,受萬物有靈論的影響,把自然的山石、樹木都作寄託崇拜,藉以避邪求福。尤其是佛教傳入,河西更成為西域僧侶必經之道,佛經傳授,建寺鑿窟,蔚成風氣。從漢朝開始就在河西修築長城,設驛站,建列亭障,派兵戍守,徙民屯田,大興農牧生產。明代開設茶馬互市,繁榮貿易。在這東西六十里荒無人煙的地帶,為了過往行人商客中途間歇,最早有"行神"廟(也稱路頭菩薩廟)。行人敬神許願,祈求平安。寺廟屢有擴建。
定羌廟之名出於何時,無史記載。顧名思義,定羌廟就是安定羌族的意思。羌是從殷商時期活動在中國西部的一支民族,東漢應劭《風俗通》解釋:"羌-主牧羊,羌字以羊、人,因以為號"。《後漢書・西羌傳》云:羌"出自三,臣服殷商。"羌人與姜姓、姬姓周人共處通婚,關係密切,大部分羌人已接受華夏文化,同化於華夏民族。秦、漢時,分布在甘肅、四川、青海的羌族部落強大,東漢章帝時屢次入侵張掖、刪丹。張掖太守鄧訓、馬續都曾兼任護羌校尉,率兵抵禦。名將馬賢任征西將軍,屯兵漢陽(今民樂永固),防守多年。西晉到十六國時期,西北民族紛爭,有的兼容並蓄,有的爭地稱霸。公元384年,燒當羌貴族姚萇建後秦,定都長安,占有陝、甘、寧、晉部分地區。歷代政府實施羈縻、安撫、綏靖、鎮壓等各種手段,民族紛爭的事件從未平息。到宋代党項族強盛,在西北建立西夏國,統治一百九十多年。元朝雖消滅西夏,一統中國,短時間被明朝覆滅。明朝建立,在河西地區的統治極為薄弱,祁連山以南、龍首山以北、嘉峪關以西,都被韃靼、額魯特蒙古等占據,而且經常侵擾河西。據《甘州府志》記載,從明成祖永樂時起至最後的崇禎時止,前後200年間,外族入侵多達20多次,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百般無奈,也只有求助於神靈了。
在封建社會中,漢族統治階級稱邊境少數民族為"羌、戎、番、夷",均含有輕視貶低的意思。在某一次戰爭中,打敗了少數民族,往往會在地名上做文章。如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將軍馮勝平定河西,到洪武三十年,將臨河衛改為"鎮番衛"(今民勤縣)。清雍正元年(1723年),年羹堯、岳鍾琪率兵鎮壓青海蒙古部羅卜藏丹津的叛亂,隨即打敗附同倡亂、起兵策應羅卜藏丹津的居住於莊浪衛西部的謝爾蘇噶等六部落,為了紀念勝利,次年改莊浪衛為"平番縣"(今永登)。定羌廟之名始於何時,已難確考。據道光本《山丹縣誌・壇廟》所記:定羌關帝廟,始建無所考。明隆慶五年(1571年)重修。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平羌將軍總兵官張臣重修,還懸了匾。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甘肅總兵官平羌將軍王用予重修,還立了碑。定羌廟中為什麼要供奉關帝呢?因蜀漢關羽以英勇威猛,節義凜然而傳名後世,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寫了一部《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