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王恩奉同志是安徽省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安徽省財政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安徽省發展戰略研究會理事。多年來,該同志潛心研究縣鄉基層財政問題,針對省以下財政體制、財政轉移支付和縣鄉財政等問題,提出了許多觀點明確、參考價值較高的政策性建議,具有較深厚的相關學術積累。可見,他在申報200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縣鄉財政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時,能夠在全國眾多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研究機構及專業研究人員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立項,成為安徽省財政系統首次獲得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並非偶然。
該項目於2007年9月正式啟動,2008年9月形成初稿,現又以公開出版物形式將研究成果面世。形式上看,項目的完成只用了一年時間,但課題中研究的問題和涉及的內容,是作者近30年來經常面對、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同時,安徽省作為農業大包乾的發源地、農村稅費改革的試點省、“鄉財縣管”的首創省和歷次農村改革的“試驗田”,也為該同志研究縣鄉財政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案例。
後記
目前,我國縣鄉約有9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8.4%;縣鄉國土面積約91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94.8%。但縣鄉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僅7238億元,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18.6%。縣鄉財政作為我國地方財政的基礎和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需要保障基層政權正常運轉、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及國家財政的穩固與平衡,同時擔負著廣大農村公共產品提供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資金籌集的重要職能。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以來,國家雖然在總體框架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稅收體制,但省以下各級政府之間,特別是縣鄉兩級財政改革的目標還遠沒有到位。縣鄉兩級財力不足和體制缺陷已成我國財政制度設計上的“短板”,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政府間財政關係的實質取決於事權、財權、財力“三要素”的合理匹配。從“三要素”之間的關係看,事權是前提,財權是基礎.財力是保證,而財力的配置應屬於財權運用中的實質內容和財權範圍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們既不能忽視財力而空談財權,也不能撇開財權將財力直接與事權進行匹配。從改革成本上看,分稅制改革雖然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在問題的研究和方案的設計上不應該迴避矛盾,更不能避重就輕。當財政體制和行政體制改革能與經濟轉型一致時,短期成本雖高,但長期成本會較低;反之,短期成本雖低,但長期成本較高。
作者簡介
王恩奉,出生於1948年12月,籍貫為安徽省肥東縣,大學學歷。現任安徽省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安徽大學碩士生導師,安徽省財政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安徽省社會收入分配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戰略經濟研究會理事。 於1965年9月擔任教師;1968年2月參軍入伍,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第四卜團、國防科工委第二十五試驗基地司令部軍務裝備處供職;1984年12月轉業到安徽省財政科學研究所從事財政科研工作。 近年來,先後主持、參與並完成大型調研課題20多個。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會課題、國家財政部科研所課題、中國財政學會課題、安徽省人大財經委課題、省社科聯課題、省財政廳課題和省財政學會課題等。在省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研究報告160多篇,近200萬字;曾有多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許多觀點、建議得到了專家、同仁、決策部門和業內人士的認可。先後有20多項成果獲得獎勵,其中有4項成果連續四屆獲得安徽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勵,並曾連續三年獲得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和中國財政學會協作課題一等獎。
目錄
總論(以安徽省為例)
縣鄉財政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引論
縣鄉財政的基本狀況和面臨的問題
縣鄉財政改革進程中的制度性障礙及其根源
解決縣鄉財政問題的改革實踐和制度創新
解決縣鄉財政問題的對策建議
分論(階段性研究成果)
解決縣鄉財政問題的改革實踐與制度創新
制定規劃,繪製藍圖,為健康穩定的縣級財政提供制度保障
防範和化解縣鄉財政風險問題研究
建立健康穩定的縣級財政
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研究
建立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研究
建立橫向轉移支付制度探討
創新補貼方式落實惠農政策
——安徽省建立惠農政策直達工程
“削峰填谷”式橫向財政轉移支付方法實證研究
從制度變遷的角度分析我國縣鄉財政改革方向和路徑
解決縣鄉財政問題的目標選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