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國情報告

緬甸國情報告

《緬甸國情報告》是201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晨陽。

編輯推薦

緬甸是我國最重要的鄰國之一,隨著我國和平發展進程的持續推進,緬甸在我國的邊疆安全、能源安全、印度洋戰略以及橋頭堡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雲南大學緬甸研究中心整合各種力量,撰寫“緬甸藍皮書”,以向社會各界提供翔實準確的系統性研究報告和最新資訊。
李晨陽主編的這本《緬甸國情報告(2011-2012)》圍繞緬甸年度發生熱點問題和基本國情進行動態跟蹤和深入研究,對緬甸政治轉型、民族問題、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進行年度評估;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對中緬關係提出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和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為國家決策提供理論支持和諮詢服務。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緬甸年度發生的熱點問題和基本國情進行動態跟蹤和深入研究,對緬甸政治轉型、民族問題、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進行年度評估;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對中緬關係提出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和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理論支持和諮詢服務。

作者簡介

李晨陽,雲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史學博士,主要從事緬甸問題以及當代東南亞政治與國際關係、民族與宗教問題的研究。

目錄

Ⅰ 總 報 告
1 緬甸在轉型與改革中求發展
Ⅱ 分 報 告
22010年以來的緬甸政治轉型評析
32010年大選之後的中緬關係:挑戰與前景
4 緬甸民族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探析
5 緬甸巨觀經濟形勢
6 緬甸農林漁牧業的發展
7 緬甸工業的發展
8 緬甸的石油天然氣產業
9 緬甸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10 罌粟替代種植與緬甸毒品形勢
Ⅲ 附 錄
11 軍人統治期間緬甸大事記(1962.3~2011.3)

文摘

隨著西方國家大幅度調整對緬政策,並逐步取消對緬甸的制裁,緬甸主要和中國打交道的時期可以說已經過去了,緬甸對外關係多元化的格局已不可逆轉。在中緬兩國關係中,過去20多年中是中國占絕對主動,目前緬甸在中緬關係中的主動性不斷上升,中國有所被動。不過中國要對緬甸追求國內政治的正常化、東協成員資格正常化以及國際關係的正常化表示理解。原中國駐緬大使程瑞聲也認為,緬甸在打開外交局面後,短期會在某些具體問題上給中緬關係帶來影響,中緬貿易以及中國在緬甸的投資將會受到影響,但中國應該著眼全球利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緬甸對外關係的改善對中國也有有利的一面,緬甸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影響中國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關係的重要因素。

在緬甸的多元化對外戰略中,大國平衡或者等距離外交並不是絕對的,因為中國的地位是特殊的,準確地說,該戰略應該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多元化戰略”。第一,緬甸是一個有強烈民族主義情緒和中立主義外交傳統的國家,並不會隨意向任何一個國家“一邊倒”。第二,緬甸的多元化戰略並不會影響與中國的關係,其前提是中國的特殊地位,並在此基礎上依靠多元化戰略實現其多元化利益,離開中國這一前提,多元化戰略就無法實現。第三,在緬甸的多元化對外戰略中,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取代中國現有的地位,包括美國和印度。也就是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調整對緬政策並不會導致中緬關係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