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志編號49-52 版別影雕套印 名稱紅旗渠 全套枚數4 發行日期1972-12-30 全套面值0.32元 | 全套售價0.32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雕刻者(49)(50)孫鴻年、高品璋 設計者(49)(51)楊白子、許彥博 整版枚數56(7×8) |
郵票介紹
紅旗渠是河南林縣人民興修的灌溉工程。以前這裡一直是“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窮山區,從1960年起,林縣人民用簡陋的鋼釺、鐵錘、炸藥,像螞蟻搬山,“愚公”擔山一樣苦幹10年,終於修成了舉世聞名的“渠網縱橫,清水暢流”的引水工程。
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侯壁開始,沿漳河南岸,盤山開渠,穿嶺跨谷,開鑿長達70公里的總乾渠,渠高4.3米,寬8.0米,引漳河水25立方米/秒入林縣,再加上乾渠、支渠等配套工程,長達1525公里。共劈開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21個,總長為54公里;架設渡槽150座,總長為6.5公里;沿渠還修建了中小型水庫394座、提灌站250多處、水電站52座。總投資1.25億元人民幣,投工25611萬個,挖砌土石方2225萬立方米;用這些土石料,可以壘一條高3米、寬2米的城牆,從廣州可延伸到哈爾濱;1969年7月基本建成,使全縣形成了引、蓄、提相結合的水利網,灌溉面積達60萬畝,解決了人畜吃水的困難,提供了農田用電,也鍛鍊出一支出色的建築施工隊伍,推動了地方工業和旅遊業的發展,使林縣發展成為“中原第一富縣。”
為了廣泛宣傳河南林縣人民改造自然,興修水利的戰天鬥地艱苦創業精神,交通部郵政總局發行了這套郵票。由於水渠的自然景觀難以用宣傳畫形式表現出來,設計者巧妙地運用山水畫技法進行創作,設計出了這套紅旗渠山水風光郵票。這在“文革”期間,是難能可貴的。
【愚公移山】是中國古代《列子·湯問篇》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是說愚公不怕苦累,不怕譏笑,以頑強的毅力,終於挖掉了擋在門口的兩座大山的故事。毛澤東於1945年6月11日在中共七大的閉幕詞中引用了這個故事,用以激勵全黨,要向愚公那樣毫不動搖,團結戰鬥革命到底,搬掉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奪取最後的勝利。郵票畫面描繪了林縣人民正向愚公那樣,逢山鑿洞,遇水架橋的勞動場面。
【青年洞】位於漳河南岸的懸崖上,是引漳河水入林縣所穿過的第一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是林縣青年突擊隊用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打通的。郵票畫面描繪了該洞的雄姿。
【桃源橋】為紅旗渠跨越桃源溝的著名工程,是一座7孔跨徑8米的石拱橋,橋長10米,高24米,寬6米。洪水橋下流,渠水橋中過,橋面行人、駛車,一舉三用,設計巧妙,是一座成功的綜合利用橋。郵票畫面描繪了大橋聳立,人流和水流不斷的場面。
【人間天河】天河又名“銀河”、“銀漢”,即當晴朗無月的夜晚,在天空中看到的那條雲狀的光帶,它實際上是由很多恆星組成的。郵票畫面描繪了紅旗渠宛如天上的銀河,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盤繞伸展。
紅旗渠是太行山東麓河南省林縣(現林州市)的灌溉工程。1960年動工興建,1969年7月8日新華社報導,紅旗渠工程全部建成。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斷下開始引水,沿漳河南岸繞懸崖,越峽谷,逢山開洞,遇溝架橋,開鑿長達70公里的總乾渠,渠高4.3米,寬8米,引水量18.3立方米/秒。從分水嶺向下,分鑿三條幹渠。一乾渠沿太行山東麓向南與英雄渠匯合,全長4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