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綴玉
這一次,雨林古茶坊為極致而沸騰,雨林人在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古樹普洱茶歷史。
不是所有單芽普洱茶都是【綴玉】。芽尖過於弱小或是芽尖展開,殺青極易焦黑;採摘的芽柄過長,則嫩度不一,翻炒時會出現“生熟不均”。【綴玉】單芽古樹普洱茶,只摘取肥壯芽頭,顆顆落入胸前特製小盒,每人每日5、6兩,熟手不過6、7兩而已。
【綴玉】單芽古樹普洱茶,唯一、第一,它必將載入史冊,傳承留芳。
傳奇地位
綴玉重新定義茶企與茶農之間的關係。
“一芽二葉”已是高標準,今日“單芽”雨林人再創歷史;沒有茶農的認可與配合,何談純料古樹普洱茶,何況至高品質的單芽古樹普洱茶。
世代的守護與傳承,茶農是最懂當地茶葉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制茶大師;沒有制茶師傅專業的指導,沒有雨林人與制茶師傅無數次的嘗試,則高品質的單芽古樹普洱茶依舊會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修路蓋學校,改善一方民生;共同商定鮮葉採收價格,現款現結保證茶農收益;沒有真正改善茶農的生活狀況,何談做出高品質的古樹普洱茶。
手工工藝
綴玉重新定義古樹普洱茶工藝。
綴玉單芽古樹普洱茶,縱觀古今,首創空前,雨林人數年紮根,與制茶匠人無數次嘗試之大成,圓夢製作。
50分鐘手工殺青,中低溫,一刻不停的翻炒;【綴玉】單芽古樹普洱茶,瘋狂之作,沸騰之作,圓夢之作,極致之作。
包裝品鑑
中國焦墨畫泰斗劉國玉卓絕枯筆繪製《南國雨林》,親筆題寫“綴玉”二字。
茶界首創,焦墨山水畫與普洱茶首次聯袂演繹,綴玉、雨林古茶坊兩枚紅印印於茶餅下端,白紙、焦墨枯筆、朱印……最大限度打破傳統茶餅餅面包裝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又倡導了一種創新極致的美學。
劉國玉老師的精神與雨林的理念有著高度的契合點,一樣敢於“立新”打破傳統,一個畫出了中國山水的新面貌,一個引領了普洱茶界新標準;一個用生命感悟山水焦墨,一個用真心傳播古樹好茶,都是用最大的真誠譜寫心目中偉大的事業。
沖泡方法
【綴玉】沖泡教程:一泡【綴玉】稱取7克為宜,約有260顆肥嫩芽尖,單芽古樹嬌嫩,需掌握沖泡技巧,用心沖泡方能品味出其極致品質。
第一步:撬茶。將茶餅立起,茶針向下用力,整塊取茶,儘量保證條索完整。每次撬茶沿條索脈絡,層層取茶能最大限度減少條索斷裂。條索過碎會導致茶葉不耐泡,滋味不均衡,影響口感。此時【綴玉】茶香已明顯溢出。
第二步:賞茶。【綴玉】條索:勻直肥壯芽尖,周身覆蓋絢麗金毫。秤取七克為宜。
第三步:溫器。用沸水依次溫過蓋碗、公道杯、品杯,提升茶器溫度,沖泡【綴玉】做準備,茶葉受熱均勻。
第四步:投茶。用茶撥將【綴玉】茶塊撥入蓋碗。
第五步:醒茶。沸水沖泡【綴玉】,醒茶要充分。
第六步:第1泡。第1泡注水、出湯宜快,開口大小適宜,可不用漏卮。
第七步:第2泡。第2泡延續第一泡注水的位置,定點注水,定點出湯,即進即出。
第八步:第3泡。第3泡水線可適當吊細,注水輕柔。
第九步:第4泡。第4泡依舊快速注水、快速出湯,每一泡出湯應出盡,在茶湯呈現水滴狀滴下時即可。
第十步:第5泡。第5泡開始可減緩出湯時間, 每一泡之間應做短暫間隔,頻繁沸水進入容易讓芽尖過熟。
第十一步:第6泡。第6泡在前一泡基礎上候湯可增加5-10秒,後續幾泡出湯時間均勻減緩。
第十二步:第7-8泡。第7-8泡候湯不加蓋碗蓋子,可減淡澀感,不影響滋味散發。
第十三步:第9-10泡。第9-10泡可加蓋碗蓋子,適當悶泡。
第十四步:裳葉底。【綴玉】單芽古樹普洱茶,極致之作。
【綴玉】全面解析:沸水初入,【綴玉】甜香四溢,杯香馥郁蜜甜且持久,茶湯稠密厚而醇,入口絲絲甜味穿透力極強,瞬間驚醒味蕾,甜香繞舌而下,口腔內有苦底,滿口生津汩汩。
海男說綴玉
魯迅文學獎海男致雨林單芽古樹茶“綴玉”
遠在天邊的那些古樹茶,保留著綠色辭典中的
甜香,出世在西雙版納的勐海,它是茶鄉
王國中的遺夢。懷著喜悅的心,當我品嘗著
那茶王國的鮮綠,仿佛跟隨古老的先民們
在遙遠的遷徙中煮茶。葉枝上的單芽片啊
靈魂游離中親切的呼喚,它從海拔深處的
熱帶雨林飄逸而來的甜香,如此的古老
我凝視一杯茶湯,宛如在熔金時際
遇到了茶母之王和她的家族
這些像仙女下凡時的美遇,就是雨林古茶坊的
史詩之源,以朝暮而品嘗的茶人類
讓我們品嘗這番來之不易的單芽茶話吧
讓我們品嘗吧,這杯從天而降的甘甜之茶漿
讓我們回到源頭品嘗吧,陪同仙女品嘗這唇腔的芬菲
註:海男,著名作家,2014年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女性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98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在詩歌、散文、小說領域多有建樹,已出版作品30多部。
劉釋之品綴玉歌
劉釋之——昆明翠湖畔雨林古茶坊品"綴玉"歌
浮生百味此中嘗,信是人間第一湯。
雪霽初晴芽未展,曉窗新貴慵梳妝。
二巡香發山嵐氣,習習夜風臥榻涼。
三椀通幽藤徑曲,盤桓古寺綠苔長。
四杯琥珀涵天地,百鳥和鳴天際響。
五盞崇光朗日照,碧波萬頃鶴低翔。
六甌玉液清滋好,不絕弦歌夜繞樑。
七鼎獻來生感慨,梨園清唱九迴腸。
欄桿拍遍無人會,乍暖乍寒須自量。
味至淡時心漸歇,萬殊不住息魔狂。
我今嘆罷欲離座,軒外湖燈點點蒼。
註:劉釋之,號聞蛙堂主,知名文藝批評家,詩人,書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