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專業
建校20多年來,辦學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專業設定緊扣地方產業布局,曾開辦了畜牧獸醫、農村家庭綜合經營、花卉園藝、果蔬、家電維修、中草藥、鄉村醫生、食用菌栽培、木工、縫紉等專業。近年學校辦學以“就業為主,兼顧升學,立足本縣,面向縣外”走聯合辦學,工學交替,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並重,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模式為地方經濟建社培養了大批人才。學校積極探索“農、科、教”結合的辦學模式,針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開設了以種植、養殖為主的“農村綜合經營專業”、“畜牧獸醫”專業;立足“三江”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僳僳族民間歌舞“阿尺木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開設了“民族歌舞”、“旅遊”等專業;結合地方產業布局需要,也為滿足本地水電業發展的人才需要,開設了“水利水電”專業。2008年,校企合作共送出去178人,開展勞動力轉移配訓520人,畢業生就業率為100%。
教學理念
學校提出了“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觀,以能力為本為的質量觀”的辦學指道思想,確立了“把民族歌舞專業辦成展示維西多民族多文化的平台,把校園綠化建成展示維西生物多樣性的縮影,把學校辦成迪慶州獨樹一幟的職校”的目標。學校辦學規模逐年擴大,形象在不斷提升,辦學定位在日益清晰,效益不斷提高,學校穩步發展。2008年在校生670人。學校採取與廣東、深圳等地的企業集團公司等合作,解決學生就業。積極承擔社會培訓任務,是雲南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示範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