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
早年曾受過海軍訓練,在東、西印度服役,和英國人在印度洋上打過仗,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因為反對新政權被解職,在波旁島(留尼旺島)當咖啡種植園主,因此不贊成廢除奴隸制,1799年在當地結婚,1807年返回法國。1813年參加秘密的保王團體--信仰騎士團,1815年當選土魯斯市市長,1815-1816年在保王黨會議中任議員,與保皇派一起坐在右翼,1820年任無所任大臣,翌年7月辭職,12月13日相對溫和的黎塞留公爵五世在保皇派的攻擊下辭職,新政府在阿圖瓦伯爵的影響下組成,這意味著查理十世的統治業已開始,路易十八被空置在王位直到1824年9月16日,維萊爾任財政大臣,不久就成為內閣的真正首腦。他得到宮廷中近臣的支持,1822年封為伯爵。
首相
當選組閣
1822年自由派與波拿巴派的軍事政變使得君主派和保守人士在選舉中勝出,路易十八將內閣領導權交給維萊爾,維萊爾內閣統治法國長達6年的時間,期間法國的國家力量與國際地位得以恢復。
國際地位的恢復
在威望政策的驅使下極端保皇派想要恢復西班牙國王費爾南德七世的統治,凡羅拿會議更加堅定了保皇派的願望,昂古萊姆公爵指揮的法國軍隊攻占了加的斯並釋放了費爾南德七世,後者隨即進行了血腥的鎮壓,這次勝利使得右派威望大增,新的選舉結果表明維萊爾已不用再擔心左派,對於維萊爾來說目前擺在眼前的威脅只有保皇派的最激進分子的不滿。
國家力量的恢復
維萊爾在任首相期間對報刊新聞實行嚴格的檢查制度,以此來鉗制反對派。他一直推行行政的中央集權化,他使法國具有了一個現代與議會制國家應有的財政制度,降低政府公債利率,籌款補償在大革命中失去領地的流亡貴族,這樣雖然對公債持有者不公,但其優點在於結束了大革命時期沒收領地的法定所有權而造成的不穩定局面,並使得法國財政出現了盈餘,國力也隨之而上漲,但其他方面維萊爾並未有大的改革。
最終下台
貴族們一直通過宗教勢力來對維萊爾施壓,1825年2月查理十世即位,恢復了舊制度下得宗教,並讓教會管理學校,宗教勢力的加強使政治更加混亂,大學中凡是有自由傾向的教授大多被清除。然而,他忽視了贊成立憲的廣泛情緒,維萊爾本來希望通過物質繁榮來挽回政府的威望,但1827年的農商業危機使得這一切努力都白費了,在基佐的攻擊下,維萊爾下台,在以後再沒有過問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