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滇西蛇

綠滇西蛇

綠滇西蛇細小,頭窄,鼻孔斜開及位於較高的位置。它們呈橄欖綠色,腹部呈黃色至橙色。它們兩側有時有些粉紅色或紫色。尾巴占總長度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滇西蛇(Atretium schistosum)是南亞一種普遍及無害的水蛇。

科學分類

界: Animalia

門:Chordata

綱: Reptilia

目: Squamata

科: Colubridae

屬: Atretium

種:A. schistosum

特徵

綠滇西蛇細小,頭窄,鼻孔斜開及位於較高的位置。它們呈橄欖綠色,腹部呈黃色至橙色。它們兩側有時有些粉紅色或紫色。尾巴占總長度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綠滇西蛇的鱗片粗糙。在印度南部的群落沿第5/6或第4/5節鱗片至鼻孔有一條紅線。雄蛇的紅線比雌蛇的較鮮艷。雌蛇長70-75厘米,雄蛇長50-60厘米。最長的約長87厘米。它們只有1片鼻寗鱗,肋間有9節鱗片,上唇有8/9片鱗片。

分布

綠滇西蛇分布在斯里蘭卡、印度及尼泊爾。在印度內,它們分布在北緯15°以南的地區及沿東岸至北阿坎德邦。它們在班加羅爾、阿爾科特及卡基納達十分普遍。它們不會在海拔100米以上或是印度最北部的地方出沒。

習性

滇西蛇滇西蛇

綠滇西蛇出沒於近水源或附近的叢林。它們是日間活動的,但也會在夜間出沒。它們很少會咬人。它們會在夏天夏眠。
綠滇西蛇主要吃青蛙、蝌蚪、魚類及蟹。它們會游近獵物,突然從側面捕捉獵物。它們也會吃孑孓。

繁殖

綠滇西蛇是卵生的。它們的蛋是白色的,長30-35毫米。它們於1月至4月間生10-32條幼蛇。雛生的蛇長16.6-17.5厘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