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綠啄花鳥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至枕暗橄欖綠色,各羽中央較暗呈褐色,眼先、額基和眉紋淺灰綠白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橄欖綠色,腰和尾上覆羽綠色稍淺淡,尾羽暗褐色具有窄的橄欖綠色羽緣,兩翅覆羽褐色,除初級覆羽外,羽緣橄欖綠色,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橄欖綠色。頭側、頰、耳羽和頸側淡橄欖綠色或灰橄欖色。頦、喉、胸和兩脅呈黃綠灰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淺黃色沾綠色,腋羽淡黃白色,翅下覆羽白色。虹膜暗褐色或灰色,上嘴暗褐色,下嘴鉛灰色,腳暗紫褐色。相似種厚嘴啄花鳥下體白色而具縱紋,體型亦較大。
大小量度:體重♂5-8克,♀5-7.5克;體長♂64-89毫米,♀66-83毫米;嘴峰♂8-10毫米,♀8-10毫米;翅♂43-49毫米,♀42-46毫米;尾♂20-27毫米,♀20-25毫米;跗蹠♂10-13毫米,♀10.5-12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海拔山腳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的常綠闊葉森林和次生林、墾殖地、山間公路兩側的灌叢和人行道樹上,比紅胸啄花鳥適應人為干擾過的森林,包括某些、村寨附近的果園、花園、茶園,也更適應於在低矮的小喬木,灌叢內活動。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有時亦成小群或與鶯等其他小鳥混群。性活潑,整天不停的由樹枝低處飛往高處,尤其喜歡在花朵盛開的樹上或喬木的寄生植物上活動和覓食,常光顧寄生槲類植物。性活潑,行動匆忙,常常在一棵樹上啄食幾個漿果後,又急匆匆的飛向另一棵樹,在樹上攀爬和覓食時,常將尾左右來回扭動。不時發出清脆單獨的“chi-chi-chi”聲。
以昆蟲、植物果實、花、花蜜和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台灣,中國、泰國、越南。
區域滅絕:新加坡。遊蕩:中國香港。
繁殖方式
繁殖期3-8月。營巢於樹上,距地高1.5-12米。巢呈梨形,巢質柔軟精緻,通常懸吊在一個小的水平枝杈上,主要由植物纖維、棉花、蛛網、樹葉等等構成,巢口位於巢中部。有時在外面蓋一些綠色苔蘚、蜘蛛卵殼、毛蟲糞便、小塊樹皮和樹葉附在巢外面,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1年繁殖1窩或2窩,每窩產卵2-3枚,卵白色,大小為13.0-15.9毫米×9.9-11.1毫米。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綠啄花鳥馬來亞種 | Dicaeum minullum borneanum | Lönnberg, 1925 |
2 | 綠啄花鳥指名亞種 | Dicaeum minullum minullum | Swinhoe, 1870 |
3 | 綠啄花鳥西南亞種 | Dicaeum minullum olivaceum | Walden, 1875 |
4 | 綠啄花鳥爪哇亞種 | Dicaeum minullum sollicitans | Hartert, 1901 |
5 | 綠啄花鳥台灣亞種 | Dicaeum minullum uchidai | Kuroda, 1920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