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經濟開放與中國產業發展ISBN:780230271
作者:王如忠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定價:23
頁數:277
出版日期:2006-9-1
版次: 1
開本:32開
包裝:平裝
簡介
本書以作者參加或主持的國家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報告為主要基礎,結合近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編撰而成。本書中的不少內容已經在有關報紙、雜誌發表過,並被多次轉載,有些政策建議已被有關決策部門採納和吸收。
目錄
第一篇 從亞洲金融危機看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
第一章 亞洲金融危機的演進、成因與教訓:集中在金融層面的分析
一 亞洲金融危機的演進、影響及成因
(一)亞洲金融危機發展的幾個階段
(二)亞洲金融危機的後果與影響
(三)亞洲金融危機的外因與內因
二 從金融層面分析亞洲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教訓
(一)本國經濟發展不能過度依賴外資
(二)謹慎開放資本項目有效控制資本流動
(三)較為靈活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
(四)穩健的國內金融體系是金融自由化的基礎
(五)幾點簡要結論
第二章 亞洲金融危機:韓國與泰國的比較分析及其啟示
一 “東亞模式”的缺陷是危機的內在原因
(一)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及其負面效應
(二)對外部市場和外部資金的高度依賴所帶來的隱患
二 泰國與韓國金融危機的共同特徵分析
(一)經濟高速增長與外貿逆差不斷擴大
(二)短期外債比例高,外匯儲備少
(三)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大量累積
(四)危機集中表現為股市、匯市暴跌
三 泰國與韓國金融危機的不同特點
(一)金融危機的觸發點不同
(二)匯率制度不同
(三)金融體制不同
四 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啟示
(一)謹慎開放資本市場
(二)完善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實現金融穩定
(三)金融體系必須健全和相對獨立
(四)過度開放或封閉都不能保證免受衝擊
(五)中國更需要預防的是韓式金融危機
第三章 亞洲金融危機與人民幣資本項目的開放
一 資本項目開放的利益與風險比較
(一)資本項目開放的利益
(二)資本項目開放的風險
二 過早過快地開放資本項目的危害
(一)資本管制的解除使本國政府難以控制外債的規模
(二)解除了投機者對本幣進行投機炒作的限制
(三)資本項目的開放使遊資大量進出,從而加劇了本國的金融動盪
三 我國人民幣資本項目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一)我國對人民幣資本項目採取的主要措施
(二)我國人民幣資本項目管理面臨的一些困難
四 我國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兌換的基本進程
(一)實現利率市場化和自由化
(二)健全人民幣匯率的運行機制
(三)建立相對成熟和完善的金融體系
(四)循序漸進,先易後難,穩妥推進
第四章 中國金融開放面臨的挑戰及其戰略選擇
一 金融開放是中國經濟所面臨的跨世紀挑戰
(一)金融開放的大勢所趨與金融風險的進一步力口大
(二)加快金融開放可能對中國金融業帶來的衝擊
(三)開發中國家金融開放的經驗教訓
二 中國金融開放進程分析
(一)中國金融開放進程的簡要回顧
(二)中國金融開放的基本特點
(三)我國金融開放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三 中國金融開放的戰略選擇
(一)中國金融開放的基本原則
(二)推進中國金融開放的政策選擇
第二篇 加入WTO後外資銀行的進入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與對策
第五章 在華外資銀行的現狀及其在中國加入WTO後的發展趨勢
一 在華外資銀行的分布和經營現狀
(一)以來自歐洲和亞洲的銀行為主
(二)機構網點主要分布於沿海發達地區
(三)在華資產呈現總體上升趨勢
(四)以批發業務為主,服務對象主要集中於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經營好的三資企業以及大型外向型國有企業
二 外資銀行在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為我國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國直接投資提供有利條件
(二)促進我國銀行業競爭效率的提高
(三)帶來了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技術和方法
(四)吸引和培養了一批銀行業中高級人才
三 中國加入WTO後外資銀行在華發展趨勢
(一)機構分布仍將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城市,但中西部地區對外資銀行的吸引力在逐漸加大
(二)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間業務將成為外資銀行利潤增長的突破口
(三)外資銀行將進一步搶占國內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但其所帶來的衝擊程度並不會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嚴重
(四)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之間的合作趨勢會進一步加強
(五)外資銀行的大量湧入將會挑戰中國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
四 簡要結論
第六章 加入WTO對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其對策
一 加入WTO對我國商業銀行業的衝擊和影響
(一)入世後,原來對外資銀行在經營業務範圍與地域範圍上的限制將逐步取消,由於市場準入度的變化,來華設立營業機構的外資銀行數量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二)複雜的競爭態勢會逐漸形成,國內銀行體系的原有均衡將被打破
(三)外資銀行全能化的業務體系必將在多元化金融服務市場上對國內銀行構成威脅
(四)入世使中國資本市場對國際資本市場的依存度增加
二 加快改革步伐,迎接人世挑戰
(一)鼓勵商業銀行按市場原則重組
(二)加快國有商業銀行增長方式的轉變
(三)改進與完善風險管理模式
(四)完善行銷體制
(五)大力推進業務和產品的創新
(六)加快銀行業信息化、電子化建設
(七)積極地“走出去”,大膽探索跨國經營之路
第七章 加入WTO與完善和強化我國中央銀行職能
一 前言
二 加入WTO後,外資銀行的進入對我國中央銀行的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所帶來的嚴峻挑戰
(一)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加大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
(三)對資本流動的控制將更為困難
(四)金融監管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三 加快改革,加強監管,完善和強化中央銀行職能
(一)加快利率市場化步伐
(二)改進和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
(三)綜合運用利率、匯率等經濟槓桿,建立本、外幣政策協調的中央銀行金融調控機制
(四)進一步加強對國際收支項目的管理
(五)對外資銀行實施有效的監管和控制
(六)加強對外資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
第八章 從分業逐步走向混業:加入WTO後中國銀行業的現實選擇
一 中國銀行業實行混業經營的必要性
(一)混業經營是國際銀行業發展的普遍和必然的趨勢
(二)加入WTO將對中國現行的分業經營體制帶來衝擊
(三)中國金融業發展的現狀呼喚混業經營
二 混業經營的效應及其對中國銀行業的挑戰
(一)銀行業混業經營的正負效應分析
(二)混業經營對中國銀行業可能帶來的嚴峻考驗
三 中國銀行業混業經營的模式及其監管框架選擇
(一)混業經營的兩種模式
(二)中國混業經營模式的選擇
(三)建立與混業經營模式相適應的新型監管體系和框架
四 逐步推進中國銀行業混業經營的若干政策建議
(一)選擇商業銀行海外分支機構進行試點,擴大其業務經營範圍
(二)以中間業務為突破口,在現行法律框架內大力拓展金融混業業務
(三)加強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戰略聯盟和合作
(四)加快組建金融控股集團的試點步伐
(五)修改和制訂相關立法,為“混業經營”制度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第九章 加入WTO後外資銀行的進入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與對策
一 加入WTO為外資銀行全面進入中國市場掃清了障礙
二 加入WTO後外資銀行的大量湧入對中國銀行業的積極影響和巨大挑戰
(一)外資銀行的競爭優勢逐漸呈現,國內銀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加大
(二)外資銀行將與國內銀行進行業務爭奪,搶占市場份額
(三)外資銀行進入後本土人才的大量流失將對國內銀行業構成較大的衝擊
(四)外資銀行的大規模進入將大大增加我國金融巨觀調控的難度
(五)我國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和模式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三 從WTO的基本原則和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實際水平出發,穩步推進中國銀行業的改革開放,積極應對外資銀行的挑戰
(一)認真研究並靈活運用WT0《服務貿易總協定》有關規定和條款,在銀行業的對外開放過程中對我國銀行業進行適當的保護
(二)從完善內部運行機制和改善外部經營環境兩方面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綜合改革步伐,提高其整體國際競爭力
(三)擴大商業銀行綜合經營試點,為建立全能性商業銀行打好基礎
(四)加快國內商業銀行重組步伐,推進中資銀行以及中外資銀行之間的合作
(五)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
(六)全方位加強對外資銀行的有效監管
第三篇 全面開放背景下的中國貿易產業發展的戰略與政策
第十章 外資零售業巨頭的大規模進入與國家經濟安全
一 市場經濟條件下零售業的重要地位及其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
(一)零售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部門之一
(二)零售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三)更重要的是,現代商業零售業直接關係到國家經濟安全
二 加入WTO後外資零售業巨頭進入中國市場的基本狀況和趨勢分析
(一)最近幾年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基本情況
(二)外資進入我國零售業的主要動機分析
(三)外資零售業巨頭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未來趨勢分析
三 正確評估外資零售業巨頭的大規模進入對中國國家經濟安全的正面和負面效應
(一)正面效應
(二)負面效應
四 對策和建議
(一)加快制定我國零售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二)借鑑已開發國家先進經驗,加強零售業的立法工作,使我國零售業的對外開放在更加規範化、國際化的基礎上進行
(三)正確定位政府的角色,強化行政管理
(四)加快產業整合步伐,積極培育國內大型零售集團,增強我國零售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創新市場調控手段,遏制企業之間的惡性和無序競爭
第十一章 外貿依存度的提高與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
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實際變化狀況及其分析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依存度變動的幾個階段
(二)辨證看待近年來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大幅度攀升
二 最近10年來我國外貿依存度快速上升的原因分析
(一)外貿體制改革極大地刺激了地方和企業從事外貿的積極性
(二)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帶動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三)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同樣支撐了進口貿易額的大幅度攀升
(四)入世效應和美元貶值大大改善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國際市場環境
三 正確認識外貿依存度快速上升對中國經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四 適當調整有關戰略和政策,提高我國經濟對外開放水平
(一)放棄片面追求數量增長的目標,注重提高外貿經營效益
(二)加快技術進步,提高國內自主研發能力,提升我國出口商品結構
(三)積極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進一步刺激和擴大國內市場需求
(四)充分利用wTO的有關機制和框架,積極爭取對我國有利的國際貿易市場環境,冷靜應對各種貿易摩擦和糾紛
(五)積極推進國際貿易市場多元化進程,降低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市場依賴程度
第十二章 推進改革創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海商業大集團
一 加入WTO後上海商業企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目前上海商業企業的整體競爭力處在全國領先地位
(二)未來幾年上海商業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上海商業企業將面臨來自國內外的雙重競爭和挑戰
二 當前制約上海商業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制約上海商業企業整體競爭力提高的因素分析
(二)小結
三 國際著名零售業集團的成長經驗和國際零售業發展的最新趨勢
(一)國際著名零售業集團的成長經驗及其啟示
(二)當今國際零售業發展的幾個主要趨勢
(三)小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售業集團的基本特徵
四 上海、廣東商業零售業發展的比較分析
(一)上海、廣東商業零售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特點比較
(二)上海、廣東發展商業大集團的思路和舉措
五 以改革、創新為手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海商業大集團
(一)以優勢企業為龍頭,對原有的國有商業集團實施資本重組和整合
(二)大力鼓勵和扶持民營商業集團發展
(三)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跨行業的收購、兼併和聯合,加快市場開拓步伐
(四)為商業流通企業的發展和成長創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律環境
(五)打通內外貿之間的界限,為跨國經營打好基礎
(六)從戰略高度重視和推進技術創新,以信息化提升商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十三章 外資併購中國企業:背景、影響與對策
一 外資併購風起雲湧的背後:國際和國內背景分析
(一)跨國併購已成為最重要的國際直接投資方式
(二)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給外資併購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三)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需要外資併購的積極參與
(四)跨國外資併購是全球性產業轉移的重要方式
(五)外資併購中國企業的法律和制度環境日趨完善
二 外資併購中國上市公司的行業分析
(一)全球跨國併購的行業特徵及其在中國的反映
(二)我國今後可能出現大規模外資併購的主要行業分析
三 外資併購中國企業所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一)外資的跨國併購會形成行業壟斷和產業滲透,衝擊國內企業的市場份額
(二)跨國集團對國有企業的併購可能導致民族品牌的大量流失
(三)外資併購可能會進一步加重我國的就業壓力
(四)大規模的外資併購會影響我國的國民經濟控制力,並可能對我國的經濟安全產生一定的威脅
四 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外資併購在中國的發展
(一)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外資併購的產業導向,實施有差別的行業跨國併購政策
(二)完善有關外資併購的法律體系,制定明確具體的操作規程,依靠法律、制度手段來規範外資併購,減少政府的直接干預行為
(三)以市場化的手段處理外資併購中的國有資產評估問題
(四)妥善處理外資併購中可能產生的富餘人員的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問題
(五)加快改革和創新,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大集團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