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學家2007

論社會整體利益的經濟法調整 論抽籤程式在經濟法中的運用 經濟法與公益訴訟的契合性分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平裝: 41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43704
條形碼: 9787301143704
尺寸: 22.8 x 16.8 x 2 cm
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經濟法學家2007》是一部關於經濟法的研究性文集。美國金融機構的高管們,他們對公司的責任只是代理責任。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權範圍內工作,只要沒有越權,最後的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擔。被代理人就是公司,就是全體股東。這一基本原則,也是在實物經濟基礎上形成的。但是,在虛擬經濟中,作為公司高管們的“代理人”,在公司盈利時,他們的工資和獎勵就是天文數字。公司破產時,他們離開公司依然能獲得數額可觀的金錢補償。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槓桿作用,落實到高管們身上,就變成“單項槓桿”,無論公司盈利,還是虧損,還是破產,他們都收入不菲,令依然從事實物經濟的亞洲企業的高管們望塵莫及。
現在,華爾街上,連雷曼兄弟公司都破產了,《破產法》依然不能讓將公司搞破產的高管們承擔法律責任。依照現在的《破產法》,高管們除了名譽受到損失外,如果他們沒有越權問題,也沒有刑事問題,他們就沒有法律責任。
但是,就是這種沒有“法律責任”的行為,讓全世界人民都承擔債務,正常的經濟生活遭受“金融地震”的震盪,通貨膨脹的海嘯以及貨幣貶值的颶風,更吹向所有的居民家庭。還是這種沒有“法律責任”的行為,讓全世界各國的財政部都面臨財政赤字,讓各國政府都面臨政治壓力。最後,全體納稅人為華爾街的冒險“埋單”。
虛擬金融交易的公司盈利時,與大多數納稅人無關。這些公司將要破產時,全體納稅人就要挺身而出來救助。權利與義務如此之不對稱,如此之不合理,這能說是“公平”嗎?這能說是“正義”嗎?用最通俗的話說:這合情理嗎?但這卻是“合法的”。我們當然要質疑,當然要反思!
公平與法律,正義與法律,情理與法律之間,出現了如此大的矛盾,這就說明法律出了問題。有問題的法律,就需要修改。否則,這樣矛盾重重的法律,就如同廢紙。
這就是目前華爾街市場上正在運行的法律。這些法律已經不能維持市場的公平,也難以維護社會的正義,不能預防危機的發生,更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在虛擬經濟形態下,這些屬於實物經濟形態的法律,顯得太過寬容,手足無措,只能望洋興嘆。

目錄

經濟法總論
權力經濟向法治經濟的變革——中國經濟法制建設三十年回顧與前瞻
經世濟民之法的社會公平觀詮釋——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對象的解讀
經濟法視野中的弱勢群體——以消費者等為對象的考察
經濟法實質正義及其實現機制
論經濟平等權
經濟法訴訟程式與非訴程式的結構分析
論社會整體利益的經濟法調整
論抽籤程式在經濟法中的運用
經濟法與公益訴訟的契合性分析
中美政府執法與法院司法關係的比較
論《勞動能力權法》的創製
巨觀調控法
論巨觀調控政策的程式法保障
論巨觀調控行為的可訴性
加強和完善我國巨觀調控立法
政府採購社會政策功能的正當性及當事人利益保護
利用政府採購實施巨觀調控的障礙及法律對策
招標投標法的內容應當納入政府採購法
高新技術產品政府採購的法律適用分析
稅收調控法等於稅法嗎?——從稅法基本原則角度的考察
特別納稅調整規則法理基礎之探究
企業所得稅法統合的內在局限
企業所得稅合併的法律分析
論公司破產清算程式中稅收債權的保護
能源稅中的幾個稅法問題
弱勢群體財稅法保護的框架思考
論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之間的博弈均衡
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的監管立法評析
貨幣區域化的法理思考與裁判標準——寫在我國《物權法》通過之後
我國國庫管理立法的理念更新與制度設計
中國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銀行契約的特殊性及其治理架構
論商業銀行強制型市場退出的法律完善
我國高等教育消費信貸法律問題探討
評證券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兼論客戶、證券公司、存管銀行間的法律關係
外國企業來我國上市的必要性及其法律準備
中國證券市場建設之若干法律路徑的效用分析
論我國股東代表訴訟中訴訟主體的確定
有爭議破產債權的確認——兼論我國新《企業破產法》的完善
構建我國徵信體系的法律與經濟思考
環境規制的法律政策研究——以經濟學的分析方法
市場規製法
論市場競爭關係的經濟法調整
試論市場規製法基本原則
反壟斷法的精神維度——基於農民階層與經濟法的雙重分析視角
略論反壟斷權的合理配置
反壟斷法豁免制度變化與趨勢分析
論反壟斷法中的最小豁免原則 張江莉
我國《反壟斷法》程式制度的解讀與反思 陳治
反壟斷法執行程式的最佳化
——為構建公私分工、合作、協調的中國反壟斷法
執行程式而努力 王健
論反壟斷法中的槓桿原則 姚保松
我國反壟斷法消費者實施機制的建立——潛在問題與法律對策 張永忠
論消費者在反壟斷民事訴訟中的起訴資格 陳承堂
技術標準化過程中的利益平衡——兼論新經濟下智慧財產權法與反壟斷法的互動 陳鳴
美國和歐盟對特許經營限制競爭行為規制之比較 彭真軍
憲政分權與行政性壟斷規制——美國“州行為法則”評析 葉衛平
行業協會行為的競爭法調整——解讀我國《反壟斷法》對行業協會的規制 徐士英
論行業協會的經濟法主體地位——兼評行業協會在我國《反壟斷法》中的地位 周藝燕
競爭文化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研究 李長健 徐海萍
試析我國經濟立法的程式性規範——以反不正當競爭法證據規範展開 王作全 王立明
蘭州牛肉麵限價事件的經濟法制度與法理評析 閆海
節能減排背景下的中國供熱體制改革與立法 肖江平
商品房銷售中明碼標價問題的法律分析 陳雲良 黃勁
對我國廉租住房立法的建議 符啟林 羅晉京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