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經濟學科學]

經濟學[經濟學科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對稱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

釋義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

西方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西方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經濟學的發展曾經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個體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經濟學起源於古代中國經濟思想、希臘色諾芬與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早期經濟學,經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恩斯、中國經濟學家等經濟學家的發展,經濟學逐步由政治經濟學向科學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實際套用不斷完善。

經濟學起源

人類經濟學起源於中國古代以經世致用為代表的價值觀,均富、損有餘而補不足為代表的平等觀,交相利、義利統一為代表的生產關係觀,通功易事為代表的貿易觀,農本工商末為代表的產業觀等等早期經濟思想。中國古代早期經濟思想雖然比較零散,分見於不同的思想家,但從綜合來看比斯密《國富論》更完整系統,包含了人類經濟思想發展的所有萌芽;從人類經濟學發展的內在邏輯來看,包括斯密《國富論》在內的所有西方經濟學都是中國古代經濟思想的抽象發展。中國古代早期經濟思想和後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為中國經濟學實現更高層次的綜合、建構人類一般的科學經濟學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分工論和亞里士多德關於商品交換與貨幣的學說。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莊,如何使具有使用價值的財富得以增加。

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認為農業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職業,這對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和以後法國重農學派都有影響。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從人性論、從國家組織原理,以及從使用價值的生者。但是他對追求貨幣財富的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都從公正原則出發持否定態度。古羅馬的經濟思想,部分見於幾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圖(公元前234~前149)、瓦羅(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19世紀末期,隨著資產階級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演變,即更傾向於對經濟現象的論證,而不注重國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經濟學家改變了政治經濟學這個名稱。英國經濟學家W.S.傑文斯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確提出應當用“經濟學”代替“政治經濟學”,認為單一詞比雙合詞更為簡單明確;去掉“政治”一詞,也更符合於學科研究的對象和主旨。1890年A.馬歇爾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原理》,從書名上改變了長期使用的政治經濟學這一學科名稱。到20世紀,在西方國家,經濟學這一名稱就逐漸代替了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發展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經濟學家看來,所謂經濟,就是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動,所謂經濟學就是教人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經世致用的學問。但隨著後來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出現、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產生出商品經濟,發展出市場經濟,提升為知識市場經濟,衍生出虛擬經濟;經過西方古典-新古典-新興古典經濟學家與時俱進線性抽象的一路折騰一路演化,價值逐步異化為價格,異化為金錢,經濟活動逐步異化為賺錢,經濟學也就逐步異化為教人怎樣賺錢,包括怎樣投機賺錢。隨著產品的邏輯逐步演變為貨幣的邏輯,衍生出金融的邏輯,最後產生出金融泡沫,虛擬經濟也就演變成虛幻經濟。當金融泡沫破滅,虛幻經濟就釀成金融危機。

這樣人類經濟就由常態進入非常態,催化經濟非常態的西方經濟學也就成了非常態經濟學。現在人類面臨的問題,是使經濟與經濟學由非常態重新進入常態,從而完成人類經濟與經濟學發展的大圓圈。這個大圓圈的起點與終點都是經濟的本質價值,都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經濟學思想;只不過經過人類經濟與經濟學否定之否定的發展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經濟學思想獲得了現代經濟學的形態,其中包含了西方經濟學發展的合理因素。

經濟學專業學會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於1930年成立,是全球經濟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業學會之一,聚集了全球範圍內最頂尖的經濟學家。學會的主要活動包括出版Econometrica等頂尖學術期刊,以及在全球六大地區組織學術會議。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兩岸三地學者與西方學者的學術交流,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決定在中國定期召開年會,簡稱為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中國年會(CMES)。

經濟學核心思想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通過研究、把握、運用經濟規律,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最大限度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與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經濟學核心規律

經濟學核心規律是由經濟活動中最深層次的本質展開來的經濟活動的內在必然聯繫,決定支配經濟活動中其他層次的規律。經濟發展是價值的發展不是金錢的增長。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價值規律而非價格規律是經濟學的核心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價值規律而非價格規律是經濟學的核心規律。以經濟為中心是以再生生產力為中心而非以錢為中心,經濟發展是價值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再生生產力的發展、中國人民創新能力的發展而非GDP數字增長。

從現象看經濟發展是社會財富快速增加;從本質看經濟發展是先進生產力快速發展。社會財富快速增加不僅是高樓林立,先進生產力快速發展應落實為社會資源可再生能力、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與人民生活狀況確實改善。改革開放發展的根本目標,就是提高、進一步提高、再進一步提高“先進生產力”——再生生產力。

經濟學基本原理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經濟學公理

經濟學公理 用命題表達的經濟現象最深層次特殊本質的抽象。

經濟學定理

經濟學定理 由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用命題表達的經濟現象次深層次特殊本質的抽象。

經濟學的對象

經濟學的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社會經濟發展是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因此主體創造、轉化、實現價值過程中主客體的對稱關係,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規律,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規律。

經濟學出發點

經濟學出發點是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的對稱關係。經濟客體和經濟主體的對稱關係展開為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運動,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運動形成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展開為經濟學的邏輯體系。經濟學的出發點和經濟的出發點是一致的,經濟學的邏輯和經濟發展的規律是一致的。

經濟學理論

經濟學理論 由經濟學概念、範疇與範疇體系組成的經濟學邏輯體系,包括科學的經濟學理論與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即經濟學科學真理,內容是反映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經濟學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往往是複雜經濟現象中某些方面的抽象,是片面的,包含著合理的因素。

經濟學基礎理論

經濟學基礎理論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範疇、判斷與推理,包括經濟學體系的出發點與經濟學的根本方法。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

經濟學理論基礎

對稱平衡論是把宇宙萬物產生髮展看成事物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的理論。在社會發展領域,對稱平衡論把社會發展看成以主體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在社會經濟領域,對稱平衡論把社會經濟發展看成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對稱平衡論把對稱看成動態的非線性過程,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具體反映。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次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對稱平衡論是一切科學的最基礎理論。以對稱平衡論為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實現了經濟學學科範式與科學範式的接軌,使經濟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以對稱平衡論為理論基礎的對稱經濟學結束了人類經濟學的史前史。

經濟學體系

闡述經濟學公理、原理、定理的邏輯體系,包括學術體系與教科書體系,後者是前者的展開和註解,由概念、判斷、推理組成。經濟學體系中概念、判斷、推理的內容是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人工語言。數學語言是一種人工語言)。經濟學體系的內容包括:經濟學的性質、方法、對象、功能、歷史發展、出發點、經濟主客體關係、核心規律、各個規律的關係、經濟規律的實踐運用。

經濟學的形上學

經濟學的形上學 經濟學的本體論,經濟現象後面的深層次本質、經濟與經濟學發展的規律、經濟學發展的脈絡、各種經濟學理論及其背後經濟學範式產生和轉化的內在必然性及對這種必然性的理論反映。

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經濟學的哲學基礎任何經濟學流派都有它的哲學基礎,即使打著“拒斥形上學”旗號的經濟學流派,也有它的哲學基礎。西方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經驗主義與證偽主義。對稱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對稱哲學——思辨與實證相統一的科學的哲學。

經濟理性

經濟理性 解釋經濟現象、探討經濟本質、思考經濟問題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

經濟學思維方式

經濟學思維方式 認識經濟現象、把握經濟規律、揭示經濟本質、指導經濟工作的思維方式。由於經濟現象的複雜性,經濟學思維方式必須是對稱邏輯的非線性思維方式。

經濟學方法

經濟學方法 研究經濟現象、把握經濟規律、認識經濟本質、把經濟學原理運用於經濟實踐活動中的方法。由於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所以對稱分析方法是科學經濟學的最基本方法。由於經濟現象是複雜性現象,經濟學方法除了對稱方法,還有五維空間方法、複雜系統論方法,抽象與具體相統一、邏輯與歷史相統一、規範與實證相統一方法等。

經濟學範式

經濟學範式 開展經濟學研究、建立經濟學體系、運用經濟學思想的坐標、參照系與基本方式,經濟學體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

經濟學研究範式

經濟學研究範式 通過經濟學研究方法、建構經濟學體系的方法、學術評價標準體現出來的經濟學範式。經濟學範式是經濟學內容和方法的統一,經濟學研究範式就是經濟學範式中的方法部分。

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 擁有自己原創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經濟學人。

世界一流經濟學家

世界一流經濟學家 擁有自己的經濟學範式與原創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其原創的經濟學範式與經濟學基礎理論構成人類經濟學發展史中的某個大圓圈、為人類經濟學發展做出里程碑式貢獻的經濟學人。

科學經濟學

科學經濟學 反映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科學經濟學看來,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層面。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之別。因此科學經濟學也叫一般經濟學或一般理論經濟學。由於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所以科學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

演化經濟學

演化經濟學 研究經濟演化發展過程的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揭示人類經濟活動從本質到現象的展開,所以對稱經濟學也是一種演化經濟學。人類經濟活動本身就是從本質到現象的展開,作為對稱經濟學的演化經濟學是科學的演化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係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經濟學。嚴格意義上,經濟學就是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要求用主客體的對稱分析代替純客體的線性分析,用五維空間分析代替平面二維分析,用複雜系統論分析代替還原論分析,用規範分析代替實證分析,用規模分析代替邊際分析,用“邊際效益分析”提升“邊際效率分析”,用價值經濟學代替價格經濟學,用價值機製取代價格機製成為市場的核心機制,用國民福利體系代替GDP增長體系,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代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用科學發展代替增長。秉持線性思維方式不可能建構真正的發展經濟學。

精準經濟學

精準經濟學 通過認識經濟深層本質、把握經濟深層發展規律、建立經濟深層對稱結構,建構精準經濟模式,準確預測經濟發展趨向、精準達到預期經濟目標、使經濟效益最大化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屬於對稱經濟學範式,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是對稱經濟學理論向經濟實踐轉化的中間環節,因此是套用經濟學。精準經濟學重戰略分析與定性分析,因此不同於建立精確數學模型的計量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新常態經濟學

新常態經濟學新常態經濟是對稱態經濟,新常態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新常態經濟與GDP經濟是不同的經濟形態,以對稱平衡論為理論基礎的對稱經濟學或新常態經濟學與以一般均衡論為理論基礎的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GDP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主流經濟學

主流經濟學 在經濟學界擁有領導權與話語霸權、對政府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起指導、主導、引導和主要影響作用的經濟學說。經濟新常態為科學的經濟學成為主流經濟學奠定了實踐基礎。

轉型經濟學

轉型經濟學 以轉型經濟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是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軌基礎上的經濟學範式轉換的經濟學。轉型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在舊範式框架中不可能有真正的轉型經濟學,只有在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才有真正的轉型經濟學。

空間經濟學

空間經濟學 空間經濟學是根據時間、層次、傳統三維空間相互轉化原理研究經濟發展規律、預測經濟發展趨向、進行經濟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空間結構、取得經濟規模效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是結構經濟學向發展經濟學轉化的中間環節。空間經濟學與結構經濟學使發展經濟學成為科學。

結構經濟學

結構經濟學 用結構方法解釋經濟現象、認識經濟規律、揭示經濟本質的經濟學。舊結構經濟學是靜態的、純客體的三維空間結構方法。新結構經濟學是動態的、主客體統一的五維空間結構方法。

新結構經濟學

新結構經濟學 在結構經濟學的範式框架中提出結構經濟學的新的基礎理論,包括新的結構經濟學概念、範疇與新的結構經濟學原理,比如對稱經濟學第一次提出以經濟主客體對稱關係為經濟的核心結構,經濟主客體對稱關係原理為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就是結構經濟學的新的基礎理論,對稱經濟學就是新結構經濟學。對稱經濟學用時間、空間、層次統一的五維結構方法解釋經濟現象、認識經濟結構、把握經濟規律、揭示經濟本質。在對稱經濟學看來,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結構是基本的經濟結構,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係是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所以新結構經濟學又可以稱為發展經濟學。

部門經濟學

部門經濟學 研究社會各個經濟領域發展規律的經濟學,如物質經濟學、文化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企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部門經濟學與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的關係既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又是一般和特殊的關係,部門經濟學以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為理論基礎,是科學的一般經濟學在具體經濟領域的運用。所以部門經濟學屬於科學的經濟學範式,沒有把巨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割裂開來研究,與屬於西方經濟學範式、把巨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割裂開來研究的總量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有本質的不同。

信息經濟學

信息經濟學 研究信息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作用與發展規律,信息產業作為新的產業形態、信息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規律的學科。在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信息經濟學建立在對稱平衡論基礎上。在西方經濟學範式框架中,信息經濟學建立在一般平衡論基礎上。在對稱平衡論基礎上,信息經濟學是對策論的基礎。在一般平衡論基礎上,信息經濟學衍生出博弈論。

知識經濟學

知識經濟學研究知識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作用與發展規律,知識產業作為新的產業形態、知識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規律的學科。它屬於對稱經濟學範式,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智慧經濟學

智慧經濟學 是關於智慧經濟的發展規律,智慧經濟學的方法、性質、結構、功能、發展趨向的學科。

對策論經濟學

對策論 經濟學以對策論為方法論原則的經濟學。通過對策來實現的對稱,是一個從主觀到客觀、經濟主體到經濟客體的自上而下層層遞進的過程,是通過主觀整合客觀、經濟主體整合經濟客體的立體動態系統,體現了主客體的相互轉化原理。對策論經濟學以知識經濟學為理論基礎。

知識運營學

知識運營學通過研究知識運營的本質、性質、規律,以建立知識運營的結構、方式、模型,使知識在經濟系統中功能與價值最大化、產品附加值最大化的學說。

再生經濟學

再生經濟學以資源最佳化再生為研究對象、揭示資源最佳化再生規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規律的經濟學。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

工程經濟學

工程經濟學 把經濟活動當做系統工程來運籌的經濟學,是套用經濟學。

名牌經濟學

名牌經濟學 對名牌經濟形態及其結構,名牌的理論、方法、模式及其功能和意義作系統闡述的學科。

和諧經濟學

和諧經濟學 研究經濟各要素之間對稱關係,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

幸福經濟學

幸福經濟學 以人的幸福、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標準、目的,以價值機制為經濟與經濟學核心機制的經濟學。屬於對稱經濟學範式,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對稱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是運用對稱的、五維空間的、複雜系統論的方法,以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係為出發點,以主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實證性與規範性的統一為基本原則,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對稱發展觀為核心,建立起來的科學的、一般的、人類的、與政治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科學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經濟學科學理論體系。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的對稱經濟學與以一般均衡理論為理論基礎的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由於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所以只有對稱經濟學才是科學經濟學。

現代經濟學

現代經濟學是與西方現代經濟學不同的新的經濟學範式。現代經濟學是運用對稱、五維空間、複雜系統論方法,以對稱平衡論為理論基礎,以主體為主導的主客體對稱關係為出發點,以智慧經濟時代的經濟發展規律為對象,以附加值為核心概念,以現代化經濟體系、現代產業體系、智慧經濟、知識經濟、知識運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政府巨觀調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業4.0、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經濟高質量發展、包容性發展、企業成長性、大健康等為基本概念,指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現代經濟學是對稱經濟學,是發展經濟學,是科學經濟學。現代經濟學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是開發中國家趕超戰略的理論基礎,是人類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軌的理論基礎,也是人類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軌基礎上的經濟學範式轉換。

中國經濟學

中國經濟學是中國人根據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對稱邏輯思維方式創立的具有高度原創性的新的經濟學範式,在理論基礎、體系結構、實踐功能方面同現有的西方經濟學流派有本質的不同;既反映人類一般經濟規律、又反映中國經濟特殊規律,能有效解釋中國經濟現象、指導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中國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理論基礎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學應是西方經濟學合乎邏輯的發展,是對後者的相容和超越;中國經濟學代替西方經濟學成為人類經濟學的主流,是通過空間交替展示時間之矢的人類經濟思想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中國經濟學是東方經濟學的代表,也是東方經濟學的典型形態。中國經濟學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對稱、非線性、複雜系統論是中國經濟學範式的基本特徵。中國經濟學範式就是對稱經濟學範式。改革開放以前在中國推行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改革開放以後在中國流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等都不是中國經濟學;僅僅提出建構中國經濟學的構想,而沒有形成中國經濟學範式和體現中國經濟學範式的經濟學體系,也不是中國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是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慨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範式是運用西方線性非對稱思維方式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範式,屬於片面反映經濟發展規律的政治經濟學。以一般均衡理論、配置經濟學、價格經濟學為基礎理論、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經濟人”假設為理論出發點、以私有制為經濟基礎、以價格機制為市場的核心機制、以競爭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博弈為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式、以利潤最大化為微觀經濟的最終目標、以GDP經濟規模最大化為巨觀經濟的最終目標、以線性非對稱思維方式和還原論思維方法為方法論特徵、擅長數量分析、在“實證化”的名義下把經濟學的實證性與規範性對立起來,是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模式、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線性、抽象性、片面性,是西方經濟學範式的基本特徵。

西方經濟學學術派系

一般均衡理論

一般均衡理論用價格來衡量的使一切商品都處於供求相等狀態的均衡即一般均衡狀態的理論,是西方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也是西方經濟學包括剩餘價值理論與帕累托改進理論的理論基礎。一般均衡理論必然要求以價格機制為市場的核心機制,因此價格經濟學是以一般均衡理論為理論基礎的西方經濟學的核心。

價格經濟學

價格經濟學通過把價值歸結為交換價值,把價格和價值劃等號、金錢和財富劃等號、賺錢和創造財富劃等號、把經濟發展歸結為GDP增長、只會邊際效率分析不會邊際效益分析的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方法

新古典經濟學 方法以一般均衡理論為基礎、價格經濟學為核心、把價值歸結為交換價值對人類一切經濟活動進行邊際效率分析的方法。

配置經濟學

配置經濟學 以資源最佳化配置為研究對象、通過資源最佳化配置實現GDP 增長與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學。

博弈論經濟學

博弈論 經濟學 以博弈論為方法論原則的經濟學。由於博弈論以信息不對稱為本質特徵,所以博弈論經濟學也就是不對稱經濟學。博弈論經濟學以信息經濟學為理論基礎。

總量經濟學

總量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中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與財政、人口與就業、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成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等巨觀經濟現象的學科。總量經濟學屬於西方經濟學範式,由於把巨觀經濟領域與微觀經濟領域割裂開來研究,與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的關係既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所以無法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巨觀經濟領域的特殊規律,只能對巨觀層面的經濟現象進行現象學意義上的描述。從科學學的角度而言,由於不能研究一般經濟規律與巨觀經濟領域的特殊經濟規律,總量經濟學不能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科。

個體經濟學

個體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中研究個體家庭企業、生產者與消費者、產品與交易、供給與需求、成本與利潤、效用與價格、市場邊界與政府干預、博弈與對策、競爭與合作、均衡與配置等微觀經濟現象的學科。個體經濟學屬於西方經濟學範式,由於把巨觀經濟領域與微觀經濟領域割裂開來研究,與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的關係既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所以無法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微觀經濟領域的特殊規律,只能對微觀層面的經濟現象進行現象學意義上的描述。從科學學的角度而言,由於不能研究一般經濟規律與微觀經濟領域的特殊經濟規律,個體經濟學不能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科。


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學派是產生於15世紀,認為財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領域和堅持國際貿易、保護國內市場的經濟學派。

重商主義學派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歷史時期,大約從15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上半期為早期重商主義,從17世紀上半期到18世紀下半期為晚期重商主義。早期主張嚴禁金銀出口,對外貿易奉行絕對的“少買多賣”的原則,代表人物為義大利的安東里奧·塞拉,英國的約翰·黑爾斯和法國的安·德·蒙克萊田。晚期則重視扶植工廠手工業的發展和擴大商品出口,並允許貨幣出口和發展殖民地轉運貿易,主張降低物價和外國競爭,但要求對外貿易出超,獲得貿易順差,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托馬斯·孟,詹姆斯·斯圖亞特和德國的菲利普·威廉·馮·霍尼克。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的科學。

邊際效用

這是19世紀70年代初出現在西歐幾個國家的一個科學的經濟學派,以倡導邊際效用價值論和邊際分析為共同特點,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兩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為基礎的心理學派或稱奧地利學派,其主要代表為奧國的C.門格爾、F.von維塞爾和E.von柏姆-巴維克等,在當代尤以哈耶克思想聞名於世,是經濟學的“異端”。一是以數學為分析工具的數理學派或稱洛桑學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國的傑文斯、法國的L.瓦爾拉斯和V.帕累托。邊際效用學派在美國的主要代表是J.B.克拉克,他在邊際效用論的基礎上提出邊際生產力分配論,對各種收入的來源進行了科學的解釋。當代經濟學家把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出現稱為“邊際革命”,即對古典經濟學的革命。這個學派運用的邊際分析方法,後來成為經濟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 新古典經濟學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劍橋大學的馬歇爾,他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繼承19世紀以來英國經濟學的傳統,兼收並蓄,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邊際生產力論等綜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以完全競爭為前提、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相當完整的經濟學體系,這是繼J.S.密爾之後經濟學的第二次大綜合。他用漸進的觀點分析經濟現象;用力學的均衡概念和數學的增量概念分析商品和生產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價格的決定;用主觀心理動機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在靜態、局部均衡分析的框架內引進時間因素等。他用均衡價格論代替價值論,並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建立各生產要素均衡價格決定其在國民收入中所占份額的分配論。他主張自由放任,指出經濟可以通過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新古典經濟學從19世紀末起至20世紀30年代,一直被經濟學界奉為典範。

· 制度學派

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出現的歷史學派變種。它的主要代表有T.凡勃倫、J.R.康蒙斯、W.C.米切爾等。他們把歷史學派的方法具體化為制度演進的研究,對“科學”的經濟理論的意義予以否定,是資本主義的深刻批判者,提倡社會變革的改良主義政策。

· 瑞典學派

此外,在北歐出現了以K·維克塞爾(1851~1926)為代表的瑞典學派,提出與馬歇爾不同的理論體系,強調投資與儲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論,在這一時期的經濟學中,占有特殊地位。

·歷史學派

19世紀上半葉德國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出現了以國家主義F.李斯特為先驅的德國歷史學派。歷史學派分為舊歷史學派和新歷史學派兩個階段。以W.羅雪爾為創始人的舊歷史學派活動於19世紀40~70年代。他們反對19世紀中葉以前的英法傳統經濟學,以歷史歸納法反對抽象演繹法;以歷史反對理論,否認經濟規律的客觀存在;以國家主義反對世界主義;以生產力的培植反對交換價值的追求;以國家干預經濟反對自由放任。70年代德國出現了以G.von施穆勒、A.華格納(1835~1917)、L.布倫塔諾(1844~1931)等為主要代表的新歷史學派,他們在上述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改良主義的“社會經濟政策”,因而被稱為“講壇社會主義者”。

重商主義

16~17世紀,西歐商業的興起和發展,促使自然經濟瓦解,國內市場統一,並通過殖民活動和對外貿易的擴張積累了大量資金,推動了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正是在這一時期產生了重商主義思想。重商主義原指國家為獲取貨幣財富而採取的政策。16世紀末以後,在英、法兩國出現了不少宣揚重商主義思想的著作。重商主義重視金銀貨幣的積累,把金銀看作是財富的唯一形式,認為對外貿易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過出超才能獲取更多的金銀財富。因此,主張在國家的支持下發展對外貿易。但是重商主義的研究只限於流通過程,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並且,它用不創造價值的流通領域解釋財富,這種財富觀是不科學的。

古典經濟學

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產生了由流通過程進入生產過程研究的古典經濟學。古典經濟學的先驅是英國的W.配第和法國的P.布阿吉爾貝爾。配第的主要貢獻在於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一些基本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初步考察了工資、地租、利息等範疇。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布阿吉爾貝爾指出流通過程不創造財富,認為只有農業和畜牧業才是財富的源泉。

科學化

古典經濟學在19世紀初發展到頂峰的同時,也開始著它的科學化過程。法國的J.-B.薩伊和英國的T.R.馬爾薩斯是把古典經濟學科學化的創始者。薩伊擯棄勞動價值論,發展了斯密的三種收入決定交換價值的科學觀點;他還從效用價值論出發,轉到生產費用論,進而建立“三位一體公式”的分配論。

他還提出“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的市場法則,根本否認經濟存在供求脫節和普遍生產過剩的可能性,是為“薩伊定律”。馬爾薩斯在將斯密學說科學化的同時,同李嘉圖進行激烈論爭,他抓住李嘉圖在價值論上無法解決的難題進行抨擊,並否定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和關於利潤來源的學說。J.密爾和J.R.麥克庫洛赫是斯密和李嘉圖的信徒,注釋和通俗化他們的學說,卻把李嘉圖學說推進了死胡同。

19世紀後期,在實證主義思潮的衝擊下,經濟學拋棄古典經濟學或對古典經濟學進行批判,建立了新的科學的經濟學,成為現代主流經濟學的思想來源,這就是新古典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

由經濟學基本概念、範疇與範疇體系組成的理論體系,包括一般的理論經濟學與特殊的理論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科學經濟學是一般的理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特殊的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為分支經濟學提供理論基礎。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反映人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經濟學理論,由經濟學公理、定理與定理體系組成。科學的理論經濟學不但有經濟學基礎理論,而且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只有經濟學基礎理論,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分為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整體經濟學,是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的統一。

經濟學家曾經給出定義: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他們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進行分配。

——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經濟學科學] 經濟學[經濟學科學]

一般學者會把研究範圍歸納入“微觀”或“巨觀”層面。“個體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或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決策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經濟物品的消費、生產過程中稀缺資源的投入、資源的分配、分配機制上的選擇等等。“總量經濟學”則以地區、國家層面作為研究對象,常見的分析包括收入與生產、貨幣、物價、就業、國際貿易等問題。

一般情況下,經濟學理論建基在理性的“極大化”這假設之上,每個人都會在局限下選取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假設真假並不重要,只要假設推論出來的可被驗證含意,能夠解釋及推測現實世界,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但是奧地利經濟學的理論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動的行動公理基礎之上。其學派旗幟鮮明的反對把理性狀態和極大化作為 經濟學的邏輯前提。

凡是有解釋能力的理論,都一定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實推翻。 我們永遠不能證明一個理論,因為下一次的事件總會有機會推翻該理論。

日常中經濟問題主要分為兩點:

1.研究人預期在不同的選擇下“將會怎樣”;

2.探討人在選擇下“該要怎樣”。

前者稱為“實證經濟學”,後者稱為“規範經濟學”,而日常在學校教授的經濟學課程屬於“實證經濟學”。

最新發展

經濟學的最新發展是對稱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是我國 學者運用中國傳統的對稱方法、“五度空間”方法與模式,以主體與客體相對稱、主體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為基本原則與基本線索,建立起來的科學的、一般的、人類的、與政治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政治經濟學是研究各個階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經濟學。由於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雖然有的政治經濟學也標榜自己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所以政治經濟學作為範式是前經濟學。對稱經濟學第一次真正把經濟規律確立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使經濟學在對象、性質、結構、功能方面實現了與其他科學的並軌,實現了經濟學由學說向科學的轉化、由政治經濟學向科學經濟學的轉化、由階級的經濟學向人類的經濟學的轉化,使經濟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這是經濟學範式的革命。對稱經濟學的產生結束了人類經濟學的史前史。

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範式是與一般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特殊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不能成為科學的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之所以不能成為科學的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是由於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政治經濟學之所以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是因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由參與經濟活動的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的。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級在社會規律中的地位不同,但總體上社會經濟規律是他們合力的結果。只有對不同的階級在社會經濟規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定位、公正的評價,才能真正正確認識和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而作為“階級的真理”的政治經濟學,因為都是特定階級的利益的代表,雖然都能對本階級的地位和作用有充分的反映,因而也從某個側面反映社會經濟規律,但從總體上不能把握社會經濟的發展規律。政治經濟學不可能成為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也就不可能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凡是以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社會主義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都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有以一般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社會主義才是真正的科學社會主義。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所以必須以科學社會主義為理論依據,這就要求不能以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關係,是一般和特殊、巨觀和微觀、整體和部分、具體和抽象的關係。迄今為止的經濟學都是政治經濟學,並不等於經濟學只能是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特殊的理論經濟學,完全可以從中提升出一般的理論經濟學,屬於全人類的理論經濟學。 只有一般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才以一般經濟規律為對象,因而只有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經濟發展觀的理論基礎。在對稱經濟學看來,生產力只是一種生產系統的功能,功能同系統之間無所謂適合不適合問題;有什麼樣的系統,就有什麼樣的功能,有什麼樣的功能(大小),說明有什麼樣的系統。只有系統內部的結構與結構之間、結構與要素之間、要素與要素之間才有是否適合、是否對稱的問題。如果適合、對稱,功能就發揮得好;如果不適合、不對稱,功能就發揮得不好。因此,要調整的是結構和結構、結構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的關係,而不是某個結構、要素和功能的關係。從系統論的眼光看來,只有對稱經濟規律,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對稱運動規律,而沒有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社會系統中,矛盾是相對的,對稱則是絕對的。既然生產力是社會系統的整體功能,那么社會系統中各個要素與結構對稱與否,對生產力功能發揮程度關係重大。但如果把其中一個要素——比如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誇大到不應有的高度,勢必破壞整個社會有機體的平衡,而損害生產力的發揮。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邏輯和歷史的結果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也不應該僅僅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相互對稱、生產力功能最佳發揮的經濟系統。在這個經濟系統中,公有制不是只有一種形態,某種特定的公有制形態不是其中必要的環節。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區別開來的最本質特徵,不是經濟系統中的某一個要素,而是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對稱、效率與公平的一致。

對稱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創立的、高度原創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是以對稱哲學、五度空間理論、複雜系統論為理論基礎,吸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最新成果,通過對現有世界上經濟學三大流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與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揚棄和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的綜合,建立起來的真正科學的經濟學。全球性金融危機說明,經濟是微觀經濟與巨觀經濟的統一,經濟學是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的統一。隨著生產社會化、經濟巨觀化,經濟學將逐步整體化,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的分離將逐步成為歷史。改革是系統工程,必須用整體的經濟學作指導。作為整體的經濟學,就是經濟學的綜合性、整體性、一般性、人類性,就是經濟學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的統一。而所謂的“經濟學帝國主義”,就是用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的對稱發展觀,代替片面追求貨幣GDP增長的經濟成長觀;就是以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統一、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統一為中介,使幸福與知識、幸福經濟與知識經濟得以統一;就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為核心展開的綜合哲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自然科學、橫斷科學、縱深科學成果的整體學科;就是要素與結構相對稱的經濟學,還原與整體相對稱、微觀經濟與巨觀經濟相對稱的經濟學。改革,就是要建立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相互對稱、生產力功能最佳發揮的經濟系統,就是要建立“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相互對稱、理論功能最佳發揮的經濟學系統。“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相互對稱的邏輯,是“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相互對稱的歷史的濃縮;“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相互對稱的歷史,在“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的雙向運動中形成。在這雙向運動中形成的,就是對稱經濟學。因此,所謂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所謂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統一的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所謂作為整體的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既是經濟與經濟學邏輯的歷史展開,也是經濟與經濟學歷史的邏輯濃縮。只有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的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才是科學的經濟學。

總量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中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與財政、人口與就業、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成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等巨觀經濟現象的學科。總量經濟學屬於西方經濟學範式,由於把巨觀經濟領域與微觀經濟領域割裂開來研究,與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的關係既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所以無法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巨觀經濟領域的特殊規律,只能對巨觀層面的經濟現象進行現象學意義上的描述。從科學學的角度而言,由於不能研究一般經濟規律與巨觀經濟領域的特殊經濟規律,總量經濟學不能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