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葉

絲瓜葉

絲瓜色澤翠綠,營養豐富,是人們喜食的夏季當家蔬菜之一。眾所周知的中藥材絲瓜絡即取材於它。然絲瓜的葉子,亦有很好的藥用價值,能夠清熱解毒,善治癰疽瘡病、蛇蟲咬傷及燙傷等。中醫溫病學家葉天士、王孟英均有用其療疾治病的經驗傳世絲瓜葉 (siguaye)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葉片。絲瓜葉含皂甙。粵絲瓜葉含氫氰酸。

藥理作用

絲瓜葉絲瓜葉

絲瓜葉或全草的水提取物(煎劑加酒精除去沉澱者)可明顯降低乙醯膽鹼對離體豚鼠迴腸的收縮作用,對組織胺的作用也有相似影響,但較弱。煎劑對迴腸則有輕度興奮作用,對離體兔子宮有非常顯著的興奮作用。水提取物對離體兔十二指腸無明顯作用。對大鼠橫膈-膈神經製備也無作用。煎劑對蟾蜍腹直肌則有明顯興奮作用。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無明顯作用,麻醉狗靜脈注射0.1克生藥/公斤,有降壓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20克鮮生藥/公斤,無明顯作用。腹腔注射煎劑1克生藥/只,亦無明顯毒性。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治癰疽,疔腫,瘡癬,蛇咬,湯火傷。

①《綱目》:"癬瘡,頻挼摻之,療癰疽,丁腫,卵頹。"

②《本經逢原》:"搗汁生服,解蛇傷毒,以滓盦傷處,乾即易之。"

③《隨息居飲食譜》:"消暑解毒。治痧穢腹痛,絞汁服。"

④《嶺南採藥錄》:"煎服,治鵝喉。"

⑤《廣州植物志》:"搗爛,治癰疽和小兒夏月皮膚病,有消腫退炎之效。"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兩;或搗汁,研末。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研末調敷。

選方

①治魚臍疔瘡:絲瓜葉、連須蔥、韭菜等分。上入石缽內,搗爛如泥。以酒和服,以渣貼腋下,如病在左手,貼左腋下,右手貼右腋下,在左腳貼左胯,右腳貼右胯,如在中心貼心臍,並用帛縛住,候肉下紅線處皆白,則可為安。(《世醫得效方》)

②治蟲癬:清晨采露水絲瓜葉擦患處。(《攝生眾妙方》)

③治湯火傷灼:絲瓜葉(焙研),入辰粉一錢,蜜調搽之;生者搗敷。(《海上名方,)

④治陰子偏墜:絲瓜葉(燒存性)三錢,雞子殼(燒灰)二錢。溫酒凋服。(《餘居士選奇方》)

⑤治腎囊風熱瘙癢:絲瓜葉四兩,蒼耳草一兩,野菊花二兩。煎水服或外用洗。(《重慶草藥》)

⑥治汗斑:絲瓜葉、硼砂,冰片。搗爛外敷。(《南寧市藥物志》)

⑦治婦人血崩:絲瓜葉炒黑研末。每用二至五錢,酒沖服之。(《閩南民間草藥》)

臨床套用

治療神經性皮炎 :

取鮮絲瓜葉洗淨,搓碎後在局部摩擦,直至局部發紅、見隱血為止。每7天1次,2次為一療程。一般1~2療程,可獲近期療效。

化學成分

1、絲瓜葉含三萜類及其皂甙:21β-羥基齊墩果酸(21β-hydroxyoleanolic acid),3-O-β-D-吡喃葡萄糖基馬勘斯里酸(3-O-β-D-glucopyranosytmaslinic acid),3-O-β-D-吡喃葡萄糖基-2α-羥基棉根皂甙元(3-O-β-D-hlucopyranosyl-2α-hydroxy-gypsonenin),21β-羥基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甙(21β-hydroxyhederagenin-3-O-β-D-glucopyranokide),絲瓜素(ly-cyin)A即是21β-羥基棉根皂甙元(21β-hydroxygypsogenin),齊墩果酸二葡萄糖甙(oleanoli acid-3-glucoside),齊墩果酸葡萄糖-28-二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絲瓜甙(lucyoside)A、B、C、D、E、F、G、H,人參皂甙(ginsenoside)-Re及Rg1,劍葉落酸內酯(machaerinic acid lactone)等。還含黃酮類成分:芹菜素(apigein),揮髮油,丙二酸(malon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ie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和高級烷烴。又含甲氨甲酸萘酯(carbary),磺基奎諾糖基二脂醯基甘油(sulf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s)。

2、粵絲瓜葉含氫氰酸。

治療作用

在農村,農戶常在庭院裡種植絲瓜,既美化了庭院環境,又可將絲瓜作為蔬菜,但相當一部分種植戶卻不知道絲瓜葉子治療畜病的藥用價值。

一、絲瓜葉填塞治瘺管症瘺管在農村獸醫門診臨床上多見。此症多因難治而久不癒合,嚴重影響家畜的健康和使役。對此病的治療,大都採取手術根除,但由於農村受條件所限,手術治療有一定困難,而且此症在進行手術時,則常會引起大量出血。而採用絲瓜葉填塞法治療,可彌補上述不足。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將絲瓜葉用水洗淨,剔除硬莖,切碎、搗爛如泥。先將瘺管開口處進行常規消毒,管腔用生理鹽水沖洗乾淨。然後將絲瓜葉泥塞入管道,使管腔充滿,管口用棉花貼緊,加繃帶或用膠布粘住。兩天后取掉棉花,便於填塞物外流。等10~15天后,即可長出新鮮的肉芽並結痂癒合。

二、絲瓜葉治療豬濕疹豬若患濕疹病,一般在夏秋季多發。此病表現在初期皮膚潮紅、腫脹、發炎,以後出現扁平丘疹,有的形成小水泡或膿庖。豬因奇癢而用力磨擦,導致皮上脫毛或出血,嚴重者導致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和豬體消瘦等。採用絲瓜葉治療的方法是,將絲瓜葉搗爛,用其汁塗擦患病部位,直到皮膚局部發紅為止。每隔兩天擦洗一次,這樣連續2~3次,即可痊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