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文物專家馬魯奎介紹,會通閘始建於元代大德2年(1298年),保存較為完整,總長度在120米以上,臨清會通閘應當是目前所能看到的保存最好的大型元代古閘,規模之大,全國僅見。而會通閘上的絞關石是成對出現的,通過絞繩拉升(類似轆轤),提升閘板,來蓄水泄水,放行船隻,是船閘不可或缺的部件。馬魯奎還介紹,出土的絞關石與會通閘同年,長(殘)2.1米;寬48厘米,厚均37厘米,絞口直徑15厘米。碑刻文字如下:“郡伯妣李氏贈平□□□□,人正承直郎□隴西金□□,二人曰儼曰佑安一紉□□,有禮其後可無憾已銘曰。玄造攸在清平□□,鼎鼎季雁□□,善慶之洽,翁出□□方遠馳鶩,口良□□,藏是玄室,龜趾□□……至順四年(1333)歲次癸酉五月”。根據其上文字記載該絞關石是在漫長使用過程中磨損斷裂的。元至順四年(1333),臨清當地一李氏捐資添設了新的絞關石將其替下,並將廢棄的絞關石改為李氏捐資碑。碑文記載了她的善行及會通閘開關閘的情景。
另外一根絞關石,在臨清閘出土,其上無文字記載,長(殘)1.9米,寬42厘米,厚35厘米。
自今年4月以來,臨清對全國僅存的1.2公里會通河臨清段進行清淤、試掘和修繕。繼會通閘和會通河第一閘(臨清閘)重見天日後,現在又開始對河道進行探底。從河底到會通閘橋面有9.7米,會通閘東河底為水泥鋪地,以西河底鋪有8―10厘米的厚木板。專家說,會通河流經臨清已經屬於末端,加之船閘較高,為船的安全起見,才會鋪有木板。同時,經過精細查看,會通閘內側,北面的閘槽清晰可見;元明清三朝石磚疊加有序,完好的保存了會通河歷史信息,有較豐厚的文化內涵。迄今為止,臨清閘至會通閘清淤接近尾聲;會通閘、臨清閘全部出土;會通橋、問津橋也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