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纈
絞纈,又稱“撮纈”、“撮暈纈”,民間通常稱“撮花”。是我國古代紡織品的一種“防染法”染花工藝,也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韻會》:"纈,系也,謂系繒染成文也。"《一切經音義》“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也。”元代胡三省記道:“纈,撮彩以線結之,而後染色。既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余則入染也。其色斑斕謂之纈。”即依據一定的花紋圖案,用針和線將織物縫成一定形狀,或直接用線綑紮,然後抽緊扎牢,使織物皺攏重疊,染色時摺疊處不易上染,而未扎結處則容易著色,從而形成別有風味的暈色效果
東晉時,此種工藝已在民間流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纈”和“魚子纈”圖案。隋唐時期,絞纈更是風靡一時,史料記載的絞纈名稱就有“大撮暈纈、瑪瑙纈、醉眼纈、方勝纈、團宮纈”等。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絞纈織物上的針眼和折皺至今仍依稀可見,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絞纈技術。北宋初,絞纈工藝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天聖年間,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纈類服裝,民間禁止使用纈類製品,這項規定直到南宋時期才被廢除。
相關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藝的物理、化學作用,使織物上呈現出特殊的﹑無級層次的色暈效果,它是我國古代印染技術的一個巨大成就。現今,這種傳統工藝得到了許多藝術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視。他們在舊有的絞纈工藝基礎上,結合新材料、新工藝,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藝重新煥發青春。
東晉時,此種工藝已在民間流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纈”和“魚子纈”圖案。據傳六朝時期絞纈已經是"貴賤服之"。隋唐時期,絞纈更是風靡一時,史料記載的絞纈名稱就有“大撮暈纈、瑪瑙纈、醉眼纈、方勝纈、團宮纈”等。出現較多的是魚子纈和醉眼纈,這些也就是出土實物中最常見的小點狀的絞纈。
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絞纈織物上的針眼和折皺至今仍依稀可見,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絞纈技術。古代絞纈紡織品出土很多,1972年新疆阿斯塔納177號墓中出土了一件藍地黃點染纈紡織品,是以藍色地上飾以黃色的不規則圓點,錯行排列,每行圓點間距2厘米。此件文物採用了絞纈印染技術。在此墓中一共出土三件絞纈織物,另一件是藍地梅花染纈絹,深藍地,以菱形排列的圓點紋中心填七點梅花紋;還出土一件煙地魚子纈絹,煙色地上,扎染邊長0.2厘米方格紋樣。
相似的染纈織物在阿斯塔那還有出土,1986年308號墓出土一件藍地白點絞纈絹;304號墓出土一件裙子是用絳紫、茄紫染纈的菱形格線花紋,整個裙幅花紋上遺留的染纈時穿線的針眼還清晰可見;阿斯塔那382號墓出土一件菱形方格紋絹,紫紅色地,圖案是白菱形方格內套白點組成的小團花;191號墓出土一件絞纈朵花綺,扎染直徑為9厘米的四瓣花紋。類似的絞纈織物在其他地區也有出土,如甘肅敦煌佛爺廟北涼墓、玉門花海魏晉墓、新疆尉犁營盤墓、青海都蘭吐蕃墓均有出土,圖案以小點狀為主,也有少量網狀和花朵狀。
五代時,染纈沿襲唐代的繁盛繼續得到發展。當時流行在民間的著名染纈有鹿胎纈、錦纈、繭兒纈、蜀纈、撮纈、漿水纈、檀纈、哲纈、三套纈等等。這些名稱有些是根據花色而來,如鹿胎纈是由黃褐色底加白色斑點的花紋而來,在《搜神後記》中就有“紫纈襦”,
而“紫纈襦”就是指有“鹿胎纈”花紋的上衣。從隋墓出土舞俑的著裝上,可以看出絞纈“鹿胎”紋——一種以色為底、以白點為花的單色和多色絞纈紋樣;錦纈是根據錦紋中常見的幾何紋而來;繭兒纈是指蠶繭形的散點適合紋樣。有的則是根據產地而命名,如蜀纈。有的因印染工藝方法而命名,如撮纈是一種絞纈防染印花;漿水纈是一種以漿粉調和的印花漿印工藝。
北宋初,絞纈工藝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宗天聖年間,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纈類服裝,民間禁止使用纈類製品,這項規定直到南宋時期才被廢除。
日本結鹿子和服的染色技藝結鹿子是絞纈的一種,流行於江戶時期。
現代絞纈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藝的物理、化學作用,使織物上呈現出特殊的﹑無級層次的色暈效果,它是我國古代印染技術的一個巨大成就。現今,這種傳統工藝得到了許多藝術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視。他們在舊有的絞纈工藝基礎上,結合新材料、新工藝,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藝重新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