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李鴻章

絕版李鴻章

《絕版李鴻章》,作者,張社生2009年01月由文匯出版社出版,本書收集到千餘幅封存了100多年有關晚清的陳年老照片和銅版畫,以輕鬆詼諧的筆調,為我們呈現出李鴻章的另一半面影。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書籍封面書籍封面

《絕版李鴻章》作者張社生先生因為投身乾他所熱衷的歷史紀錄片,多年來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美國國會圖書館收集到千餘幅封存了100多年有關晚清的陳年老照片和銅版畫,還有《紐約時報》、《倫敦新聞圖片報》、《哈珀周刊》等西洋老報刊上的“時聞”。這些“時間”一股以細節見長,比較寫實,報導以“白描手法”為多。作者從中選取近500幅圖片,其中200幅為首次發表,引用60多段“時聞”報導,均為首次披露的“絕版”史料,編撰了“絕版晚清系列”的第一本《絕版李鴻章》,以輕鬆詼諧的筆調,為我們呈現出李鴻章的另一半面影。“絕版晚清系列”還將聚焦以下五位人物:光緒、恭親王、袁世凱、梁啓超、赫德,作者仍將以絕版的陳年老照片,多國的視野,鮮為人知的段子和鮮活的敘事風格,還原那段風雨飄搖的晚清歲月。1840年後的晚清,在國人的記憶里,恥辱之跡遍地,而李鴻章卻成了聞名世界的風雲人物。李鴻章一生操辦洋務,半輩子和洋人打交道,洋人說到大清國總繞不開他。1896年李鴻章歐美八國行,《紐約時報》日夜跟蹤,天天見報,可說是世界級明星的待遇。庚子事變,李鴻章以一人當十一圍,更是成為各國報紙版面的頭條。

作者簡介

張社生,1984年在上海文廣集團任文藝編導,1994年獲美國紐約理工學院傳媒藝術系電影和電腦特技專業碩士學位。後在美國從事電視製作和影視獨立製片人工作。2001年回國發展,多次和中央電視台合作,其作品在圍內外多次獲獎。其參加執導的《森林之歌》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紀錄片最佳編導獎。創作手法強調聲畫的作用,擅長在作品中設計跌宕起伏的奇特節奏效果。

目錄

第一章 李鴻章小像

李鴻章檔案

李鴻章素描

李大架子1米83

李鴻章的喜好

愛沾個洋氣兒

優點就是“不學無術”

“痞子氣”還真管用

“總統”李鴻章

是個幹事兒的主

帶著棺材滿世界跑

為官之道在於“拼”

他到底颳了多少錢

第二章 中日之爭

蜜蜂叮“考拉”

“黑船”打上門來

同光中興”的中國

佩里回來了

佩里看到的舊日本

佩里的禮品單

鴉片戰爭和《海國圖志》喚醒了鄰居

中國人拿老眼光看人

李鴻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話

最早的李鴻章照片出自蘇格蘭人之手

不是冤家不聚頭

第一斧:中日建交的蠻纏

第二斧:台灣、琉球事件

保定府唇槍舌劍

李鴻章的底氣

甲午失敗為哪樁

戰爭的幾個側面

北洋水師失利原因

逝者追記

貧弱是玩不起戰爭這個奢侈品的

北洋海軍再強,無奈非海洋型國家

參軍為口飯,這樣的軍隊別指望太多

民族的血里就少“專業精神”

中日間的一些數字

“文明戰勝了野蠻”

第三章 帶血的黃馬褂

黃馬褂與三眼花翎

一槍等於打掉了日本一個師

紐約50萬人爭睹黃馬褂

老外也看上黃馬褂

第四章 驚心動魄賢良寺

賢良寺,因名人而出名

早期賢良寺比後來的大三倍

李鴻章故事最多

賢良寺三說法

慈禧為其也流涕

第五章 “李鴻章雜碎

名畫訴說一段歷史

“李鴻章雜碎”的誕生

李鴻章的廚師成了神秘人物

李鴻章成了當時國際流行色

第六章 庚子年李鴻章

十張“洋片”說庚子

“拳匪”乎“團民”乎

“聯合起來打到清國去”

北京遭殃了

令人困惑的一些照片

老狐狸悲壯出山

李鴻章有野心

赫德是個關鍵人物

旗人罵李鴻章,現在又盼他來!

瓦德西最十艮李鴻章

累死平氣死平

北京就像沒事兒了一般

第七章 最後的歸宿

死後的榮耀

李鴻章為“大躍進”做貢獻

……

序言

自從洋人敲開古中華的大門,在國人記憶里,恥辱之跡遍地,可記的片斷多痛楚的行影。像李鴻章這樣的人物,讓人一言難盡,如今思之,不禁為之隱痛不已。我們過去只是從國人的視角看李氏的一生風雲,史家的情感多少滲透在價值筆法里。其間也不免民族主義的成分漸多。但洋人怎樣看這個歷史人物,他們筆下的李氏的形象如何,卻知之甚少。在真正通曉歷史的人看來,李鴻章給世人呈現的往往是半個臉面。

終於在張社生的《絕版李鴻章》里,讀到了那么多鮮為人知的圖片和史料,才知道先前我們對洋人世界的模糊程度。書中的圖片和繪畫都有實錄性,是西洋人為我們留下的中國印象記,這個大清王朝的風雲人物的內心苦樂,文化衝突里的恩怨,總算有了另一種鏡頭。中土社會“被近代”的足跡,在根基上動搖著我們的舊有文明。作為這個文明的官僚使者,李鴻章唱的不過是日薄西山的淒涼之曲。

洋人文化的大規模入侵,對清朝的遺老遺少而言,沒有精神的準備。專制社會下的愚民對此也只是阿Q般地呆看著。張社生借著大量的史料圖片還原著當年的形影,像一部電影,婉轉起伏之間,散落著人間的舊事。

文摘

第一章 李鴻章小像

李鴻章素描

鴻章者,一江淮儒生也,十年修成封疆大吏之身。朝廷倚為“中流砥柱”,西人奉為“當世三傑”,日人稱之“世界五偉人之三”。可謂八面威風,十分成功。然,組成李鴻章之成分終究和他人無甚兩樣,為:一分痞氣,二分底子,三分運氣,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熱忱,七分悟性,八分應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

鴻章者,一漢員是也。二十年為滿清朝廷辦外交,成了“國人皆日可殺,萬口一詞”,成了“楊三已死無昆醜,李二先生是漢奸”。

其實這個“殺”,那個“奸”的,李鴻章還不配享用。因為晚清走到這一步,整個國家都在患十種病:一日惰性,二日愚昧,三日封閉,四日固執,五日敗俗,六日遲鈍,七日自大,八日鎖國,九日落後,十日貧窮。

罵也好,贊也好,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本沒有什麼“大奸”、“大忠”之說。大多是三七開、四六開的“中間人物”。後人的“大奸”、“大忠”觀,其實是諸多因素影響的產物:一曰:史官不直筆。往往將個人的好惡摻了進去。張三已經不是那個張三,李四也不是那個李四了。二曰:文學性的添油加醋。經過演義的歷史人物都是假人物,《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半個神仙,最後蜀國還不是第一個滅亡?三日:教科書式的“簡約歷史”。真實的歷史人物往往有無數個細節構成,但是教科書那種黑白分明的定論,雖然應付了考試,卻難免會流於武斷,害人不淺。四日:人的好惡不是永恆的,今天對的,明天可能是錯的。拿一時一地的標準去套幾千年的歷史,一定可笑。所以說到底,“大奸”、“大忠”之說都是書本闖的禍。

給李鴻章畫素描就不能簡單地套“大奸”、“大忠”。這張素描一定是寫實風格的,我們給你的只會是李鴻章的幾個角度,幾個細節,幾筆速寫。結論由你自己得出。

李大架子1米83

首先咱們從外形上來觀察李鴻章:

李鴻章身高至少是1米83。何以見得?西人書上大多說他“6英尺以上”。6英尺換算為米是1.8288米。有人還說他“6.4英尺”,1米95!這有點不可能。

縱觀李鴻章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李鴻章青壯年時帶有五分江淮“武氣”,人到中年微顯三分勞累狀,60歲後有點發福。晚年為多顆右牙掉落所困,面頰呈左滿右陷狀。而且他老年喜戴老花眼鏡,可能和青壯年時用眼過度有關(此公年輕時是個職業寫奏摺的秘書型人才)。生命的最後六年,左頰眼睛下方一寸處又添大日本帝國的浪人所贈之“禮物”——一處槍傷的疤痕。疤痕略出,因為子彈尚遺留在皮下。槍擊後,他的身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