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學及礦物學上冊 (第三版)

緒論一、礦物和礦物學的概念二、礦物學發展簡史三、礦物學與其它學科的關係第二章 礦物的物理性質一、礦物的光學性質二、礦物的力學性質三、礦物的密度和相對密度四、礦物的磁性五、礦物的電學性質六、礦物的放射性第五章 礦物的成因一、形成礦物的地質作用二、礦物的標型特徵和標型礦物三、礦物的生成順序和世代;礦物的組合、共生和伴生四、礦物的變化第六章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教材在1984版第二版規劃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了必要的刪簡、補充和調整。在上冊刪簡了礦物簡易化
學試驗等內容,調整了X射線分析等章節,增加了準晶和配位場、分子軌道、能帶等理論知識及晶格缺陷等
內容;在下冊加強了某些重點礦物近年來研究的新進展和礦物的開發套用;使之更適用於當前教學並正確地
反映了礦物學發展的現狀。
本教材分上、下兩冊:上冊包括結晶學基礎和礦物通論;下冊包括礦物各論和礦物的共生組合。
本教材供地質礦產勘查、地質學等專業教學用,約120學時。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 結晶學基礎
第一章 緒論
一、晶體、非晶質體與準晶體
二、空間格子
三、晶體的基本性質
四、結晶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晶體的形成
一、晶體形成的方式
二、晶核的形成
三、晶體的生長
四、晶面的發育
五、影響晶體生長的外部因素
六、晶體的溶解與再生
七、人工合成晶體
第三章 晶體的測量與投影
一、面角守恆定律
二、晶體測量
三、晶體的投影
第四章 晶體的對稱
一、對稱的概念
二、晶體對稱的特點
三、對稱操作和對稱要素
四、對稱要素的組合
五、對稱型及其推導
六、晶體的分類
七、五次對稱軸、二十面體與準晶
第五章 晶體定向、晶面符號與晶帶
一、晶體定向
二、晶面符號
三、晶棱符號、晶帶與晶帶定律
第六章 單形和聚形
一、單形
二、聚形
三、各晶系晶體定向及單形分述
第七章 晶體的規則連生
一、平行連生
二、雙晶
三、浮生
四、晶體規則連生的微觀研究
第八章 晶體結構的幾何理論及晶格缺陷
一、十四種空間格子
二、空間格子中行列和面網的符號和點的坐標
三、晶體內部結構的對稱要素
四、空間群
五、等效點系
六、晶格缺陷
第九章 晶體化學
一、原子和離子半徑
二、緊密堆積原理
三、配位數和配位多面體
四、鍵型與晶格類型
五、晶體場理論
六、配位場理論及分子軌道理論
七、能帶理論簡介
八、晶體結構類型及典型結構
九、類質同像
十、型變(晶變)現象
十一、同質多像
十二、多型
十三、晶體結構的有序一無序
第二部分 礦物學
第一篇 礦物通論
第一章 緒論
一、礦物和礦物學的概念
二、礦物學發展簡史
三、礦物學與其它學科的關係
第二章 礦物的化學成分
一、地殼的化學成分
二、元素的離子類型
三、礦物化學成分的變化
四、膠體礦物的成分
五、礦物中的水
六、礦物的化學式及其計算
七、礦物組分在三角圖上的表示方法
第三章 礦物的形態
一、礦物的單體形態
二、礦物的集合體形態
第四章 礦物的物理性質
一、礦物的光學性質
二、礦物的力學性質
三、礦物的密度和相對密度
四、礦物的磁性
五、礦物的電學性質
六、礦物的放射性
第五章 礦物的成因
一、形成礦物的地質作用
二、礦物的標型特徵和標型礦物
三、礦物的生成順序和世代;礦物的組合、共生和伴生
四、礦物的變化
第六章 礦物的分析測試方法
一、礦物樣品的採集及分選
二、化學分析
三、光譜類分析
四、電子探針分析
五、電子顯微鏡觀測
六、X射線分析
七、穆斯堡爾譜
八、相襯顯微鏡觀測
九、熱分析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