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有絇飾的鞋。
出處
《荀子·哀公》:“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而搢笏者,此賢乎?’”楊倞註:“王肅云:絇謂屨頭有拘飾也。鄭康成云:絇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後漢書·明帝紀》:“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屨以行事。”《後漢書·輿服志下》:“﹝顯宗﹞赤舃絇屨,以祠天地,養三老五更於三雍,於時政治平矣。”
絇屨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qú jù,釋義為有絇飾的鞋。
有絇飾的鞋。
《荀子·哀公》:“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而搢笏者,此賢乎?’”楊倞註:“王肅云:絇謂屨頭有拘飾也。鄭康成云:絇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後漢書·明帝紀》:“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屨以行事。”《後漢書·輿服志下》:“﹝顯宗﹞赤舃絇屨,以祠天地,養三老五更於三雍,於時政治平矣。”
本首詩選自《詩經·國風·魏風》。刺“褊心”。
出處 原詩 注釋 譯文 賞析句屨 拼音:jù jù 注音:ㄐㄨˋ ㄐㄨˋ解釋:古代鞋的一種。鞋端飾有絛制之鼻。
語出:語出:《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楚辭·王逸<九思·悼亂>》:“茅絲兮同綜,冠屨兮失絇。”原注...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鄭司農云:赤繶,黃繶,以赤黃之絲為下緣。士喪禮曰...,各象其裳之色,士冠禮曰:玄端,黑屨,青絇,繶,純,素積,白屨,緇,絇,繶,純,爵弁,纁屨,黑絇,繶純是也。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為上,冕服...
青雲梯。”古代屨履上除今所謂鞋幫、鞋底外,其部件還有綦(qí,奇)、絇...(一種黑色的禮服),黑屨,青絇、繶、純。”《漢書·外戚傳》:“俯視兮丹墀... 類鞋古代的鞋有屨(jǜ,巨)、履、屩(juē,決陰平)、屐(jī,雞...
定義 分 類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毋踐屨.毋踖席.摳...叱狗.讓食不唾. 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
基本信息 傳統冠禮 冠禮起源於原始社會,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漢族的冠禮具體濃郁的中國味,在漢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冠禮表示男女青...
基本信息 文化 歷史流變 冠服制度 儀程,在屨頭。”胡培翬正義:“絇者屨飾,在屨頭上,其狀如漢時刀衣鼻,有孔,得穿...。兩玉鳧飛上,繡絨塵軟。絲絇侍宴。曳天香、春風宛轉。傍星辰、直上無聲,緩...楦②。任真珠裝綴③,春申客屨④,今日風流霧散。待宣供⑤、禹步宸游⑥,退朝...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注》今韋鞮也。《禮·曲禮》鞮屨。《注》鞮屨無絇之菲也。《疏》謂無絇飾履也。履以絇為飾,凶,故無絇也。《戰國策》甲盾鞮鍪。《注》鞮,革履...也。與今本異。徐堅,玄應引與今本同。曲禮鞮屨注。無絇之菲也。周禮鞮鞻氏注...
詳細字義 音韻參考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