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組織行為學:理解與管理(第5版)》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組織行為學的基本內容。全書內容共分三部分18章。第1章介紹當代組織行為學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並引出組織行為學簡史。在第1章之後,作者將《組織行為學:理解與管理(第5版)》劃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價值觀、情感、智力、創造力、動機等因素對組織的影響。第二部分介紹高績效團隊的關鍵因素、最新的領導力研究、變革組織中的領導力影響因素,關於權力、政治、衝突和判斷的研究,最前沿的技術對組織中及組織間的交流的影響,以及決策、管理和創新的最新研究。第三部分介紹組織設計、結構、控制以及影響這些因素的關鍵點,企業文化和道德的管理行為,組織倫理、性質、原因和道德行為、非道德行為的影響因素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以及在動態環境中組織變革和發展所反映的現實情況。《組織行為學:理解與管理(第5版)》通過最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將組織行為學的知識、套用及實際操作中的注意問題呈現給讀者。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組織行為學導論
附錄 組織行為學簡史
第一部分 組織中的個體
第2章 個體差異:人格與能力
第3章 價值觀、態度、情緒和情感
第4章 知覺、歸因和多樣性管理
第5章 學習和創新
第6章 工作動機的本質
第7章 創造激勵的工作環境
第8章 工資、職業和變化中的僱傭關係
第9章 壓力管理與工作-生活的平衡
第二部分 群體和團隊流程
第10章 工作群體與團隊的性質
第11章 有效的工作群體和團隊
第12章 領導者與領導力
第13章 權力、政治、衝突和談判
第14章 組織中的有效溝通
第15章 決策與組織學習
第三部分 組織流程
第16章 組織設計與結構
第17章 企業文化和道德行為
第18章 組織變革與發展
附錄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
序言
在我國高校,用英語或雙語教授專業課程(以下簡稱:英/雙語教學)始於改革開放引進熱潮,歷經30年,雖發展不快,仍在緩慢推進。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留學歸來的教育界學者們不僅引進了各學科先進的研究成果,也隨之引進了西方高校的教材。以清華大學出版社為領軍的國內出版社適時地引進了西方優秀教材的影印版,推動了一些高校開始在專業課程中開展英/雙語教學。2007年以來,國家教育質量工程專設的“國家高校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點”的評定項目被視為政府教育發展的政策風向標,正有力地推動著高校英/雙語教學的發展。
但對英/雙語教學的必要性,我國高校內部一直爭議不斷。爭議首先圍繞著中國人用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在公認英語是目前世界通用語言的前提下,英/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取決於我國高校師生是否有必要及時汲取世界最新的知識和研究成果。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況且英/雙語教學省卻了翻譯過程,可以避免常見的信息減損和曲解問題。不過,信息發布者——教師的英語演講能力和信息接收者——學生的英語解讀能力不足又成為開展英,雙語教學的障礙。因而常見的反對意見是,開展英/雙語教學,課堂教學內容就會縮水,因為講授者和聽眾都得花費精力和時間解譯內容。如此看來,我國開展英/雙語教學的高校教師必須應對挑戰,洞察在我國現有條件下用英文原版教材開展英,雙語教學的利和弊,並找到可行的揚長避短的路徑。
在經濟開放和全球化的大趨勢推動下,我國中國小英語教學分量加重,英語普及程度逐年提高,高校新生的英語基礎愈益紮實;教師的英語能力也隨著師資的新陳代謝而日見增強。這一趨勢無疑在為英/雙語教學營造越來越有利的條件。儘管如此,不同於以英語為主要語言或官方語言的一些國家,英語在我國的普及率仍較低。在青少年中,英語的普及程度和英語套用能力還僅處於初級水平;高校中能用英語演講的教師尚屬少數,且熟練程度還有待大幅提高。這樣的師生英語基礎,使得英/雙語教學面臨巨大的挑戰。
同時,在多數的中國高校課堂里,教學任務多被視為逐章講解某本教材的內容。本土中文教材通常是400~500頁的32開本,含理論框架、主要知識點、計算方法和習題,但案例和故事不在其中,多由教師在講解時添加,以演示和詮釋理論要點。迄今仍然普遍盛行的“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法側重於傳授知識,從多數評教指標可見,只要學生感覺教師講得精彩、有條理、能解惑,就算教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