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小鳳尾蘚

細小鳳尾蘚

細小鳳尾蘚生於陰蔽環境中的石上或土上。分布中國,廣布於北半球及南美洲。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細小鳳尾蘚
種拉丁名:Fissidenspereciguusc.mull.
科中文名:鳳尾蘚科
科拉丁名:Fissidentaceae
屬中文名:鳳尾蘚屬

形態特徵

植物體細小。莖通常不分枝,連葉高1.5—5.6mm,長1.3-2.4mm,腋生透明結節不明顯,中軸稍分化。
葉4—6對.上部葉長圓狀披針形,長0.8--2mm寬0.3-0.5mm.急尖,背翅基;楔形;中肋及頂或在葉尖稍下處消失;葉鞘約為葉全長的1/2—3/5,通常略不對稱,分化邊緣通常粗壯,在前翅寬1—3列細胞,在葉鞘處寬3—6列細胞,厚度為l--3層細胞;前翅及背翅的細胞為方形至六邊形,長5--12μm,略厚壁,平滑;葉鞘細胞與前翅及背翅細胞相似,但靠近中肋基部細胞較大而長。雌雄同株。雄生殖苞芽狀,腋生於莖葉。雌生殖苞生於莖頂,頸卵器長約2.45um;雌苞葉與莖葉相似,但較長。蒴柄長I.8-7.5mm,平滑。孢蒴對稱。蒴壺長0.25-0.8mm。蒴蓋圓錐形,具喙,長0.35-0.6mm。蒴外層細胞長方形,側壁略加厚。

其他介紹

分布中國,廣布於北半球及南美洲。
本原變種的性別及性器官所在的位置雖然比較穩定,但植物體的大小、葉形和孢子體的形狀變異很大,容易和別的變種混淆,甚至被誤認為不同種類。但本原變種的主要特徵是莖中軸稍分化,背翅基部楔形,終止於基部,分化邊緣幾達葉尖。
5(b).小鳳尾蘚側蒴變種(新擬名)
Fissidensbryoidesvar.lateralis(Broth.),lwats.andSuzuk.,Journ.HattoriBot.Lab.51:363.1982;Li,ActaBot.Fennica129:11.1985;RedfearnandWu,Ann.MissouriBot.Gard.73(1):187.1986.
F.lateralisBroth.,Hedwigia38:210.1899.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雌器苞(或蒴柄)多為側生,雌苞葉遠小於莖葉。
生境多為石生,罕為土生。
產地據IwatsukiandSuzuki(1982)報導,本變種在我國台灣有分布。
分布中國,朝鮮,日本。
5.小葉鳳尾蘚多枝變種(新擬名)
Fissidensbryoidesvar.ramosissimusTher.,Ann.Crypt.Exot.5:167.1932.
F.bryoidesvar.ramosissintus(Ther.)lwats.etSuzuk.(hom.illeg.),Journ.HattoriBot.Lab.51:359.1982;Li,ActaBot.Fennica129:11.1985;RedfearnandWu,Ann.MissouriBot.Gard.73(1):187.1986.
F.perexiguusC.Muell.,NuovoGiorn.Bot.Ital.N.Set.4:245.1897;Iwats.,Journ.HattoriBot.Lab.48:178.1980;RedfearnandWu,Ann.MissouriBot.Gard.73(1):188.1986.
F.ryukyuensisBartr.,Bryologist50:160.f.a一b.1947;Chuang,Journ.HattoriBot.Lab.37:444.1973;LaiandWang-Yang,Taiwania21(2)、183.1976.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不同之處在於莖中軸不分化,背翅基部狹楔形,未及葉基即消失,分化邊緣遠離葉尖消失。
生境多生於半陰蔽的石上。
產地陝西P.J.Giraldi采於1894年9月(F.perexiguus的同模式標本,FI).四川:涼山海拔2700m,張光初、曹同2160321793(IFSBHSYS);雅安,海拔700米,高謙等1712(IFSBH,SYS)。廣西:桂林,曹同21936(IFSBH,SYS)。
分布中國,日本。
5(d).小鳳尾蘚乳突變種(新擬名)
Fissidensbryoidesvar.schmidii(C.Muell)ChopraandKumar,MossesWestHimalagasAdjacentPlains.43.1981;Iwats.andSuzuk.,Journ.HattoriBot.Lab.51:362.1982;Li,ActaBot.Fennica129:13.1985;RedfearnandWu,Ann.MissouriBot.Gard.73(1):187.1986.
F.schmidiiC.Muell.,Bot.Zeit.2:18.1853;Li,Bryofl:Xizang.8.1985.
本變種與其他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前翅細胞較小,長僅4-7μm,具乳頭狀突起,雌雄異株。
生境喜生於石灰岩石上或石灰岩洞周圍的泥土上。
產地黑龍江:高謙1335(IFSBH,SYS)。西藏:山安曲林縣,減穆1389a(KUM,SYS)。台灣:南投縣,賴明洲10505(H)。
分布中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巴布亞紐幾內亞。

曲尾蘚目百科

石毛蘚屬 拉丁名:Oxyrrhynchium speciosum 屬名:石毛蘚屬 植物體疏鬆,粗壯,綠色或黃綠色,有絹絲光澤。生長於海拔1000-1300米林下潮濕岩面薄土上或樹幹基部。
阿薩姆曲尾蘚
暗綠小曲尾蘚
包氏白髮蘚
北方極地蘚
白髮蘚屬
閉蒴擬牛毛蘚
白髮蘚
鞭枝曲柄蘚
苞領蘚屬
波葉曲尾蘚
鞭枝直毛蘚
苞領蘚
薄葉高山曲柄蘚
粗肋曲尾蘚
粗厚鳳尾蘚
粗肋鳳尾蘚
叢毛蘚屬
長蒴蘚
長蒴蘚屬
粗石蘚
叢葉青毛蘚
粗肋曲柄蘚
長尖裂齒蘚
長葉曲柄蘚
粗石蘚屬
長尖曲柄蘚
長葉青毛蘚
長葉擬白髮蘚
長葉曲尾蘚
齒肋曲尾蘚
齒葉鳳尾蘚
錯那曲尾蘚
車氏鳳尾蘚
叢毛蘚
叢葉白髮蘚
脆枝曲柄蘚
粗葉異毛蘚
粗葉青毛蘚
多蒴曲尾蘚
短柄鳳尾蘚
短頸小曲尾蘚
短齒牛毛蘚
大曲尾蘚
短柄對葉蘚
多形小曲尾蘚
斷葉曲尾蘚
大合睫蘚|
德氏曲尾蘚
短肋鳳尾蘚
東亞曲尾蘚
短葉對葉蘚
多形鳳尾蘚
兜葉白髮蘚
對葉蘚屬
大鳳尾蘚
短葉棕色曲尾蘚
多枝小鳳尾蘚
對葉蘚
大葉鳳尾蘚
福建鳳尾蘚
鳳尾蘚屬
福建小曲尾蘚
纖葉叢毛蘚
纖枝曲柄蘚
纖細狗牙蘚
細葉青毛蘚
圓鈍苔葉蘚
硬葉擬白髮蘚
異形鳳尾蘚
疣齒曲尾蘚
疣白髮蘚
直毛蘚
直葉鳳尾蘚
鍾帽蘚
棗色細葉曲尾蘚
爪哇白髮蘚
直毛蘚屬
皺葉曲尾蘚
柱鞘曲尾蘚
中華青毛蘚
中華小毛蘚
附生曲尾蘚
格陵蘭曲尾蘚
貴州曲柄蘚
狗牙蘚
鉤葉青毛蘚
貫頂鳳尾蘚
高山裂齒蘚
格氏鳳尾蘚
鉤葉曲尾蘚
廣東錦葉蘚
高山曲柄蘚
格氏苞領蘚
狗牙蘚屬
合睫蘚
韓氏曲尾蘚
合睫蘚屬
黃曲柄蘚
華南小毛蘚
華南小曲尾蘚
華東二形鳳尾蘚
厚角曲尾蘚
紅色異毛蘚
黃牛毛蘚
尖葉長蒴蘚
卷葉曲背蘚
卷葉曲尾蘚
極地蘚
焦氏曲尾蘚
角齒蘚屬
捲毛蘚屬
尖葉叢毛蘚
極地蘚屬
角齒蘚
假狗牙蘚
卷葉牛毛蘚
卷葉鳳尾蘚
蕨葉鳳尾蘚
急尖鳳尾蘚
捲毛蘚
錦葉蘚屬
孔網青毛蘚
闊葉曲柄蘚
裂齒蘚
裸萼鳳尾蘚
梨蒴小毛蘚
林芝曲尾蘚
鱗葉鳳尾蘚
梨蒴脆枝曲柄蘚
裂齒蘚屬
苗氏瓶蘚
毛葉青毛蘚
南亞威氏蘚
擬白髮蘚屬
牛毛蘚屬
南亞捲毛蘚
南亞合睫蘚
擬苗氏瓶蘚
擬牛毛蘚
南亞小曲尾蘚
擬長蒴錦葉蘚
南亞白髮蘚
牛毛蘚
南京鳳尾蘚
纖葉叢毛蘚
纖枝曲柄蘚
纖細狗牙蘚
細葉青毛蘚
圓鈍苔葉蘚
硬葉擬白髮蘚
異形鳳尾蘚
疣齒曲尾蘚
疣白髮蘚
窄環鍾帽蘚
皺葉裂齒蘚
直葉曲尾蘚
棕色曲尾蘚
中華曲柄蘚
圓果裂齒蘚
異毛蘚屬
折葉直毛蘚
鍾帽蘚屬
柱蒴苞領蘚
擬孔網青毛蘚
擬小鳳尾蘚
南亞曲柄蘚
暖地鳳尾蘚
扭葉牛毛蘚
擬牛毛蘚屬
擬無齒曲尾蘚
平齒粗石蘚
偏葉曲尾蘚
曲背蘚
全緣青毛蘚
青毛蘚屬
曲柄蘚屬
曲尾蘚
青毛蘚
曲尾蘚屬
曲背蘚屬
曲柄蘚
全緣直毛蘚
日本曲尾蘚
日本蝦蘚
日本曲柄蘚
日本苔葉蘚
絨葉擬白髮蘚
絨葉曲尾蘚
絲光曲尾蘚
四川曲尾蘚
山曲背蘚
石毛蘚屬
山地青毛蘚
陝西曲尾蘚
陝西小曲尾蘚
濕生曲柄蘚
疏葉小曲尾蘚
斯氏鳳尾蘚
四川石毛蘚
疏葉石毛蘚
散葉牛毛蘚
石毛蘚
台灣曲柄蘚
台灣苗氏瓶蘚
台灣錦葉蘚
苔葉蘚屬
彎葉白髮蘚
微齒粗石蘚
威氏蘚
無齒曲尾蘚
威氏蘚屬
小曲尾蘚
旋葉曲尾蘚
細葉裂齒蘚
溪岸裂齒蘚
小鳳尾蘚
銹綠曲柄蘚
小毛蘚屬
小石毛蘚
西藏錦葉蘚
細葉曲尾蘚
細肋曲尾蘚
狹葉曲柄蘚
細叢毛蘚
細小鳳尾蘚
小曲尾蘚屬
喜馬拉雅曲尾蘚
細枝圓果裂齒蘚
細捲毛蘚
西藏裂齒蘚
細牛毛蘚
蝦蘚屬
斜蒴對葉蘚
小對葉蘚
圓葉異毛蘚
疣葉青毛蘚
圓葉角齒蘚
疣曲柄蘚
圓葉小曲尾蘚
越南長蒴蘚
雲南青毛蘚
疣肋曲柄蘚
羽葉鳳尾蘚
雲南小毛蘚
硬葉曲尾蘚
延葉鳳尾蘚
疣蒴角齒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