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DA的全稱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稱為Accumulator,國內翻譯為累計期權。這是一種極其複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和外匯、股票、石油期貨等掛鈎,通常契約的期限為一年。
KODA的原意是,在較平穩的市況下不斷積累長期看好的股票。低於現價的行使價,使投資者在正股價格上升之外,有更多的利可圖,其槓桿性也加大了獲利力度。
這些投資Accumulator的客戶存在帳戶里的資金,並沒有直接用來購買市場上的股票。如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榮智健在辭職函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中信泰富在這種金融衍生品上的巨虧超過150億港元,而且還在擴大。碧桂園在2008年年報中曝出投資金融衍生品出現巨虧12億人民幣。
特性
KODA其實是一種與股票掛鈎的期權產品,它設有取消價及行使價,在一年的期限內以低於現時股價的水平為客戶提供股票。KODA有四個特性:
1、買入股票的行使價往往比現價低10-20%;
2、當股價升過現價3-5%時,契約自行取消;
3、當股價跌破行使價時,投資者必須雙倍吸納股票;
4、契約期一般為一年,投資者只要有契約金額40%的現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購買,因此這一產品往往帶有很高的槓桿性。
操作
黃明說:“一個典型的Accumulator契約,往往是這樣的,投行會跟你說,我這有一隻股票,賣10塊錢一隻,但是你是我的高端客戶,所以我給你打折,8塊錢,每天買個一千股。”
肖金泉說:“而客戶存在銀行里的錢實際上銀行已買這個金融衍生產品的保證金了,所以往往就是說,客戶存的兩千萬銀行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他會給客戶放大,放大就是客戶購買的數額。”
謝國忠曾經在世界銀行擔任了5年的經濟分析員,之後又在摩根史坦利,擔任了9年的亞太區經濟學家,對於這些國際投行有著深入的了解。在2007年這種金融衍生品不僅對投資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樣也吸引著發行這些產品的國際投行的銀行家們。
投行是儘量的想兜售這種複雜的衍生產品,投行有很大的激勵機制,尤其投行的衍生產品銷售員,銷售員的獎金和銀行的利潤掛鈎,在複雜衍生產品上投行賺的越多,這些銷售員的獎金也拿的越多.
謝國忠說:“比如說你有一千萬美金,我讓你買一億美金面值的Accumulator,我的投行那邊的收入的話是5%,那就是500萬美金,500萬美金我個人收入的話,一般是30%,那就是150萬美金。”
2007年分獎金的話,幾千萬美金的獎金的人有不少,那幾百萬美金的更是多如牛毛,所以出現了就是那個排隊買法拉利的概念,所以到了07年的時候,法拉利排隊有兩年以上了,所以2009年雖說經濟那么簫條,那些人口袋裡錢還在,所以法拉利排隊還是這兩年。
如此高的利益驅動,使得這些投資銀行和投資銀行的員工將複雜金融衍生品的規模越做越大。2007年美國的GDP總量是13萬億美元,但是華爾街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市場就達到了60萬億美元,是實體經濟的4倍多。與金融衍生產品同步急劇增長的是華爾街金融從業人員的獎金和分紅,2007年華爾街僅高管層的獎金總額就高達400億美元。但盛宴的狂歡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正是因為這種貪婪和瘋狂導致了2008年年底的華爾街風暴。
評價
這樣一種理財產品會讓許多投資者趨之若鶩?專家分析說,一個原因是有些投資者確實偏好高風險高利潤的理財產品,另一個原因是牛市行情中部分投資者盲目相信股市只漲不跌;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投資者對這種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並不了解。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的肖金泉告訴記者,肖金泉所代理的一些案件中,很多投資者就表示當時根本不了解這些金融衍生產品,大部分人僅僅知道這種產品的收益,而不知道它的巨大風險。在槓桿的作用下,假設你的帳戶里有1000萬元,那么顧客的契約數值就會高達五六千萬,在收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隨之放大。
一些香港媒體估計,僅在2007年,整個香港金融市場成交的累積期權契約總值就在1000億美元以上,涉及到包括星展銀行、渣打銀行、荷蘭銀行、滙豐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這些產品積聚的風險隨著股票市場、期貨市場暴跌,急劇放大,把投資者的財富席捲一空。
曾經在摩根史坦利擔任了9年的亞太區經濟學家,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告訴記者,是Accumulator在2007年養活了在香港的國際投行,當時香港最有錢的員工就是那些歐美銀行的私人銀行家們,當投資者損失慘重欲哭無淚的時候,這些拚命推銷Accumulator的私人銀行家,卻在享受著天堂般的生活。
警惕“富豪殺手”
碧桂園在年報中曝出投資金融衍生品出現巨虧12億人民幣,而令碧桂園慘輸的是去年與國際投行美林簽訂的一紙股價對賭契約,作為擁有碧桂園59.12%股權的大股東、曾當選中國女首富的楊惠妍其身價也因此而大幅縮水。這樣的事情並非個案,此前67歲的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榮智健在辭職函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擊垮這位商界奇人的是一種對賭澳元的外匯累計認購期權,中信泰富在這種金融衍生品上的巨虧超過150億港元,而且根據槓桿契約,這些損失還在繼續擴大。更近一段時間,國資委下文約束央企投資金融衍生品,有多少央企參與了其中?又出現了多大虧損,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曾在摩根斯坦利任職的謝國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國內一著名企業家因為accumulator巨虧10多億美元,其的很多朋友都因為accumulator遭遇重創,當中國的眾多民營企業家和國營企業在海外一次又一次、一個又一個遭遇金融衍生品血洗的時候,國人應該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國人還遠遠不熟悉金融衍生品,國人對金融衍生品背後巨大的風險認識還遠遠不夠,對金融一知半解,又手握巨額資金的內地投資者,在用小錢賺大錢的利益誘惑下,國人很容易就被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吞噬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