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紫金礦業學院由福州大學與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創辦,是一所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由企業支持辦學建設、參與辦學過程、檢驗辦學成效的新型學院。學院充分利用紫金礦業集團在礦業領域強大的行業背景和人才資源優勢以及一流的實踐平台,著眼於國際化礦業企業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的傳授,實現高級專業人才培養與國際的接軌,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同時學院還將利用各種資源,選派優秀的學生送到國外大學和企業學習、培訓,努力打造國際化的礦業人才,為海西區域經濟和礦業事業的發展、為國家地球科學的研究創新提供強有力的礦類人才資源保障。
學院計畫將用十五至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礦類專業學科較為齊全、創新特色鮮明和充滿活力的礦業強院。
紫金礦業學院專業介紹紫金礦業學院2007年成立後,設有資源勘查工程、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三個專業,學制均為4年。學院實行“一院兩區”的教學管理培養模式,學生入學後大部分教學在學校本部,在大學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到龍巖上杭教學基地進行專業學習和生產實踐,部分專業課程和生產實踐由學校聘任的企業高級技術人員講授和指導。
資源勘查工程本專業於2008年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第三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主要培養礦產資源勘查評價、開發、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地礦類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在四年應掌握工科基礎知識和技能,礦產資源勘查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礦產資源勘查和綜合評價知識,具備分析和研究礦產形成分布規律和經濟技術的基本能力,對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現代勘查方法進行信息採集、數據處理、成果解釋和套用的基本能力,以及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合理開發和環境保護的知識和能力。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地質找礦、礦山地質技術和技術管理等工作,還可以在與專業相關的科研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就業。
採礦工程 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礦山設計、施工、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監察、生產技術管理和套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除了掌握採礦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必須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還必須掌握礦區開發、礦井開採、巷道開拓的設計方法,掌握礦山壓力及岩體工程監測、礦井通風與空調、礦山安全以及礦井災害預防等技術。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礦區開發、礦井開採設計和技術管理等工作,或在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設計和施工等單位就業,還可以在與專業相關的科研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就業。
礦物加工工程 本專業主要培養礦物加工工程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較寬厚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獲取黃金生產領域所具備的選冶技術和資源微生物技術,獲得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具有初步解決礦物加工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畢業後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科研設計單位、政府部門,從事礦物分選及加工領域內的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研製、工程設計與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高等學校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歷史沿革
1958年福州大學建校時成立礦冶系,當時只有採礦、冶金兩個專業。1962年為了貫徹黨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於1963年8月決定停辦礦冶系。1971年省委根據福建國民經濟發展對尋找和開發礦產資源的緊迫需要,急需培養人才,決定復辦礦冶系,1972年新辦地質專業,1973年採礦專業恢復招生。但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地質系統的調整和改革,對地質專業學生的需求減少,1993年地質、採礦專業停止招生。2007年1月27日鑒於當代礦業產業的發展和社會對地質、採礦人才的需求。福州大學與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聯合籌辦福州大學紫金礦業學院事宜達成共識。2007年3月16日雙方共同創辦福州大學紫金礦業學院鑑定合作協定。2007年6月6日紫金礦業學院揭牌成立。學院創立初期,學院將初步完成資源勘查工程、採礦工程兩個本科專業的教學基本建設(包括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與課程建設、專業實驗室與實習基地建設等)。
院長
劉羽,男,出生於1956年5月;福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中南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山大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現受聘為福州大學特聘教授、紫金礦業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工藝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礦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工藝礦物學、晶體化學,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磷酸鹽礦物的礦物晶體化學及其在地球科學、材料科學與環境科學上的套用。主持或參加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研究項目20項。先後被入選為化工部首批“化工優秀拔尖人才”、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獲得“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武漢工程大學首屆教學名師”、“福州大學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稱號。兩次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多次得到義大利國家科研理事會(CNR)等資助,赴義大利佩魯賈大學、達努齊奧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留學、進修或進行國際合作研究。
主要學術成果包括:省級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公開發表論文一百五十餘篇,其中20餘篇為三大檢索收錄並多次引用;獲國家發明專利六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