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念性建築,初為老子廟,建於東漢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後改為老子祠。歷史
唐朝創始人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起建宮闕殿宇,唐開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極宮”為太清宮至今。 太清宮前後兩宮相距一里,中間有一條東西流向的清靜河,取老子“清靜無為”之意,河上有會仙橋,將前後兩宮聯為一體。兩宮占地872畝,各種建築600餘間,殿閣棋布,雄偉壯觀,極盛一時。“前宮”以太極殿為中心,東有老子牧牛場遺址,西有隱陽山遺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大殿內供有老子塑像,殿側立有高約1.5米,直徑約25公分的鐵柱一根,人稱“趕山鞭 ”,實為老子“柱下史”職務的象徵。自“靖康之亂”後,屢遭破壞,後又數度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