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壽帶鳥指名亞種

形態特徵

紫壽帶鳥指名亞種外觀像壽帶鳥,但形體較小。體長20厘米,雄鳥計尾長再加20厘米。成年雄鳥胸部的羽毛呈黑灰色,有紫藍色的光澤,具冠羽。下身則是白色。翼、背部及臀部呈黑栗色。尾巴中央有極長的黑色尾羽,雄雛鳥的此尾羽則較短。雄鳥與壽帶的區別在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它們不像壽帶鳥,並沒有白色的變種。雌鳥像雄鳥,但胸部呈較深的褐色。它們的腳呈黑色,有一對大眼睛,及小巧藍色的鳥喙。嘴大而扁平,上嘴具棱脊,嘴須粗長。頭、頸、胸黑色,具羽冠,餘部暗褐並具金屬光澤;下胸灰色,至腹部逐漸成白色;尾黑。虹膜深褐;眼周裸露皮膚藍色;嘴藍色;腳偏藍。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也出沒於,林緣疏林和竹林,尤其喜歡溝谷和溪流附近的闊葉林。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時而在枝間飛翔,或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飛行緩慢,長尾搖曳,如風箏飄帶,異常優雅悅目,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常從棲息的樹枝上飛到空中捕食昆蟲,偶爾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時長尾高舉。鳴聲高吭、洪亮,鳴叫時羽冠聳立。繁殖期間領域性甚強,一旦有別的鳥侵入,立刻加以驅趕,直到趕走為止。
雜食性,通常從森林較低層的棲處捕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種類主要有甲蟲、金龜甲、劍蛇、蟬、粉蝶、蛾類幼蟲、蝗蟲、螽斯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雙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韓國中部和南部、日本中部和南部及中國台灣;非繁殖地東南亞和蘇門答臘。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多數在5月末6月初開始營巢,在闊葉林中靠近溪流附近的小闊葉樹枝杈上和竹上,也在林下幼樹枝杈上營巢。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每個巢5-6天即可完成,巢呈倒圓錐形,結構相當精緻,巢外壁以植物花序、苔蘚、羽毛、棉花和蛛網編織而成,內壁由細草根、草葉、草莖、樹皮纖維和苔蘚構成。距地高1-3米。每窩產卵2-5枚,多為3-4枚。卵為橢圓形或梨形,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的為乳白色或白色、被有細小的紅褐色、赤白色或青灰色斑點。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在雌鳥離巢期向亦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15±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1-12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