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紐約綠色屋頂公園是指紐約高樓大廈房頂的綠色公園,其一般分觀賞和種植兩種性質。屋頂公園概念最早就是在紐約開始提出並普及,現在是很多人去紐約旅遊必去看的概念性公園。
發展
1973年搬進紐約布魯姆街一套頂層公寓時,麥可·戈爾德施泰因是一個2歲女孩的父親。他想為孩子找個玩耍的地方,從此開始打造屋頂花園。年復一年,屋頂花園伴隨戈爾德施泰因經歷人生風景。
最初,他在房頂上鋪了一塊人造草皮,放上盆栽植物點綴。為了方便女兒玩耍,他還放上盛滿沙的紙盒子和一個兒童用充氣游泳池。
幾年後,他以家為辦公室創辦《S″h″每周新聞》雜誌時,搖滾女詩人帕蒂·史密斯曾光臨他的屋頂花園,還在充氣游泳池中拍下照片。
後來,戈爾德施泰因與兒童出版物發行人南希·阿諾德結婚,生下兩個女兒。他們一起精心經營屋頂花園,搭起葡萄架,種下櫻桃樹、蘋果樹和桃樹。每當春天來臨,花園裡的玫瑰和金銀花便隨風搖曳。
戈爾德施泰因屋頂花園的所有植物都種在可搬動的組合容器中,用的是盆栽土,比普通種植土輕不少。也有白楊樹的種子飄落,在屋頂花園紮根。他回憶說:“我任樹生長,喜歡聽風吹過樹葉的聲音,卻不知道樹根已經穿過容器鑽入屋頂,結果造成天花板漏水。”之後,他加固屋頂,鋪上兩層厚厚的橡膠,既能防水又能防止植物根莖過度生長。
紐約的屋頂綠化可分為技術“粗放型”和“密集型”,戈爾德施泰因屋頂花園的技術含量居中。技術含量高的“密集型”有完善的排水和灌溉系統,屋頂上能種樹,甚至有池塘。但這對屋頂承重要求極高,每平方米動輒上千美元。
紐約居民一般選擇比較簡單的“粗放型”版本:不帶排水和灌溉系統,屋頂植物靠雨水灌溉實現可持續生長。不過,即使如此簡單的屋頂綠化,每平方米仍需花費300美元。
政策支持
綠色屋頂在紐約的起步並不早,由於人工和交通成本較高,這裡安裝綠色屋頂的費用是美國其他城市的兩三倍。
然而,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多一些綠化園地總是好事,哪怕是“懸在半空中”的綠色屋頂。《紐約時報》提供的數據顯示,紐約市有大約8773萬平方米屋頂面積,占全市建築面積11.5%。據美國設計公司“巴爾莫里”統計,紐約僅長島地區就有270萬平方米屋頂空間適合綠化但並未加以利用,相當於整箇中央公園的80%。
紐約州政府2008年出台減稅措施,鼓勵居民綠化屋頂,規定只要業主綠化50%以上屋頂面積,就能減免地產稅。每平方米綠色屋頂每年能為業主減稅大約45美元,減稅總額上限可達10萬美元。
綠色屋頂並非擺上盆栽那么簡單,而是切切實實在屋頂上培土種植。綠色屋頂通常分成幾層來建造,自下而上大體包括防水膜、根障分離層、排水板、反濾層、輕質營養土,然後再種上綠色植物。
植物的選擇也有講究,耐旱耐寒又抗風喜陽的植物是首選,例如佛甲草、萬年草之類地被植物,薰衣草、迷迭香和橄欖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屋主的喜好最終決定一切。雖然種植常綠植物比較輕鬆,但也有不少人選擇落葉植物,這樣一到夏天屋頂就枝繁葉茂。
代表成就
歷經多年發展,綠色屋頂已經成為紐約的一道別樣風景線,天台、陽台、牆體、立交橋等一切“不接地氣”的建築空間都能成為綠色屋頂。民間和政府共同努力營造的高線公園則是其中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長的綠色屋頂。
這座直線型公園位於第十大道,前身是高架鐵路貨運專線,距地面十幾米高,長2公里。
200多年前,高線公園所在的第十大道有“死亡大道”之稱。當時,進入紐約的貨運火車在路上飛馳而過,行人和馬車熙來攘往,傷亡意外時有發生。直到20世紀30年代,紐約州耗巨資改造鐵路,鐵軌才要么被架高要么被埋入地下,高線鐵路應運而生。50年代,隨著公路交通日益發達、食品加工業退出曼哈頓,高線鐵路最終停運。
廢棄的高線鐵路雜草叢生,一度面臨拆遷風險。一群藝術家和志願者在1999年成立民間組織“高線之友”,拍攝照片、募集捐款,呼籲人們關注曾給紐約帶來繁榮的高線鐵路。最後在市政府支持下,成功將這裡改建成帶電梯的公園。
設計師為高線鐵路鋪設防水混凝土、安裝排水系統,鋪上不同層次、不同質地的土壤,並在最頂層鋪上碎石和沙礫涵養水土。他們保留了廢棄鐵軌中自然生長的野花雜草,保存“原生態”的抗旱扛風植物。
如今,高線公園中種植有210多種植物,包括雛菊、茴香、牽牛花、玫瑰和各種灌木,其中160多種是本地物種。設計師們甚至還重新鋪設部分鐵軌,營造懷舊氛圍。高線公園拒絕使用殺蟲劑和化肥,冬天也絕不使用融雪劑等化學製劑。
高線公園是舊城改造的範例,高線鐵路途經紐約著名創意街區“雀兒喜”和美食匯聚的“地獄廚房”區。站在公園望去,廢舊工廠改造的畫廊輕易可見,因美劇《欲望都市》走紅的個性店鋪和酒吧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