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雍縣水東鄉

米的樹幹,在離地不高處,枝分六株,蒼勁有力,世所罕見。 夏去秋來,金風乍起,那壯實的銀杏果,結滿樹梢,掛滿枝頭。 來到樹下,求得一兩顆白果,認為這是神的恩賜,而心滿意足。

歷史

1941年前,水東鄉大部分屬大方縣,小部分屬織金縣,後來劃歸納雍1984年建原來水東、老包、木城、箱子、簸落五鄉,1992年建並撤原五小鄉合併為現在的水東鄉,鄉駐地核 桃寨(現水東街上),全鄉轄18個村委會,185個村民組,189個自然村,居住有漢、穿青、苗、彝等民族,5690戶2388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5戶281人。

地理特徵

水東鄉地形特徵為南高北低,最高處是西南部老包村的牛項坡,海拔2320米,最低處是東北部金子村的五家苗前的河床。海拔1240米,相對高差1080米,15度以上的坡地點全鄉總面積的78%,全鄉總的概貌是山高坡陡,切割深,離差大,是典型的山區地帶,氣候屬北亞熱帶,其特點是夏春乾,秋風冬寒年,平均氣溫為13.7℃,年降雨量為800-1400毫米,其中4-10月份雨量較為充足,占年降雨量的89%,年均日照數為1494小時,無霜期226-261天。水熱月季,暖溫共節。雨量的多少與氣溫的高低成正比,4-19月月平均氣溫大於年平均氣溫,5-9月的月降雨量也同時大於年平均降雨量。 主要河流有三條,水東河發源於老包村的龍井河,箱子河發源於織金縣中寨鄉的大院河,木城河發源於王家寨鎮的路明河,三條河匯入武佐河,總長31公里,屬常年河。1958年建成的平箐水庫,在鄉駐地西南面約20公里處的平箐山沖頭,總庫容量12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00餘畝。  以農業為主,多山地、少水田,全鄉黃壤沙質較多,約占總面積的65%。這種土質均屬酸性。有耕地21770畝,其中田1990畝,主產玉米、小麥、水稻、薯類等農作物,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等。全鄉人工造林現已達48600畝,草場面積121816畝,1000畝以上的天然草場達7處。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養牛7568頭,養馬5379匹,羊1268隻,毛豬存欄數20580頭。  水東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現的有色金屬有品位較高的鉛鋅礦、鐵、鉬礦等,非金屬有重晶石,地卷皮(即土石棉)、高領土等。鉛鋅礦12個村現已進行開採,年平均可開採上萬噸。銅礦13個村有,現只有兩個村利用手工開採,其它的都有待開採。鉛鋅的洗選和冶煉也有較快的發展,目前為止,該鄉引用外資辦有兩個洗廠,一個小型冶煉廠和10多座馬鞍爐。 納雍“火把魚”,是納雍縣食品中的一絕。是用柴火精工烤成的一種獨特風味的乾魚。  火把魚  納雍縣東南有一條流經路嘴、木城、簸落、水東、大興廠、武佐一帶的小河,由於流經之處山巒重疊,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河底多沙石岩層地帶,無任何污染,兩岸綠樹青山相映襯,日照、雨量充沛,河水清澈見底,極適宜於魚類的生長。這條河裡的魚主要靠食小蟲和石漿生活,因此肉肥味美,享譽遠近。最適宜制“火把魚”的鮮魚,一般重量在一二兩之間。先將捕來的鮮魚去掉腸肚,繼用約20厘米長的竹籤穿連成一串,宛如小螺絲似的,置於青棡柴火上烘烤(禁用煤火烤),直至烤熟烤黃為宜,風乾後即可上市出售。吃乾“火把魚”講究烹調技術,一般採用乾炸法,先將魚串上的魚逐一取下,把魚骨魚肉分別剔出,用沸菜油將魚骨炸脆作乾盤用;魚肉用混合油(一般用豬油、植物油混合),將事前準備好的佐料如鹽、味素、姜、蔥蒜、油紅辣椒、魚香菜等放入鍋內與魚肉一起炒,適時剷出可食用,味道鮮美。

著名古蹟

“三鍋樁”是水西戰爭時期留下的古蹟,是納雍水東名勝之一。
岔河位於納雍城東水東鄉木城河、水東河二水合流處,稱岔河。兩座石橋、三條河、四條公路在此交匯。橋周圍有三棵巨大的石峰,高約 30 米,三峰鼎立,樹木蔥蘢,岩谷幽異,花開四時。相傳清康熙三年 ( 公元 1664 年 ) 的水西戰爭,宣慰使安坤在今納雍境內與吳三桂轉戰時屯兵於此,置鍋於三棵石峰上生火造飯,故名“三鍋樁”。  岔河上游的洗米溝,兩岸山峰聳峙,林木蔥鬱,中間有一個小田壩,近年探測,鉛鋅礦資源豐富,納雍火把魚就產於此。“三鍋樁”背靠鍋戛大山,壁立千仞。納雍至水東鄉的公路經此,盤山而下岔河岸上,險阻陡峻。牛皮箐矗立在“三鍋樁”側,懸崖絕壁,挺拔雄奇,十分壯觀。
傳說水西軍在此屯紮後,在洗米溝淘米,將做飯的鍋架立於鍋戛山腳,殺牛後把牛尾栽在大箐頂上的平壩中,牛皮晾在懸崖上,洗米溝、牛皮大箐、鍋戛大山由此而得名。  岔河橋就修架在“三鍋樁”前面的岔河上。此地崇山峻岭,懸岩壁立,瀑布凌空而下,青峰白雲,老樹青藤,掩映水中,煙村如畫,令人心曠神怡。清道光年間,郡人肖二先生來此開礦煉鋅,由於轉運困難,便在岔河上建造此橋。奇怪的是,此橋修成後幾次垮掉。後來有人建議在橋頭建一石獅子以鎮風水,肖二先生依言請工匠用一方青石雕了一個神獸立在橋頭,說也奇怪,從此,這座橋竟保存至今。  岔河橋系單孔石拱橋,高 11.5 米、寬 6.4 米、長 15.3 米,有護橋石欄,單邊上有石獸豎立。  時人有詩云:  古渡塞津梁,空有“三鍋樁”。  白雲穿峽去,猿聲空惆悵。  先生開鉛礦,修關築卡忙。  義渡濟往來,千古人歡唱。  水東千年銀杏樹  在水東鄉政府門前,矗立著一株 1700 多年的晉杏 ( 據奢香文學資料傳為晉朝銀杏 ) ,偉岸雄壯,為納雍一大奇觀。  銀杏樹,又稱白果樹、公孫樹或鴨腳子樹,皆由其外形特徵而得名。自古珍貴稀有,自宋朝已列入貢品,深受騷人墨客的頌揚。梅堯臣:“鴨腳類綠李,其名因葉高”,歐陽修:“絳囊初貢, 銀杏貴中州”。  當你驅車進入水東時,首先映人眼帘的便是這株拔地摩天,儼然擎天大柱的古老銀杏樹,來到樹下,即使是落葉遍地的金秋十月,也會覺得肅穆、森嚴。鄉人視樹為神,常來拜祭,香菸繚繞,紅綾飄蕩。手撫那嶙峋的古樹褶痕,則似有靈氣。而地面那左曲右盤的龍鍾樹根,更像一條條匯聚於樹下的巨蟒蛟龍,盤根錯節,令人神思。仰觀大樹,只見那腰圍 15 米的樹幹,在離地不高處,枝分六株,蒼勁有力,世所罕見。  當春天到來之時,老樹新芽,青春煥發,蔥蘢可愛。水東銀杏樹
在盛夏的暑天,端直的株乾,更是枝條鬱鬱蔥蔥,摺扇形的葉片青翠、瑩潔、精巧、別致,形如一把傘形的華蓋。每當夜幕降臨,薰風吹拂,那小八哥、小米雀、小陽雀……數百隻、數千隻,嘰嘰咪咪、嘁嘁喳喳,給這古杏增加無限歡樂。  夏去秋來,金風乍起,那壯實的銀杏果,結滿樹梢,掛滿枝頭。來到樹下,求得一兩顆白果,認為這是神的恩賜,而心滿意足。  秋後的落葉,更別有一番景致。那鵝黃的葉子,隨風飄灑,恰似一群紛飛的蝴蝶,翩翩起舞,令人心醉。  冬天來了,寒風凜冽,這株高約 48 米的巨樹,此時已似一尊解脫了一切、超凡脫俗的佛,令人肅然起敬。  傳說在清朝的乾隆年間,皇帝開科取土。受天地之靈氣精華的白果樹搖身一變成了一位身穿白衣的書生,上走七十二站前往北京趕考。皇帝問他是哪裡人,姓什麼 ? 白果樹答道:貴州大定府大有里下五宅人,姓白。見他身穿白衣,就叫他白秀才。通過京城近半月的考試,白秀才機變靈活,中了新科狀元,皇帝贈給他一個金頂子,派他回貴州上任。嗩吶開路,鼓鑼喧天,歡送他起程。快到家時,白秀才突然不見蹤影,欽差大驚,按地名尋找,一直來到了下五宅,向當地老百姓詢問,鄉民答,我們這裡根本沒有姓白的人家,只有那田壩中幾棵白果樹。欽差和鄉民趕到白果樹下一看,果然看見樹上戴著金頂子,欽差和鄉民才明白,這白衣秀才就是白果樹的化身。於是召集全村的人,殺豬宰羊款待欽差一行人。從此,白果樹被人奉為神靈,常年香火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