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氏鷂鱝

納氏鷂鱝

納氏鷂鱝,學名:Aetobatus narinari (Euphrasen, 1790),鱝科鰩鱝屬的一種魚類。納氏鷂鱝正式命名在1790年。它們是擁有不同形態的複雜物種,但比那些廣泛而單一分布的物種有更多的限定範圍,由於體型結構的複雜性,科學界仍在跟蹤觀察。成年納氏鷂鱝不包括尾部,一般長度為1.8米,最長可達3.3米,計入尾部,最長可達5.5米。最大體盤寬3米。最大重量230公斤。其模式種產地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熱帶和暖溫帶水域,

納氏鷂鱝分布圖 納氏鷂鱝分布圖

大西洋中東、中西部、東南及西南部地區:包括多米尼加島、赤道幾內亞、加彭、甘比亞、加納、格瑞那達、巴西、哥倫比亞、百慕達群島、宏都拉斯、美國、墨西哥、貝寧、古巴、海地、維京群島、委內瑞拉、安提瓜及巴布達島、巴貝多、貝里斯、開曼群島等。

印度洋東部、西部地區:包括安哥拉、孟加拉 、吉布地、厄利垂亞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葉門、馬爾地夫、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緬甸等。

太平洋中東、中西部、西北部、東南及西南部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汶萊達魯薩蘭國、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巴林、紐西蘭、斐濟、紐西蘭、高棉、夏威夷群島(美)、澳大利亞等。

形態特徵

背棘數:2-6;背軟條數:0;臀鰭數:0;臀軟條數:0

納氏鷂鱝 納氏鷂鱝

納氏鷂鱝鼻長,扁而圓像鴨舌。大腦袋。胸盤大幅彎曲,邊緣呈三角形, 無尾鰭。下頜一排扁平鋸齒形牙齒,每顆牙都由新月狀平板彼此聯結在一起。眾多白色斑點散布於黑色或淡藍色的盤形背部,下腹白色。尾巴長鞭狀,由一根長脊柱連線小背鰭後的尾基部。盤上無刺。

扁平的體盤又寬又短,經測量,盤寬是盤長的兩倍。呼氣孔發源端靠近胸鰭起端。嘴下肉質葉,如鴨嘴獸狀,不同於上方的鼻子。翼狀胸鰭邊部尖起,胸鰭翼後緣角狀深凹。腹鰭狹圓。背鰭小,起端低於腹鰭接點。無尾鰭,長鞭似的尾巴,完好時有體盤的2.5-3倍長。脊棘起端僅次於背鰭,有2-6根,較短。順著叉狀根部,有一根尖刺和後彎側齒。當遇到潛在威脅時,作為防禦,這些毒刺會發起反擊。

註:納氏鷂鱝圖片來源地址。

生活環境

納氏鷂鱝 納氏鷂鱝

棲息於珊瑚礁附近,一般停留在礁石邊緣。它們更喜歡溫暖的,下面由泥巴、砂子、碎石構成軟底的地方活動。多數時間停在大約60米深水域,但可潛至80米。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納氏鷂鱝也經常被發現於海邊的沙灘、河口以及紅樹林沼澤地帶。

生存習性

大潮進入淺水的納氏鷂鱝 大潮進入淺水的納氏鷂鱝

納氏鷂鱝根據潮汐狀況變換活動方式。大潮來臨時,它們出去捕食,或與住所地附近的同類交流,而交配也通常發生在高潮期。潮落時,覓食活動減弱,它們從淺水區下沉到深水區。低潮時,一大群鷂鱝棲息在深水中不活動。這種循環周而復始。

納氏鷂鱝躍出水面的動作為人所知,有假設認為,它們躍出水面是為躲避獵食者的攻擊,另有觀察發現,雌性鷂鱝產仔時躍出水面,藉助回落水面的力量將幼體推出子宮。有時3-50隻組群四處遊動,組群通常出現在繁殖季,也被認為是一種捕食防禦機制。

繁殖情況

繁殖季節通常在仲夏,納氏鷂鱝會不停變換地點。一般而言,雌獸每次懷孕生兩胎,每年有1-4次懷孕幾率。妊娠期大約持續12個月,短則只需8個月,取決於所處位置和平均水溫。有證據顯示,納氏鷂鱝身長達到體盤一半時進入性成熟期,大概4-6歲左右。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物種(N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